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4-05-12 00:006480

黄秋葵别名秋葵、黄蜀葵、咖啡黄葵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黄秋葵素有蔬菜王之称,主食肉质柔嫩、润滑的嫩荚,可炒食、煮食、凉拌、作汤,也可加工泡菜、罐头。其营养十分丰富,嫩荚中含有由果胶、丰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的粘滑汁液,常食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等功效。黄秋葵的叶、芽、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其植株和花朵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近年来为日本、台湾、香港、上海等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市场。我县属亚热带暖湿季气候区,气候温和,年无霜期平均约265天,光、热、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黄秋葵的种植。自2003年试种成功后,经农业科技人员几年的摸索,现推广种植面积达150公顷,单产达到1200~2000kg/667平方米。以每公斤3元计算,每667平方米效益可达3600~6000元,为水稻的4~5倍,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黄秋葵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赤绿色,圆柱形,直立,茎秆较粗。株高可达1.0~2.0m,叶呈掌状3~5裂,互生,有硬毛,叶缘有锯齿,叶柄细长,中空有刚毛;花黄色,瓣基褐红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花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果实为蒴果,似羊角而较直,蒴果着生于叶腋中,由下而上陆续开花结果,果面有棱5~9道,长8~20cm,横径1.9~3.6cm,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种子为球形,大小似绿豆,灰黑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重约为55~75g。

1.2生长习性 黄秋葵属短日照蔬菜,性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作物为前茬。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因生长不良而减产。

2、品种选择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园果种和棱果种;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生产上常采用5角种,因角数越多,子室数、种子数相应也多,品质低劣,目前生产上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五角种。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永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在我县宜选用“台湾五福”、“东京五角”、“美丽五角”等品种。

3、栽培技术要点

    3.1栽培季节 长江以南春、夏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为主。春播是:3~4月播种,5~9月收获;夏播是:5~6月播种,7~10月收获。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但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在保护地栽培。

3.2整地作畦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10~15天,耙平作深沟高畦,露地栽培多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m,畦高25~30cm,沟宽30cm,行株距70×45cm。整地时备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农家肥1500~2000kg、复合肥30~40kg,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

3.3播种育苗 黄秋葵多采用种子直播,亩用种量约200g,以3月至4月中旬为最佳。黄秋葵种皮较硬,播前须浸种24小时,每隔5~6小时清洗换水1次,如放在25~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约3~4天出芽后即可播种,约10天可以出苗。

3.4定植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去弱苗、病苗,当幼苗具有2~3片真叶、苗高10~12cm即可带土移植到大田。每667平方米栽1200~2000株左右,定苗后应培土1次,并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

3.5田间管理 ①间苗:直播田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掌握:“早间苗,迟定苗”的原则。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病、弱、小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3株。②施肥: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8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15~20kg;苗高30cm,进入结果期时,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5~30kg;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③浇水:移栽后一般是 7~10天浇一次水。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④中耕除草和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要避免幼苗与杂草争肥争水,及时中耕除草。每7~10天进行一次。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行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的竹竿、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⑤植株调整: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也可以采取扭叶柄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害蔓延;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苗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蚂蚁和地老虎危害。防治蚜虫、螟虫和蚂蚁,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500倍液喷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80%敌服1500倍液,或90%敌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5、适时采收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4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6~8cm长、约12g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易纤维化、品质降低、不宜食用。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痒难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2000kg。收获前期一般2~3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

6、留种技术 黄秋葵是异花授粉作物,留种地要建立安全隔离区。在大田中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单株作种株,供给充足的肥水,促进生长,选取植株中上部果实为留种果,其他果实在嫩果期摘下上市。当果实开始变褐色,即可采收。待种果完全晒干,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每个种果约有90~100粒种子,种子晒2天后贮藏,第2年可保持95%左右的发芽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养猪场的冬季保健方案
现在是冬季,越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冷,养猪户们该做防寒保暖措施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养猪场不仅需要做好保温工作,还要提防各种

2018-01-292277

高温下山羊降温方法和保健措施
山羊性喜温暖,低于摄氏零下26度或高于摄氏38度的温度都会使健康、生产力、繁殖力受影响。适宜生活的温度,成年山羊为5―21℃,

2017-06-14602

甜菊糖苷的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甜菊糖苷又名甜菊糖、甜叶菊糖、甜菊苷,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茎中提取的高甜度、低热能的甜昧剂,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天然

2017-06-05630

乳糖醇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保健品中的应用
乳糖醇又名乳梨醇,是一种甜味剂,其化学本质是4-O--D-吡喃半乳糖一D一山梨醇,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液体。乳糖醇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2016-10-101028

新生犊牛的日常保健
及时哺喂初乳,是犊牛保健最为重要的环节。牛分娩后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免疫球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泌乳7天

2016-08-12524

微观点之小谈猪群保健与药防
一提到猪场保健,相信映入大家脑海的无非就是通过添加药物来预防疾病。其实非也非也,所谓保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通过各种

2015-12-29783

微生态——动物保健养殖新时代
微生态学说的创立,被国际上誉为拯救人类的科学,并且出现了微生态制剂,开创了动物保健养殖的新时代。微生态动物保健养殖新时代

2015-03-30480

银杏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它的叶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黄酮类、苦内脂类、-谷甾醇药用成分。银杏叶制成的茶,具有利尿、定喘

2015-02-132136

保健蔬菜法国芋笋
法国芋笋是从法国引进的高蛋白保健块茎蔬菜新品种,该品种营养价值较高,在国外被誉为长寿笋、蛋白笋,据专家测定,每100克笋块

2015-01-1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