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法规首页 频道列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5〕910号)

2025-07-09 08:1193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能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现就零碳园区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任务

(一)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推动园区积极利用生物质能、核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等热能资源,实现供热系统清洁低碳化。探索氢能、生物质等替代化石燃料和原料。

(二)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企业能效碳效诊断评估,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设备。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三)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鼓励园区加快自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探索以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支持高载能产业有序向资源可支撑、能源有保障、环境有容量的园区转移集聚,探索深度降碳路径。

(四)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统筹规划园区及企业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健全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余压余热余冷、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

(五)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推动新建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完善园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运输工具低碳零碳替代。

(六)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园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

(七)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支持园区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的能碳管理平台,强化园区及企业用能负荷监控、预测与调配能力,为碳排放核算、源网匹配调节、电力需求侧管理、多能协同互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

(八)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支持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围绕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探索路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

二、保障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零碳园区建设,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零碳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和专业机构,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碳排放核算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探索对零碳园区多能互补、多能联供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制度。强化用能要素保障,在零碳园区范围内创新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模式,探索实施区域审批或项目备案。加强新建园区、新能源电源、供电设施等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持续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创新,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各地区推进工业园区低碳化改造,推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零碳园区。国家能源局指导各地区加强零碳园区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推动园区供用能模式变革。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结合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二)组织园区申报。在综合考虑能源禀赋、产业基础、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减碳潜力等因素基础上,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有条件、有意愿的园区建设国家级零碳园区(基本条件见附件1),并指导园区综合分析项目可行性,测算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按要求编制申报书(大纲见附件2)。各地区推荐园区数量不超过2个,于8月22日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建设方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三)扎实开展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对地方推荐园区的建设方案进行审核,统筹考虑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碳减排潜力等因素,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对于纳入建设名单的园区,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工作指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开展省级零碳园区建设。

(四)加强评估总结。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期满后,由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自评估。自评估符合要求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评估验收(指标体系见附件3),通过评估验收的园区正式成为国家级零碳园区。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及时掌握本地区零碳园区建设进展,梳理总结经验,为相关行业、区域和其他园区低碳化改造探索有益经验。

附件:   1.零碳园区建设基本条件

   2.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书大纲

   3.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4.零碳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 家 能 源 局

2025年6月30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法制计量监管守护民生行动方案》的通知 (市监计量发〔2025〕58号)
为深入贯彻《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计量强基工程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推进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计量环境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2025-07-10539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回应特医食品研发推广建议 公布注册管理与市场规范进展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7702 号建议的答复》(国市监议〔2025〕101 号),就赵玉芳代表提出的 “加快研发推广特医食品” 建议作出详细回应,系统公布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监管成效与未来规划。

2025-06-25754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刺梨、天麻、铁皮石斛、黄精等中药材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建议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18号建议的答复》(国市监议〔2025〕154 号),就彭丹冰代表提出的 “将刺梨、天麻、铁皮石斛、黄精等中药材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建议作出详细回应,披露当前保健食品原料管理进展及未来规划。

2025-06-25894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2025年度政府规章立法计划的通知 (昆政办〔2025〕20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昆明“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六个春城”建设,切实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示范和保障作用,更好地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6-12905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福建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闽农执法〔2025〕2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三农”中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健全农资监管制度,坚持深挖严查、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2025-06-10562

福建省燃气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版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四十号)
为了加强燃气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燃气供应,防范燃气安全事故,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2025-06-0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