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晚茬麦独秆栽培技术要点

2014-07-14 00:0010200

晚茬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容易造成生育前期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导致后期成穗少、产量低。但是,近几年生产实践表明,晚茬麦若采取独秆栽培技术,仍然可以获得每亩400公斤以上的高产。

一、适期播种 晚茬独秆麦在日平均气温12~16℃时播种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试验表明,独秆栽培法对播种期的适应性较大,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播种较晚甚至“土里捂”(当年不出苗)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二、密度合理 独秆栽培小麦要求基本苗相当于或略低于该栽培法适宜的每亩穗数。栽培密度较大,前期容易出现株间过于拥挤的现象,后期因小麦株型较紧凑,容易出现行间漏光现象。为协调前后矛盾,应尽量缩小行距,一般行距以10~15厘米为宜。播种前精选种子,做好发芽试验,准确计算播种量,是保证苗齐、苗全的重要措施。

三、科学施肥 要求基肥增施有机肥,重施磷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磷肥50~75公斤。氮肥施用要因地制宜,一般中产田要求全生育期每亩施标准氮肥60公斤,高产田施标准氮肥70公斤。含氮量高的地块,可不施氮素化肥作基肥;含氮量一般的地块,可施总氮量30%的氮肥作底肥。次年进行蹲苗,拔节至挑旗期再进行分类追肥。一般土壤肥力高、苗情好的,可到旗叶露尖时追肥。肥力较差的地块,可在拔节期进行追肥。

四、控制浇水是独秆栽培成功的关键。独秆麦因播种晚,冬前生长量小,对土壤水分消耗少,所以在足墒播种的条件下,一般不浇冬水和返青水。是否浇起身水要依土壤墒情而定,只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一般不浇起身水。春后第一水,可在拔节至旗叶露尖时结合追肥进行,在开花至灌浆期再浇第二水,一般全生育期浇2~3水即可,干旱年份可酌情增加浇水次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晚茬麦低产原因及解决对策
晚茬麦是指在沿淮淮北地区迟于立冬播种的小麦。晚茬麦一般表现为穗少,穗小,粒轻,产量低,亩产一般为100-150千克。一、低产的

2013-08-02259

如何种好管好晚茬麦
一、底墒底肥要充足晚茬麦切忌抢墒播种,在确保底墒的前提下,重施底肥,有条件的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5方;同时,按产量需求把全

2013-07-291025

怎样种好晚茬麦
晚播小麦因冬前积温少,分蘖期明显缩短,单株分蘖显著减少,个体发育不良,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做到以密补晚,以密补穗,实现以

2008-11-10527

晚茬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
一是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由于晚茬麦冬前较弱,春季发育快,幼穗分化时间短,上茬作物消耗地力大,早春苗小不宜早管,必须加大

2006-06-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