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应用微生态制剂

2014-06-25 00:003250

随着健康无公害养殖的普及和推广,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害、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养殖生产者的青睐,为了使养殖者进一步合理正确地使用微生态制剂,笔者现将其作用及使用简介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

1、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受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衡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类抗生素物质,降低肠道pH值,以及与有害微生物竞争养分,能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产生和繁衍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2、合成酶和维生素:某些微生态制剂在虾蟹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促进虾蟹对饲料的利用。有些酶类在虾蟹肠道内含量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合成,产生这些酶类的有益微生物对保证虾蟹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3、拮抗和保护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保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4、增强机体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虾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

5、生物夺氧竞争:虾蟹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使肠内氧气浓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虾蟹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使粪臭气减少。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

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实例

1、培水:在虾蟹放养前10天左右,用100倍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均匀泼洒池塘,净化环境,放苗前3天,再用浓度为每立方米20毫升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泼洒水面,使水中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形成优势种群,有助于虾蟹下塘就能适应生长。
 
  2、调水:水质突变、虾浮游水面时,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每亩1.5千克拌2千克红糖化水后进行全池泼洒。一般情况,每半个月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每亩1千克~1.5千克稀释后全池泼洒,具体视水质情况调整泼洒时间和用量。
 
  3、拌喂:每隔10天~15天,用100倍~200倍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喷洒饲料,稍加拌和使其均匀后,马上投喂。
 
  4、改底:当虾蟹池底发生恶化时,亩可施用5千克的光合细菌配合沸石粉30千克,情况严重的可施用2次;pH值偏高时,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水色发红、发白、发黑,可先施用每立方米0.5克二氧化氯,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沸石粉、晚上开动增氧机,72小时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丝状藻,每亩施用5千克的光合细菌,配合使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再施用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
 
三、微生物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1、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发挥较慢,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要尽早使用。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
 
  3、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及适时使用。有些微生物制剂可全池泼洒,有的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的可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要选择好投放时间,如光合细菌及硝化细菌投放时最好和沸石粉混合使用;而芽孢杆菌则须在水瘦时使用,因其能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从而为单细胞藻类繁殖提供营养,维持稳定的水色。
 
  4、禁止与抗生素、消毒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
 
  5、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及菌体数量。一般要求含每毫升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随着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故保存期不宜过长,并且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
 
  6、有的微生物制剂在使用前要活化培养。活化能让微生物迅速“复活”,活菌数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适应池塘水质条件,如芽孢杆菌使用前要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小时~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活化的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可提高使用效率。
 
  7、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硝化细菌在pH值低于7或高于8.5的水体中繁殖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适范围为7.8~8.2,所以要控制好水体中的pH值,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五星级酒店是这样保鲜鱼虾蟹的
在冷冻行业,虾、蟹等水产品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保鲜,而市民家庭则不具备这些设备和手段,所以还是应该尽量现买现吃。有

2015-12-30835

虾蟹混养的操作技术
虾蟹混养方式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风险小、易掌握等优点,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池塘条件:池池塘面积3-5亩。设两

2014-12-22743

虾蟹催肥提膘三技巧
一、合理换水、增育肥水  养好一池虾、蟹首先要培好一池水,池塘因从5月开始,每隔1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1次

2014-11-061077

鱼虾蟹鳝鳅混养提高效益
近年来,水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价格不断下跌,造成养殖效益下降。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根据水产生物学、生态学

2014-11-03459

虾蟹秋季要“贴膘”三个“合理”要做到
立秋后是水产养殖催肥提膘,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关键季节。养殖户应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促使虾蟹质量提高,增产增效。  1.合理换水

2014-10-09886

池塘虾蟹混养模式
为了探索高效渔业新的养殖模式,江苏省滨海县去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试验养殖技术介绍

2014-09-10471

新型虾蟹塘清塘剂的研制与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杀灭虾蟹塘内敌害生物的清塘药物用五氯酚钠,但五氯酚钠具有很强的毒性,已经被禁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选用

2014-09-03658

生态养殖虾蟹获高产
常熟市沙家浜镇唐东村水产养殖户郁雪坤进行池塘青虾与和谐混养,养殖面积共14亩,亩产河蟹130公斤、青虾30公斤,平均亩净利润984

2014-03-28318

虾蟹类软壳病的防治管理技术
虾、蟹的壳软而薄,称软壳病。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全国各养殖虾、蟹地区都有发生。1、病因引起虾、蟹软壳病的原因很多

2014-03-191100

池塘种植苦草养殖虾蟹技术
试验池四个,1号池12亩,2号池5亩、3号池15亩、4号池6亩,其中1号和2号池为示范池,3号和4号池为对照池。四个池均为治水池,各有

2014-02-1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