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中药材山茱萸栽培与炭疽病防治技术

2014-12-03 00:006810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一、栽培技术
 
    1、特征与生长习性。山茱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伞状花序腋生,叶前开花,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2-3月,果期4-10月。山茱萸一般分布在海拔250-800米的低山丘陵缓坡腐殖质较厚的石灰岩土中,在贫瘠地很少有野生山茱萸。喜温暖湿润气候。开花期遇冻害会严重减产。
 
    2、选地与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家前屋后、田边渠旁的闲散地亦可栽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深耕耙细整平。
 
    3、繁殖方法
 
    ⑴种子育苗。选择果形大、子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剥去果肉,用人尿浸泡15-20天,11月在向阳处将地挖一深穴,穴底施足有机肥料,铺上种子,再用猪牛粪或杂肥覆盖15-20厘米,待次年4月初挖开察看,各种子胚芽已萌动裂口,即可取出播种育苗。育苗地应选择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深耕细整,除净杂草,施足基肥,耙平作畦,畦宽1.4-1.7米,在畦上开出深20厘米、行距35厘米、宽25厘米的条播沟,沟里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1500-2000千克,在基肥上播籽,籽距3-5厘米,播后用火土灰盖好并覆细土与畦面齐平。播种后防止人畜踩踏,当年即可出苗。若未经过基肥催芽处理的种子直播于苗地,第1年不会出苗,要等第2年4月后才能陆续出苗,且苗不整齐。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适量施肥。当苗高1米左右即可移栽。
 
    ⑵扦插育苗。选择健壮、无病、结果多的母株,在2-3月剪下66厘米左右长的枝条,用1:20000的奈乙酸钠溶液浸一昼夜,按行距33厘米、株距10-13厘米插入土中,枝条入土13厘米左右,苗床要施足基肥,保持湿润,有条件的可采用小拱棚覆盖保湿保温,待枝条长出须根成活后,方可移栽。
 
    ⑶定植。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的移栽定植时间均为冬春两季,以冬季成活率高。选择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开穴的深度以树苗主根长短而定。定植时,树苗根部要求舒畅,勿使弯曲,不要伤害根部,每株相距2.7-3米,一般每667平方米山地种60株,种植后覆土盖实,并浇上适量的水和水粪。
 
    4、田间管理。山茱萸的田间管理必须做到"四勤一防",即勤除杂草,勤培土,勤修枝,勤施肥,防治病虫害。具体可分段进行。
 
    ⑴苗期管理。在出苗前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地面干旱板结,并用草覆盖。旱时浇水。苗出土后,除去盖草,要经常拔草。苗高15厘米左右追施稀粪肥1次,加速幼苗生长。如小苗太密,在苗高12厘米时,进行间苗。当年幼苗达不到定植高度时,入冬前加盖杂草和猪牛粪,以利保温保湿,使幼苗安全越冬。
 
    ⑵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每年要中耕除草4-5次,保持植株四周无杂草。移栽时如基肥足,当年可不追肥,以后每年春秋两季追肥1次。施肥量根据树龄而定,小树少施,大树多施,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可施人畜粪10-15千克。方法是树四周开沟,将肥料施入后浇水,等水下渗将沟盖平。定植后第1年和进入结果期应注意浇水,花期或夏季遇旱,会造成落花落果。栽后第2年2月上旬前将顶枝剪去,促使侧枝生长,幼树期每年早春将树基部丛生的枝条剪去,促使主干生长。注意对树冠的整修和下层侧枝疏剪,使树冠枝条分布均匀,以利通风透光,提高结果率。幼树每年应培土1-2次,成年树可2-3年培土1次,如发现根部露出地表,应及时用土壅根。
 
二、山茱萸炭疽病防治。山茱萸炭疽病又称黑果病,病果率可达50%以上,且树势减衰,第2年结果减少,影响产量和品质。
 
    1、发病症状。幼果发病,病菌多从果顶侵入,病斑向下扩展,病部黑色,边缘红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全果,并变黑干缩,多不脱落。成果发病,初为棕红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凹陷斑,病斑边缘红褐色,外围有红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小黑点和桔红色孢子团。病斑联合,使全果变黑,干枯脱落。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果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产生分生孢子侵染。生长期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果炭疽病发病盛期为7-9月份。凡越冬菌源数量大、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树龄老、生长衰弱发病重,生长旺盛发病轻;管理粗放发病重,进行修剪、施肥的发病轻。
 
    3、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秋季果实采收后,剪除病果病枝,掩埋地面病果,减少越冬菌源;加强田间管理,进行修剪、浇水、施肥,促进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⑵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中药材种子贮存有技巧
中药材除了常规贮存方法之外,药农应认真掌握以下六方面的贮存技巧,确保药种发芽率,为下季药材生产做好准备。  1、药种一定

2015-01-28352

名贵中药材佛手高产技术
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桔,为芸香料药用植物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未成熟的干燥果实。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属常用

2015-01-141947

秋季科学采收中药材
防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挖。采挖时从畦的一边顺行深挖,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将其挖断。挖出后除净残茎和泥土,晒至半

2014-12-29483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施肥技术
肥料是药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对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起着主导作用,但必须注意合理施用,不能沿用其他农

2014-12-26806

中药材种植处理种子新方法
药用植物种子播种前进行简易播前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品质,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处理种子的方法除了选种、晒种、消

2014-11-14928

中药材春季管理注意啥
春季既是中药材萌发生长的季节,又是许多中药材种植的大好时机。怎样根据中药材种类和药用部位的不同,加强中药材春季管理。记

2014-10-31854

中药材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药田常常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的危害,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药苗缺蔸

2014-09-15861

中药材龙胆草的规范化栽培
中药材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湿热黄疽、急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肝火头痛、惊痫狂躁等症,是国家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品种

2014-08-18946

如何控制中药材农药残留
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林、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

2014-08-15510

越冬中药材防冻三法
冬季气温低,不少越冬药用植物会遭到冻害侵袭,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会影响翌年的生长和产量。现介绍几种简易的药材防冻方

2014-08-1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