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绩效管理应该始终以企业采购战略为起点与终点,企业在选择好与企业的采购战略相匹配的绩效方案之后,则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绩效管理指标。只不有如此,量化考核才能做到有理有据。企业的绩效管理指标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符合SMART原则。
S表具体的(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包含具体的工作指标,不能过于笼统。
M代表可度量的(Measurable),指绩效管理指标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无论是主观量化还是客观量化,都应能够验证这些绩效管理指标的数据或信息。
A代表可实现的(Attainable),指绩效管理指标在在供应商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绩效管理指标是与信供应商工作的其他目标相关的。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指完成绩效管理指指标有特定的期限。
量化考核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为了用绩效考核来提升采购竞争力,企业仍需根据供应商绩效考核成绩对其进行分级管理,从而有效整合供应商价值。
1、指标设计应自上而下,以采购战略为基础
供应商绩效管理必须以采购战略为基础,只有在采购战略的指导下,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术”与“器”才能支撑“道”的实现。因此,供应商绩效管理指标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以采购战略为基础。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指标设计应自上而下,以采购战略为基础,还应该结合行业与产品品类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在同类型企业中,不同品类的产品的指标和权重是不同的。
只有在完善的战略指导下,指标设计人员才能进入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中,对各项考核指标仔细进行核算,实现供应商的量化分级和有效绩效管理。
2、考核指标可客观量化进行考核
在制定绩效方案时,为了确保后续方案的有序实施,考核指标必须可客观量化,否则就难以在细致的核算中对供应商绩效进行准确的考核。
根据企业常用指标,这里以成本,质量、交期三大指标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1)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的考核一般以物料价格为主导。此时,采购部门应与财务部门联合起来,针对每项物料的每批次的价格进行打分,如价格高干行平均水平,每高10%扣除10分,超过30%不得分
(2)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的考核则以品质管理部门为核心,此时,可由生产部门和品控部门联合进行考核:在验收产品时,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则扣 10分,如果连续不合格超过3次,则不得分;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每次扣5分,造成质量事故则不得分。
(3)交期指标。
交期指标同样可由多部闻,包括采购部门、仓储部门和生产部门等联合进行考核,而在进行交期指标的考核时,除了考核交付的及时性之外,企业也要关注交付的准确性。供应商按约及时,准确交付,是基本的要求。在此前提下,如交付延误但延误时间在1天以内,则扣1分;如果延误时间过长或影响企业生产,则扣5分。
与此同时,如交付货物与约定物料的质量误差在+0.3%之内,则可以接受:如超过+0.3%,应当扣1分。
3、适度拉开差距,便于供应商分级
在指标核算下,企业可以对每个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进行评估打分,从而确定供应商分级,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针对性调整。但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考核分数需要拉开差距,否则一个供应商82分,另一个供应商83分,在管理上还是会存在困扰的。因此,绩效指标不仅要满足量化考核的需求,也要能够有效体现供应商的能力,应适度拉开差距为后续的分级管理奠定数据基础。
一般而言,企业可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将供应商分为ABCD4个不同的等级(不同企业的叫法不同)。对于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即可分别进行不同的流程。
(1)针对A级、B级供应商,企业在将其纳入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应维持产品生产监督、品质管理等供应商管理措施,推动A级、B级供应商能力的保持与提升。
(2)针对C级供应商,企业应根据供应商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深入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应支援,以帮助供应商有效提升供应能力。与此同时,也可适当通过停止交货,调整订单和重新确认等手段,对供应商施加压力。
(3)针对D级供应商,其一般存在重大隐患,企业应将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高度防范该等级供应商口能发生的供应风险。在企业辅助供应商发展无效的前提下,一旦发现风险增加,则应立即停止与其的合作,并进入“新供应商导入”的流程。
(4)针对新供应商,其同样需要遵循厂商征信、供应能力、品保系统、技术流程等的全方位考核原则。
此时,企业内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协调行动:物料部门需要对样品进行品质上的考核,并对新供应商的产品质进行严格打分;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部门所做出的数据分析,对价格进行判断;物流部门对供应商的供货单进行查询,了解其是否能够顺利交货等。在多个部门共主同参与的绩效考核中,如果新供应商的等级低于B级,则应当暂停让其供货,并根据企业产品情况调整供应商资格,甚至将其淘汰出局并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
当与新的供应商确定合作后,即可将其纳入试用供应商进行监督。随着供应商的正式投产,其还要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检讨”,企业对材料满意度、服务体系
4、订单管理、工程进度、成本波动等方面进行调查。
根据产业属性、订单需求、时节需求的不同,这种检讨应当以周、月、季度为周期进行。企业应将这些数据考查纳入体系,最终将其再次纳入供应商绩效管理,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例之从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制度
为打造优秀团队,建立学习型企业,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适应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7246
食品生产车间洗衣房工作服清洗消毒程序及配套记录
洗衣房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工作,确保工作服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保障食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符合食品生产行业相关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6396
组合食品的产品标签合规标识及生产行为认定分析
组合食品(如零食礼盒、方便面配调料包、火锅食材套装等)凭借其便利性和多样性迅速占领市场,这类产品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包装的食品组成,作为一个销售单元整体出售。然而,组合食品的物理形态和组合方式的复杂性,给其产品标签合规标识以及背后的生产行为法律认定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6504

- 烘焙食品常见的霉菌来源和应对策略
0评论2025-07-16
食品生产企业的合格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作为食品安全生产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6588
体系内审全流程分享
内审,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6268
食品中铅污染知多少
食品中的铅对健康有什么风险?铅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污染食品?我国和国际社会对食品中的铅有哪些规定?本文中,食品伙伴网针对以上问题为大家做出解读。……(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5683
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提醒告诫书
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5930
供应商现场审核流程
现场审核供应商管理的一种方法,是识别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重要方法,那么如何确保现场审核的有效实施呢?……(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5449
荣国府组织环境、相关方及风险应对分析
基于 ISO9001 标准的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分析《红楼梦》中荣国府的管理逻辑,结合其作为封建世袭家族的组织特性,从内外部环境、相关方关系及风险机遇三个维度展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