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水稻恶苗病的有效防治

2014-07-28 00:006740
       恶苗病在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在一些稻区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一、病因
 
  1、症状识别:此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在死苗上生有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1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鞘之外,下部几个茎节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剥开病茎,有时可见节的上下组织呈褐色,茎上有暗褐色条斑,剥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体。以后茎秆逐渐腐朽;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实;天气潮湿时,在枯死病株的表面长满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
 
  2、病原鉴定:恶苗病系由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属的Fusariu moniliforme  Scheld(串珠镰孢菌)引起的。病部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一般无色。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椭圆形或纺锤形,无色,单胞,或有双胞,大小为4-6微米×2-5微米,最初在分生孢子梗上串生成链状或簇生成球状,以后分散。大型分生孢子无色,细长,新月形,两端弯曲尖削,基部有足胞,大小为16-57微米×2.5-4.5微米,一般有3-5个隔膜。大型分生孢子通常着生于多次分枝的无色分生孢子梗上,多数分生孢子集聚时呈淡红色或橙红色,干燥时呈粉红色或白色。
 
  3、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亦有越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
 
  病种子播种后,幼苗就会感病,重者幼苗枯死。健种子播种发芽后,也可由于分生孢子萌发从芽鞘侵入而引起幼苗发病,导致徒长等症状。一般病株中菌丝体会蔓延到全株,但不能扩展到穗部。感病或枯死的病株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而引起再侵染。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侵染花器,造成秕谷或畸形,侵入颖或种皮组织内,而使种子带菌。脱谷时,病部的分生孢子也会飘落粘附于种子上,病菌便在种子表面越冬。
 
二、发病条件
 
  ⑴带菌种子:一般种子田未及时收割与脱谷,由于增加了带菌与侵染机会,这类种子播种后,往往比及时收割和脱谷的种子发病重;⑵种子受伤:脱谷时,由于脱谷机空隙小,转数过快,可造成种子受伤几率高,如播种这类受伤种子比未受伤的种子发病重;⑶幼苗弱:育苗床灌水不及时,缺水受旱,发生龟裂,易使幼苗根部受伤,或拔苗时由于育苗床上缺水使根部受伤,这类幼苗插秧后发病重;⑷浸种不彻底:药剂浸种不彻底的病种子比浸种消毒彻底的种子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此病是由种子传播为主的少循环病害,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子和做好种子处理是防治关键。
 
  1、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应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留种田及附近一般生产田,发现病菌或病株应及时拔除,以防传播蔓延。留种田应单收、单打、单贮。
 
  2、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种子消毒常用的药剂与方法有:①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25毫升,加0.15%天然芸薹素20毫升,加100升水混配,可浸100千克水稻种子,温度10-15℃,浸种7-5天;温度16-20℃,浸种4-3天;温度20-25℃,浸种3-2天,每天要搅拌3次,取出直接催芽;②25%使百克乳油2000倍液浸种72小时,亦可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等。
 
  一般浸种水位应超出种子10厘米,每天早、中、晚各搅拌一次。
 
  3、拔除病株:结合田间作业,发现病株应立即连根拔除,防止传播蔓延。
 
  4、防止稻苗根部和种子受伤:防止伤口形成是减少病菌侵入的关键。如育苗期要防止缺水受旱,损伤稻根;拔秧前要先灌水湿润,以防损伤秧苗根部;脱谷时要注意脱谷机间隙不宜过小,转速不宜过快,以免种子颖壳受伤,均可减轻病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如何种植水稻才能有好收益?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8年国内稻谷托市收购价政策继续深入改革,带动原粮市场出现了明显变化。对种植户来讲,如何

2018-11-25530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水稻生产中,除了壮秧、控制徒长、防止倒伏外,促进生长后期植株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同化产物并向籽粒运转与积累,最终达到

2016-01-122240

整版水稻施肥技术
一、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锰、铜、

2015-12-072093

水稻全程管理问答
1、近年来水稻的施肥量越来越大,产量增长却不成正比,还常常发生些没见过的生理病害如黄叶、矮缩等,是何道理?答:土壤是个复

2015-12-022601

寒地水稻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带来了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的科技进步,从而

2015-11-212540

水稻全程种植技术
第一章 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

2015-11-032637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包合乡位于泾县西南,属丘陵地区。全乡耕地9144亩,水田7813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我乡水稻的常发性害

2015-02-131033

水稻“两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水稻两迁害虫,是指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这两种害虫均从外地迁飞而来,常在局部地区突然暴发成灾,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防治稻纵卷

2015-01-12913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预防
水稻旱育秧田由于和水育秧管理方式不同,若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死苗。其死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肥害死苗。主要由于人畜粪未

2014-12-26481

硝态氮肥为何不宜在水稻田中施用
凡是含有硝酸根的氮肥均属于硝态氮肥一类,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和硝酸铵等。硝态氮肥的特性是:(1)易溶于水 硝态氮肥易溶于

2014-12-1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