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春季注意防治羊小反刍兽疫

2017-02-25 00:003920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山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但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传染源,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的潜伏期为4至5天,最长21天。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

    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类似感冒症状。

    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至8天,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急性型:较少发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感染后1至2天内死亡。

防治方法

    控制小反刍兽疫,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把好入场关,确保引进羊只未感染。引进羊只时,要弄清楚羊只的来源和背景,不要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羊只。羊只调入后,至少要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把好管理关,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水平。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防疫管理。做好相关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和运输工具进场时,要进行彻底消毒,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羊群转场、放牧时,要防止交叉感染。

    把好防疫关,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在农业部批准实施免疫的地区,要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把好治疗关,肌肉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小反刍血抗配合刀豆素),1次/天,连用2天,病情严重可以加大剂量但不超过3针,或者配合点抗生素分点注射效果更好。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两天后化脓的部位出现结痂,结痂后完全恢复正常。但要注意稀释后的疫苗应避免阳光直射,气温过高时在接种过程中应冷水浴保存,稀释后的疫苗应限3小时内用完;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的疫苗及接种用注射器均应消毒处理;疫苗应在-15℃以下保存。

    在季节变化时,使用黄芪多糖或扶正解毒散加入精料中预防。同时,干扰素与头孢噻呋粉针结合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羊的小反刍兽疫,且可以增强免疫力,中和病毒;还应该加强圈舍的消毒工作,经常用过氧乙酸或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非洲猪瘟疫苗研制的难点及最新研究进展
截至11月7日,全国共发生50多起非洲猪瘟(ASF)疫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对非洲猪瘟的描述中提到,该病无公布的治疗方法

2018-11-095461

养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养牛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 一些 养殖户特别喜欢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很轻松便可以解决的小问题最后却成为棘手

2018-10-265635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使用方法
1. 猪场大门消毒池。用2%烧碱溶液、1%菌毒敌、或3%来苏儿溶液等消毒剂,消毒池的大小依据猪场实际情况而定,药液每天更换一次,

2018-05-272409

养猪场规范消毒技术
一、日常管理1、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最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由

2018-05-27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