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棉花巧施助壮素 壮苗又防棉铃虫

2015-02-13 00:0020450

    近几年来,由于农药施用失当等原因导致了棉铃虫的大爆发。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正成为棉花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我们根据助壮素的作用机理和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在棉花生长的中期喷施助壮素预防棉铃虫为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多点对比试验,在去年3、4代棉铃虫大爆发中,与不施助壮素比较,施用者降低了3、4代棉铃虫百株落卵量的29.7%和43.5%,成铃危害率减少72%以上、蕾、花、铃的总防效提高15%,每亩节省防治费用10-15元,增产皮棉18.6千克。

    一、喷施助壮素预防棉铃虫的原理

    1、避虫作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分散产卵在高大、嫩绿棉株的嫩头、嫩叶和嫩蕾、嫩花的苞叶上,喷施助壮素后,棉花主茎和果枝生长延缓,节间变粗,缩短,棉株缩短15-20厘米,叶片增厚,叶色浓黑,在壮苗的同时具有避虫作用。

    2、抗虫作用。喷施助壮素后,棉株叶片光滑油黑,虫卵不易于附着,从而减少了棉铃虫的落卵量,起到了物理抗虫作用。

    3、驱虫作用。棉铃幼虫喜食幼嫩的叶、蕾、花、铃,而喷施助壮素后,棉花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变厚,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积累增多,疯头,嫩叶减少,棉株趋于相对老健,以至棉铃虫因食源不佳,被迫转移,达到既增产又驱虫目的。

    4、其他促进作用。喷施助壮素后,使棉株个体紧凑、通风透光、棉株健壮,增强了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且能在喷药时易于喷透,提高防效。

    二、喷施助壮素的注意事项

    1、看地、看苗喷施。肥水条件好,表现徒长的棉田可喷,土壤瘠薄、水源短缺和三类苗不喷。

    2、适期喷施。大致掌握3个标准,一是棉花高60-80厘米,10台果枝以上,已基本具备丰产株形;二是40%左右的棉株开花,对易早衰的品种可适当喷施;三是棉铃虫产卵前7天左右,一般掌握喷晚不喷早,喷强不喷弱的原则。

    3、合理剂量。每亩施用助壮素纯品3-4克,即商品水剂12-15毫升,能使药效可靠而又安全。

    4、掌握施用方法和次数。正确喷施1次即可达到预防棉铃虫而又适度控制棉株生长的双重目的。如遇雨水较多,地力较肥时,也可分为2次施用。第1次在初花期(7月5-10日),亩喷施水剂4-8毫升(含纯品1-2克);第二次在20天以后,一般是花铃盛期,亩喷施水剂10-12毫升(含纯品2.5-3克),无论是亩施水剂或纯品总量都不要超过标准(水剂20毫升,纯品5克)。每亩每次喷施对水40-50千克,以便均匀喷布于全株。为省工时,助壮素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喷施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应重施花铃肥和盖顶肥,加强根外喷肥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里均可遭受多种

2015-02-022299

棉花后期叶面喷肥的作用与方法
棉花生长后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

2015-02-022643

棉花田雹灾后如何管理
棉花有较强的再生能力,雹灾后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收成。一、及时排水防涝和扶理棉株。冰雹常伴随较大的降雨

2015-02-022778

江淮地区棉花铃病的防治技术措施
棉花铃病是指侵染棉铃造成危害的多种病害的通称,一般又叫烂铃。其中最重要的病害是棉花疫病,其次还有其他10余种由各种病原危害

2015-01-16766

棉花营养枝的作用及合理利用技术
构成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株数,铃数和铃重,其中坐桃果枝的台数多少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基本条件。目前,棉产区对上述要素仍在延

2015-01-161007

棉花田间中期综合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进入蕾期和花铃期之后,对水、肥、光、温、气等外界条件要求较高,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加强田间管理。

2015-01-15700

减少棉花蕾铃脱落的技术措施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活习性,一般棉田脱落率在50-70%,是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大量的科学试验表

2015-01-15451

棉花发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今年7月,由于雨水较多,一些地方出现棉花早衰,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广大棉农务必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止。一、

2015-01-14665

棉花吐絮期田管五要点
八月下旬,棉花已开始进入吐絮期。吐絮期主攻目标是增铃重,促早熟,促优质。1、防阴蔽搞清理。正常棉花进入吐絮期后叶面积小,

2015-01-13365

八月份棉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八月份棉花主要害虫:8月份棉花进入花铃期后,多种害虫并发,主要害虫有红蜘蛛、棉铃虫、斜纹夜蛾、红铃虫,其次是伏蚜、玉

2015-01-1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