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积极预防百草枯中毒

2014-06-27 00:005570

这两年,因百草枯中毒的病例增长较快。下面就围绕百草枯的毒性问题加以讨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重视。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是一种触杀型灭生性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是世界上应用较早的除草剂,也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的农药品种之一。由于其作为除草剂具有药效高、用量低、起效快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但是因其毒性大,目前国外已很少应用,国内仍在广泛应用。

其产品为20%~50%的水溶液,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人类主要经口服吸收中毒,致死量为5~10毫升。一般中毒后5天左右即可出现口腔和食道溃疡。中毒后5~8天,可出现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或呼吸衰竭。口服30毫克/千克以上,可在48小时出现肺水肿及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肺纤维化所致呼吸循环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很高,约在90%以上。

误服除草剂百草枯后,一定要尽早抢救。以下是一些解毒的方法。
 
  1.尽早充分洗胃,加速排泄。其他毒药都有相应的解毒方法,而目前尚无百草枯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一旦中毒后果不堪设想。原则上仍以阻止吸收,加速排泄,对已受损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恢复功能为主。鉴于百草枯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仅为5%~15%,且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所以,抢救时应尽早使用碱性液体充分洗胃,如应用活性炭加柠檬酸洗胃。为了加速排泄,可用硫酸镁、甘酸醇、大黄等。

2.尽早应用保肺药物。百草枯中毒机理主要是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破坏肺细胞,导致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因此,应尽早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百草枯单克隆抗体、大剂量维生素C和E,以防止氧自由基形成过多过快,减轻其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

3.尽早使用呼吸机。以增加气体交换,改善氧合功能,提高氧分压,减轻肺损伤。
 
  4.尽早进行血液灌流。有经验证明,未灌流患者生存时间超过48小时者均出现了肺、肝、胃的严重损害,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百草枯国标(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规定,百草枯制剂和母药必须含有催吐剂,并且规定催吐剂为PP796(三氮唑嘧酮),而某些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不加催吐剂或少加催吐剂,以致达不到规定的催吐效果,致使患者吸收较多,加之人们对其危害认识不足,中毒病例并不罕见。

根据目前国内企业治理水平及百草枯对环境的影响,标准值中现源特征污染物吡啶为5毫克/升,百草枯离子为0.1毫克/升;新源依据国内外最佳治理技术,吡啶排放标准为2毫克/升,百草枯离子为0.03毫克/升,现有企业可在一定时间内提升治理技术水平,达到新源标准。而在特别地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排放限值均为吡啶1毫克/升,百草枯离子0.01毫克/升。

我们应该加强一下对百草枯的管理,并外还要加强对百草枯中毒预防的宣传,以避免百草枯中毒事件发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受冻麦田莫轻易毁掉 积极补救争取好收成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改种其他作物。在一株小麦中小分蘖和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可以生长发育成能成穗的有效分蘖。采

2014-05-15775

大棚内如何调动蜜蜂采粉积极性
大棚种植的蔬菜及果树,使用蜜蜂授粉的越来越普遍。然而,有些农户在棚中使用蜜蜂授粉时却发现,大部分蜜蜂不出来活动,导致授粉

2014-02-25937

积极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综合分析5月中旬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基数、发育进度、越冬代灰飞虱带毒率及水稻品种抗性等因素,预计今年全省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等

2014-01-10322

积极应对旱情,抓好水稻移栽工作
目前全省水稻已陆续进入移栽期,由于持续干旱,部分稻区大田供水紧张,对水稻适期移栽产生一定影响。各地要针对旱情积极开辟水源

2014-01-08298

水产养殖要积极应对“旱涝急转”
近期我国多数地区遭遇罕见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尤其是水产养殖生产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6月15日进入梅雨期,广大水产养殖户在

2014-01-07316

梅雨期蔬菜田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梅雨期多出现连续阴雨和强降雨天气,温度骤降、湿度大、光照不足,对白菜、豆角、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

2014-01-03314

积极做好苦瓜炭疽病的防治
近期,在航头镇黄木岗蔬菜基地对病虫害进行常规调查,发现当前的苦瓜炭疽病已经开始出现,并在温室大棚内蔓延,如不进行及时的防

2014-01-02288

秋播期间积极预防麦类病虫害
麦类播种期间是预防种传、土传、虫传病害和消灭地下害虫的有利时期。上年度本地秋播作物上发生的种传、土传、虫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013-12-12925

积极防治油菜蓝跳甲
油菜蓝跳甲是影响油菜正常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茎杆内部组织,成虫危害油菜的叶片,嫩茎和嫩角等,延缓苗期的生长速度

2013-11-0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