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林蛙封沟养殖越冬管理技术

2014-07-09 00:004440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内有些条件好的天然水泡、山涧深水湾或水库等可以做为林蛙的天然越冬池加以利用,但多数养蛙场需要人工修筑越冬池。

1.选址在林蛙秋季集中下山的地方或附近,选择河道(溪流)旁侧,避开河道5-10米,选地势平坦,土质粘性的地带做为修筑越冬池的场所。

2.越冬池规格和数量修筑越冬池,要求池深3—4米,水深2—2.5米,池底平坦,四周呈70—80度的斜坡,防水浸后塌方。如池底沙质疏松,要用粘土垫实,防止渗水。越冬池修筑面积和数量根据蛙场地势条件和常年越冬蛙数量而定。地势平坦开阔,可修筑大型越冬池,单池面积800—1000平方米,地势条件差的可修筑中小型越冬池。单池面积200—300平方米;越冬池数量根据常年养殖越冬蛙量酌定,一般成龄种蛙越冬密度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一个养蛙场修筑3—4个中小型越冬池,可供2—3万只种蛙和15—30万只幼蛙越冬。修筑多个越冬池时,相互间隔要达到500—1000米,做到单灌单排。

二、越冬池使用前的准备

经多年循环使用的越冬池。池底淤泥较厚,影响蓄水量,并积累有大量的林蛙致病菌和天敌虫害,因此在越冬期来临之前要认真修整处理。

1.清淤将池水放开,清除池底淤泥,恢复到原池底层。

2.晒底清除淤泥后,要控制进水,让池底在阳光下暴晒20-30天,能杀灭部分病菌和虫害。

3.杀虫灭菌注水前20—30天,向池底和四周池壁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此法能有效杀灭林蛙致病菌和、水蛭、寄生虫等天敌虫害。

4.铺设隐蔽物灌水前先在池底铺一层厚约5厘米的阔叶树树叶或是用禾本科杂草捆成的草把,再用碎石和泥沙稍作覆盖,这些隐蔽物有利于林蛙在水下潜伏冬眠。

5.注水在10月末,林蛙进入越冬池冬眠前蓄满水,水深至2.5米,保持清洁。

三、越冬管理

林蛙在9月中旬,当气温降到1O℃以下,开始向山下水源地迁移。首先进入浅水区域潜伏,11月初至11月中旬,气温降至5℃以下,林蛙进入深水区冬眠,直到翌年3月末至4月初结束。

1.散居冬眠期管理 9月中旬至11月初,45—50天。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多数单独分散潜伏于浅水区域,处于不稳定冬眠状态,夜间仍可到陆地活动。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把捕捉到的林蛙按商品蛙、种蛙和一年生幼蛙分离,种蛙和幼蛙分别送往贮蛙池存放。贮蛙池水深40—80厘米,贮蛙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0—800只。贮蛙池可用孵化池和蝌蚪饲养池兼用。如果蛙场内河水充足,也可暂用越冬池代替,即保持越冬池水深50—80厘米。放入越冬蛙,到11月上旬林蛙进入冬眠前,再将越冬池水及时补充至2—2.5米深。贮蛙池周围要用塑料布围成高50—60厘米的栅栏,底部用工压实,防止林蛙逃逸。由于林蛙集中潜伏于浅水区域,管护中要防止人为偷盗和各种食肉动物的捕食危害。

2.集中冬眠期管理 11月上旬至翌年3月末,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集中到深水区域,相互拥挤在一起,不食不动,处于深度冬眠状态。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①将贮蛙池内的越冬蛙及时送往越冬池。越冬池放蛙密度为种蛙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保持活水越冬。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很多养殖场内的河、溪进入冬季后会出现冰冻断流现象,这样的越冬池林蛙越冬密度应适当减半。

②越冬期间经常观察水流状况,保持冰下水位不低于1.5米。

③落雪后,要及时清理冰面积雪或扫出雪道,增强池水透光性。

④在越冬池周围定点投放鼠夹和鼠药,防止鼠类等肉食性天敌危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人工养殖林蛙如何越冬
在没有河流,不能修建小型水库或利用江河水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因地制宜,建造越冬设施,确保林蛙能安全越冬一直是个比较难、也比

2015-01-19915

林蛙肠胃炎的防治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饲养管理不当,时饱时饥,或池水不够清洁,牛蛙吞食腐败变质的饲料,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病蛙体虚

2014-10-17473

中国林蛙红腿病的防治
红腿病是林蛙在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病害,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池,有的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物。以后腿底侧,内股,甚

2014-10-17356

中国林蛙气泡病的防治
主要是由于水中溶解的气体过饱和,因为阳光强烈照射,使池内水温增高,池中的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

2014-10-17465

庭院网棚式精养林蛙新技术
利用庭院精养林蛙,不仅管理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获得较高的收益。现将庭院式网棚精养林蛙技术介绍如下。  一、修建

2014-09-16843

林蛙烂皮病
中国林蛙烂皮病是由坏死杆菌 (棱性菌)引起的一种林蛙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圈养林蛙,该病的死亡率更高。(一)发

2013-08-23361

中国林蛙难产及其防治
1.发病情况 清明节前后,种蛙从越冬池陆续出蛰,到产卵池开始产卵。开始未见有难产、滞产现象,雌、雄蛙能顺利产卵排精,所产卵

2013-07-24357

林蛙链球菌病的防治
病原为链球菌。长期不清池消毒,水质条件差,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蛙发病时外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呈灰黑色,失去原有

2013-07-241004

林蛙的加工
加工 捕捉时注意区别雌雄,如果是雄蛙的话,就用锥子刺人后脑,或用刀背等打击头致死,剖腹,除去内脏,用绳子、铁丝等挂起风干

2007-04-141002

林蛙养殖场地的建设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发展前景十

2006-06-2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