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牛蛙蝌蚪的培育方法

2014-10-17 00:002620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米—1米,面积8平方米—10平方米。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毫米—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二、放养密度
 
       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理,每平方米可放养蝌蚪2000只—3000只。10天后随着个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密度应逐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只—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300只。放养时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三、投饵数量
 
       孵化后的前6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投喂量:7日龄—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每天投饵40克—7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克—8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粉状饲料要煮熟后搓成团投喂,鱼肉、鱼肠等要切碎,田螺要压碎后投喂。每日投饵时间为16时—17时。
 
 
    四、日常管理
       培育过程中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每次换水时水温差不能越过3℃,每天要定时清洗食台。蝌蚪经80天—110天培育变成幼蛙,变态前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环境安静,努力提高变态期蝌蚪成活率。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科学建造牛蛙养殖水泥池
一、厂址的选择。牛蛙场的水源以江、河、湖泊或水库的水最为理想。水质标准可参照渔业用水标准,一般水溶氧量应在3.5毫克/升以上

2014-12-02394

牛蛙的营养需要
牛蛙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即饲料中各类营养物质的含量,必须适当平衡,才有利于牛蛙的生长发育。  

2014-10-17577

有关牛蛙越冬的注意事项
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6℃~12℃时开始冬眠。此时期的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  越冬前要保膘牛蛙进入冬眠后,潜伏在水底

2014-09-121051

牛蛙、蝌蚪、幼蛙的越冬管理
当外界环境温度降到10℃以下,牛蛙体温随之降低,新陈代谢减慢、摄食停止,活动减少,直至完全不吃不动,潜伏洞穴和水底,这就

2014-08-14526

蔬菜大棚牛蛙养殖新法
牛蛙是变温动物,每年有3~4个月的冬眠期,各地可在蔬菜大棚内进行牛蛙养殖。  蔬菜大棚 适宜面积为1~2亩,普通拱形大棚

2014-08-01728

夏季牛蛙养殖的几项要点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增加投喂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喂量

2014-07-24309

牛蛙成蛙的饲养管理要点
幼蛙在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个体长到50~100克之后,就可进入成蛙养殖。一、成蛙池的选择与设计成蛙比幼蛙的适应能力和捕食能力大为

2014-03-27384

牛蛙成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牛蛙成蛙的饲养管理技术幼蛙在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个体长到50~100克之后,就可进入成蛙养殖。一、成蛙池的选择与设 计成蛙比幼蛙

2014-03-21316

牛蛙安全越冬法
为使牛蛙安全越冬,可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地面,则在上面铺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4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在两

2014-02-17722

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牛蛙蝌蚪的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蝌蚪的质量、养成的规格和成活率,以及变态成幼蛙的规格和质量,所以是整个养蛙生产中一项非常重

2013-09-1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