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

2013-10-18 00:002750
    牛皮蝇蛆病是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南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各农牧区广泛流行,在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等地流行非常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幼畜发育受阻。 
 
一、诊断  

在牛皮蝇的成蝇飞翔季节,尽管其不叮咬牛,但引起牛惊恐和狂奔,严重影响牛采食、休息,造成牛消瘦、外伤、流产,产奶量减少等表现。  

当幼虫钻入皮下时引起疼痛、瘙痒。在深部组织内移行时,可造成组织损伤。第三期幼虫寄生在皮下时,局部形成瘤状肿,每头牛少则几个,最多的可达上百个。瘤状肿突出于皮肤表现,局部脱毛,质度坚硬。穿孔时,可引起化脓菌感染,造成创口化脓。  

在诊断上,该病只发生于从春季起就在牧场上放牧的牛群,而舍饲牛一般不发病。结合流行情况调查、临床表现,可做出初步诊断。如在瘤状肿内检出虫体,即可确诊。  

二、防治  

为阻止牛皮蝇成虫在牛体表产卵,杀死牛体表的一期幼虫,可用溴氰菊酯(万分之一浓度)、敌虫菊酯(万分之二浓度),在牛皮蝇成虫活动季节,对牛进行体表喷洒,每头牛平均用药500毫升,每20天喷一次,一个流行季节喷四到五次。   

消灭幼虫可用化学药物或机械方法。化学药物多用有机磷杀虫药,可用4%的蝇毒磷,每千克体重0.3毫克;8%的皮蝇磷液,每千克体重0.33毫克,在四月至十一月间,没背线浇注。也可在八月至十一月间,用倍硫磷臀部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5毫克。此外,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皮下注射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2毫克。对于背部出现的三期幼虫,可用2%敌百虫,每头牛300毫升,背部涂擦。在三月中旬至六月底进行,每隔30天一次,可收到良好效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夏季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临床特征是寄生部位形成瘤肿,突起。一、病因

2014-12-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