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油茶病虫害防治

2008-01-16 00:009830


    一、油茶炭疽病。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发病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呈不规则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

    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病斑。

    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

    二、油茶软腐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受害油茶往往成片发生,如遇连续阴雨天扩散速度更快。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风雨是病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通常于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油茶苗期南方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油茶软腐病对油茶苗木的危害最大。其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预防为主。可用1%波尔多液预防,用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

    三、油茶根腐病。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和9-10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适宜生长于pH值为4左右的土中,特别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适宜于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越冬,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油茶根腐病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

    四、主要虫害防治。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保护天敌。针对不同害虫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如对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乐果乳油防治;对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应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效果较好。化学防治特别是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以后,要及时更换和探索新的杀虫剂才能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油茶籽采摘后的处理
油茶树是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经济林木,但是对油茶果的采摘处理不当会大大降低油茶的利用价值,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油茶果

2014-12-24887

油茶嫁接勤看护
1、除萌:栽植后30天左右,接口开始愈合,同时砧木会长出一些萌芽枝,对萌芽枝应及时剪除,否则会影响接苗的生长。2、除草:在高

2014-08-28312

油茶建园三规划
油茶栽培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在建园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三个规划,即防护林系统、道路系统和排灌系统规划。一、防护林带建设防护林主要

2014-05-091031

雨雪之后冬季油茶如何进行管护
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 油茶新发展区域以中心栽培区和适生栽培区为主,避免在北部边缘栽培区及以北地区发展油茶。新造林地宜选择在

2014-02-26974

油茶芽苗砧嫁接与容器育苗技术
砧木准备。采集充分成熟的油茶果实,在荫凉处风干,筛选健康的大粒种子,用高锰酸钾消毒。在排水良好的平坦地面上铺15厘米厚的干

2014-01-24554

油茶幼林夏季抚育管理技术要点
56月份是油茶林抚育季节,搞好新造油茶林及油茶幼林的抚育管理是油茶丰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既可促进油茶林的生长又可提高抗旱

2014-01-10913

油茶栽培的基本条件介绍
1、土壤、①由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黄壤和黄红壤均可造林。土层厚度应在1m以上,少于40

2013-09-30807

南方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籽压榨出的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经检测: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油酸达80%~83%,亚油酸达7%~13%,并富含蛋白质

2009-12-10948

油茶的采集与加工
一、采收: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成熟果实有如下特征: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

2008-05-06719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为河南省武陟县的特产,是国内素负盛名的风味小吃,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远销港、澳,颇受侨胞欢迎。原料配方 面粉5千

2005-04-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