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黄瓜红粉病识别与防治

2014-09-03 00:008370
        黄瓜红粉病是近年塑料大棚或温室黄瓜等瓜类作物生产中新发生的病害之一。 
一、症状。黄瓜生育后期在叶片上现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病斑,大小为1-5厘米,湿度大时边缘呈水浸状,病斑薄易破裂。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斑上生有浅橙色霉状物,且迅速扩大,致叶片腐烂或干枯。该病病斑比炭疽病大、薄,呈暗绿色,不产生黑色小粒点,别于炭疽病和蔓枯病。
 
二、病原。病原为粉红单端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落初白色,后渐变为粉红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顶端有时稍大;分生孢子顶生,单独形成,多可聚集成头状,呈浅橙红色,分生孢子倒洋梨形,无色或半透明,成熟时具1隔膜,隔膜处略缢缩。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黄瓜叶片上,由伤口侵入。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易发病。因此,本病易在春季温度高、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温室发生。密植、植株徒长、生长衰弱等原因易造成该病发生。
 
四、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倒液阴干后第二天播种。
 
        2、高畦地膜栽培:保护地或露地均可实行高畦地膜栽培,或畦面铺稻草或麦秸。秋棚黄瓜最好在棚内育苗。
 
        3、膜下沟灌:适度浇水和及时排除空气中过多的水分,控制发病。
 
        4、加强管理:棚室栽培黄瓜应适度密植,及时整枝、绑蔓,注意通风透光。春茬大棚黄瓜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进行夜间和清晨通风,选用无滴膜,防止棚顶滴水。在发病期间,摘瓜、绑蔓等农活应在露水消失后进行。雨季加强田间排水,并及时追肥。
 
        5、药剂防治:重点是在苗期下雨前后和发病初期摘去病叶后施药,每隔5-10天再行用药,连治3-4次。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百菌灵与多菌灵,或百菌清与托布津各1:1:1000混合液。发病初期熏烟百菌清烟雾剂,或喷粉10%百菌清粉尘剂,每1000平方米1.5千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黄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果蔬,有着不错的营养价值,黄瓜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食用。细菌性叶枯病是危害黄瓜较为

2017-07-283445

冬季棚室黄瓜死苗萎蔫损失惨重
冬季棚室黄瓜生产中往往遭遇多种灾害性天气,如低温、连阴雨雪、病害等,对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影响严重,往往造成死苗或萎蔫,给菜

2016-01-122663

黄瓜病虫害年度防治历
月份易发病害防治措施栽培方式1上旬土传病害猝倒病、立枯病土壤消毒早春育苗中旬溃疡病、细菌性角斑病喷施用药越冬栽培下旬寒害

2015-12-0210800

大棚黄瓜急性死苗,这要怎么防?
1.因苗因时适量浇水。黄瓜的根系比较发达,但多集中在土壤表层发生新根,要避免浇水失误而抑制根系群体滋生,注意因苗因时浇水。

2015-10-30457

黄瓜“四高四低”育苗新技术
与常规黄瓜育苗法相比,四高四低育苗新技术可使出苗快而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结瓜部位低,提前7天~10天成熟,增产20%

2015-02-13590

选良种 调棚温 施肥水 种出鲜甜好黄瓜
有时种出的黄瓜是苦的,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苦味一是品种自身的遗传;二是环境条件突然的变化;三是栽培管理失控。从黄瓜品种的

2015-02-02549

如何识别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发展迅猛,故又被称为跑马干。因霜霉病的病斑初期症状与角斑病很相似,田间常易混淆而误

2015-01-30507

水果黄瓜的栽培技术
水果黄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适于秋冬加温温室,冬春温室及春大棚种植。其栽培要点如下:  培育壮苗 育苗时宜采取精量播种,一

2015-01-281067

夏秋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
夏秋季节高温多雨,对黄瓜生长极为不利,许多地方种植的黄瓜出现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等现象。因此,在种植夏秋黄瓜时应注意

2015-01-1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