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速冻食品行业深度报告:风起云涌,龙头崛起

   2021-07-09 1522
核心提示:一、我国速冻食品市场升级加速,有望维持量价齐升态势速冻食品市场容量大,品类不断细分速冻是指采用专业设备,将预处理的产品在低于-30℃的环境下,迅速通过其*大冰晶 区域,使被冷冻产品的热中心温度达到-18℃及以


一、我国速冻食品市场升级加速,有望维持量价齐升态势


速冻食品市场容量大,品类不断细分


速冻是指采用专业设备,将预处理的产品在低于-30℃的环境下,迅速通过其*大冰晶 区域,使被冷冻产品的热中心温度达到-18℃及以下的冻结方法。而速冻食品是将需速 冻的食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通过各种方式急速冻结,经包装储存于-18℃—-20℃下的连 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其*大优点完全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 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同时使食品营养*大限度的保存下来。因此速冻食品具 有方便、营养、美味等优势,符合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以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


目前速冻食品主要品类包括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 冷冻烘焙食品等。其中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以及部分速冻其他制品俗称“火锅料 制品”,包括鱼丸、牛肉丸、虾鱼滑、虾鱼角等鱼糜制品及速冻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主 要包括速冻包子、饺子、汤圆、粽子以及其他类的生制或熟制的米面制品;冷冻烘焙食 品主要包括蛋挞皮、甜甜圈、牛角包、起酥等西式以及中式的面包糕点;而速冻菜肴制 品则主要包括中式或西式的速冻预制菜肴产品等。


从产业链角度看,速冻行业上游一般为肉类、鱼糜、各类粉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下游渠 道主要通过直营或经销商等销售系统供给餐馆、餐饮供应、团餐企业餐等餐饮市场,或 者直接通过超市、大型连锁 KA、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零售渠道直接供给消费者,其中餐饮批发等市场即速冻食品的“ B 端市场”,销售模式为 B2B 模式;零售市场即“ C 端市场”,销售模式为 B2C 模式。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起步相比于欧美、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相对较晚,划分来看,主要 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起步萌芽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


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开始出现以冷冻冷藏方式粗加工的速冻食品,参与者主要以北方 区域的米面制品工厂与企业为主,产品主要以肉制品以及速冻米面等品类为主,例如速 冻汤圆、水饺、粽子等产品面世。


快速爆发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 2004 年


速冻食品生产设备通过进口以及自主研发不断新增并升级,国内速冻食品生产端基础设 备更新换代,技术进一步升级。同时国内速冻食品厂家数量快速增长,国内目前的速冻 米面龙头三全、思念以及以火锅料制品龙头安井、海欣等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行业集中 度稳步提升,行业迎来整体快速发展。


整合发展期:2005 年至 2015 年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线下连锁超市、 KA 等传统线下渠道高速发展,传统企业纷纷以经销模式进入线下渠道,国内冷链系统 配备逐步完善,解决速冻食品贮存及运输瓶颈,供给量稳步提升。叠加消费者认知度程 度的提升,速冻食品需求亦逐步旺盛,行业内初步形成龙头效应的竞争格局。


升级加速期:2015 年至今


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居民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保有量提升,电商及互 联网等新兴渠道的兴起,推动速冻食品各个渠道销售进入升级加速期。同时餐饮业态裂 变升级,连锁化率稳步上行,规模化、流程化以及标准化的取材需求不断提升,众多企 业纷纷迎合餐饮业发展及改革趋势,打造餐饮化标准速冻品牌。而面对 C 端消费主要以 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迎合消费升级趋势,深化速冻食品便捷兼顾美味的消费属性。


国内速冻食品行业已超千亿规模,新增企业数量增长迅猛,行业整体量价齐升。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我国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由 2013 年的 828 亿元提升至 2019 年 的 14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接近 10%。2019 年国内新增速冻食品企业 11379 家,较 2015 年新增数量提升约 134%,5 年内新增企业数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约 24%,增长 速度明显快于行业整体增速。同时国内速冻产品的产量也从 2013 年的约 789 万吨提升 至 2017 年的约 952 万吨,根据测算平均吨价也从约 10500 元/吨提升至约 13000 元/ 吨,提升幅度均较为明显。


由于当下整体生活节奏加快,年轻消费群体逐步减少下厨时间,速冻食品逐步品质化、 便捷化、营养化的特性不断强化,叠加国内餐饮需求在标准化及规模化趋势下维持旺盛, 因此我们认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有望维持目前较高的景气度及成长性,行业处于升级 加速期。


二、对标海外,国内速冻食品市场空间依然较大,成长确定性较强


全球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稳健增长,国内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全球速冻食品行业规模从 1999 年的 804 亿美元提升至 2017 年的 1601 亿美元,年均 复合增速达到 3.9%,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速冻食品源于 1928 年的美国,50 年代美国 有关行业系统研究了速冻食品,提出*名的 T·T·T 概念并制定相对应的冷冻食品制造 法规1,至此速冻食品实现工业化生产进入现*销售渠道,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美国 速冻食品产量达 2000 万吨,人均年消费量 80 千克以上,速冻食品占比其国内食品行 业消费的 60%-70%,成为世界上*大的速冻食品消费经济体。日本因对餐饮食材的标 准定制以及国内冷链供应能力发展较早成为目前亚洲*大速冻食品消费市场,也是世界 范围内速冻食品的第三大消费市场,2017 年人均年消费量约为 22.5 千克。


对比国内,中国 2017 年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仅约为 10.6 千克,不足日本人均消费量的 一半,同时我国目前人均 GDP 水平处于日本 80 年代左右水平,而日本同时期国内速冻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按照海外速冻食品发展节奏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节奏提速,速冻食品需求愈加旺盛,因此我们认为,伴随国民可支配收入、食品支出的不 断提升以及国内城镇化率不断推进,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仍存广阔发展空间。


以日为镜,国内速冻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回顾日本速冻行业的发展,日本速冻行业发展时间历史较长,20 世纪以后行业逐步进入 成熟期,行业整体生产规模保持稳中有升,整体产值亦维持稳定水平。根据日本速冻行 业协会数据显示,日本速冻行业规模从 1998 年的 149 万吨稳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160 万吨,行业产值由 1998 年的 7476 亿日元,达到 2019 年的 7130 亿日元,中间因 2002 年进口菠菜农药残留超标以及 2008 年“毒饺子”事件,呈现 V 型走势,单吨价格在后 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和工厂数量从 2000 年的 969 家下降到 2019 年的 438 家, 缩减近一半数量,行业内整体集中度明显提升。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全国化布局推进,产品结构的不断迭代,面对 BC 两端更加细分需求,龙头竞争力和规 模效应有望不断增强,市场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龙头产能加速布局,*先优势不断加强


龙头公司产能扩张迅速,*先优势不断加强,同时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近年来行 业内龙头企业诸如安井、海欣、惠发等企业纷纷提升生产技术,遵循“销地产”的策略 进行全国工厂布局以提升产能。2020 年安井*新年报显示,其工厂合计设计产能 57.83 万吨,实际产量 60.58 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 104.75%,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满 产状态。河南及四川安井新建工厂一期均在年内顺利投产,预计 2021 年内陆续投入的 新增产能共计 28 万吨,其中包括湖北安井一期 10 万吨、河南安井二期 5 万吨、辽宁安 井二期 4 万吨以及四川安井二期 9 万吨,爬坡完成后产能预计至少增长 48%左右;另 外广东安井 13.3 万吨准备启动施工建设。


惠发食品为突破旺季生产能力瓶颈,通过运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年产 8 万吨速冻食 品加工项目”2019 年开始逐步投产,2020 年公司产能达到 15.3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0%,实现较大幅度拉伸,预计项目完成后公司整体产能将达到 19 万吨,比上市时的 11 万吨产能增长 73%。因此我们认为,龙头公司随着全国化产能布局的不断推进以及 先入为主的品牌优势,龙头公司的*大优势不断加强,预计市场份额将向龙头企业加速 集中。


三、速冻米面占据主要份额,火锅料制品成长迅速,速冻菜肴或成行业新蓝海


从品类情况来看,速冻米面制品和火锅料制品占据我国速冻食品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 其中,速冻米面制品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2017 年占比超过 50%;火锅料制品仅次于 速冻米面,约占整体市场的 1/3,占比约为 33%。


速冻米面:稳健增长,集中度较高,餐饮需求及结构升级成为主 要驱动力


我国速冻米面市场从 2015 年的 542 亿规模增长至 2019 年的 677 亿,年均复合增速约 为 6%左右,目前米面作为规模*大也是*早兴起的速冻食品细分行业,已经逐步进入 发展成熟期,成长速度维持在个位数中枢,近年来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无论从传统品类到龙头品牌市占率,速冻米面竞争格局均相对稳固。根据欧睿数据显示, 目前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三家公司牢牢占据国内速冻米面龙头位置,三家分别 28%/19%/17%,CR3 达到 64%。从欧睿 2020 年细分品类数据上来看,水饺、汤圆、 馄饨等传统米面品类大部分份额也均集中在这三家公司。


餐饮需求及产品结构升级成为速冻米面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例如水饺汤圆等速冻米 面制品均是我国传统面点历史*久的商业化产物,销售区域性较强,主要集中在北方区 域但工业化程度从目前的主要品类来讲仍然较低。传统三强销售渠道也主要以商超和经 销为主,主要面向零售市场。随着餐饮端食材逐步标准化,对半成品的速冻米面食材需 求日益加强,以及家庭端米面消费逐步升级驱动下,例如手抓饼、馅饼等生产工艺及种 类均日益升级的创新米面类制品将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速冻火锅料制品:受益于餐饮连锁化,特色定制产品不断推进, 处于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速冻火锅料制品行业规模从 2013 年的 250 亿元提升 至 2017 年的 41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13%,近几年增长迅速,按照年均 10%复合 增速推算,目前市场规模约为 500-600 亿元。


速冻火锅料制品主要包括速冻肉制品和速冻鱼糜制品,近年来鱼糜制品占比提升明显。 速冻肉制品发展历史较早于鱼糜制品,鱼糜制品先是起源于日本,后解决鱼糜原料供应 和质保等问题,90 年代初从中国台湾传至大陆内地,随后逐步兴起并工业化生产,近年 来鱼糜制品的行业整体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火锅料制品行业格局相对分散,市场份额有望加速向龙头企业集中。而目前行业集中度 仍然偏低,根据欧睿数据来看,2020 年行业 CR3 不足 25%,但近几年来市场份额明显 向头部集中,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显著。随着火锅、麻辣烫等餐饮品牌化及连锁化的推 进,特色定制产品不断丰富速冻火锅料制品消费场景。我们认为,随着食品安全和环保 监管日趋严格,行业已进入洗牌中后期,市场份额不断向大企业转化,部分不规范的中 小作坊式企业预计逐步退出市场,使低价竞争的环境有所改善,大企业的品牌优势会逐 步凸显并进一步提高,速冻火锅料制品行业近年仍有望保持快于行业的增速,未来集中 度有望持续提升。


速冻菜肴制品:巨头纷纷入场布局,借餐饮红利,蓝海市场成长 迅速


速冻菜肴制品又叫冷冻调理食品,指以农产、畜禽、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前处理及 配制加工后,采用速冻工艺,并在冻结状态下(产品中心温度在-18°以下)贮存、运输和销 售的包装食品。该类食品主要特点是经加工后蛋白质适度变性,肉质结实富有弹性,具 有咀嚼感,鲜嫩、脆软多汁等特点。


随着餐饮端需求逐步增大,我国速冻菜肴制品成长迅速。预制菜肴制品通常用于餐饮业, 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餐饮品牌及店铺对预制菜肴需求逐步加大, 以此来对冲店铺租金、后厨人工等成本增加,提升效率并稳定菜品整体品质。根据欧睿 数据显示,我国速冻菜肴制品市场规模从 2006 年的 50 亿规模扩张到 2020 年的 285 亿 左右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 13.5%,成长较为迅速。


行业龙头纷纷布局,速冻菜肴制品蓝海市场空间未来可期。近年来多家速冻食品行业龙 头企业纷纷布局中央厨房及预制速冻菜肴业务:思念单独成立“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 并计划上市;三全食品成立餐饮事业部发力餐饮端;安井精准定位餐饮市场中央厨房概 念。因此我们认为,虽然速冻菜肴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始阶段,但未来随着餐饮行业 以及冷链物流的高景气发展,外卖团餐等新型餐饮业态对于高效且品质稳定餐食的需求 逐步提升,“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概念将为速冻菜肴提供更便捷的发展条件,成本控制 以及食材标准化将为速冻菜肴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拉伸作用,也有望为国内速冻行业发展 带来新增量。


冷冻烘焙食品:烘焙行业工业化趋势明显,冷冻烘焙食品成长空 间足


烘焙行业是零售额超 2 千亿的超大赛道,且成长潜力巨大。2019 年度我国烘焙食品的 零售额达 2317 亿元,2014 年~2019 年的复合增长达 10.87%,是典型的容量大、增长 稳健的大众品赛道。


对比世界其他发达经济体,我国人均烘焙仍有较大空间,近 15 年看,中国和韩国烘焙 食品的消费渗透明显加速,且从人均消费情况看,我国无论是人均消费量还是支付的客 单价都呈现较快提升。2020 年,我国的人均消费量约为日本的 37%,约为欧美国家的 10%左右。参照饮食习惯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东亚邻国日本,我国的烘焙产品的消费规模 可有 2 倍扩容空间。


烘焙店面临着运营成本高、对烘焙师傅要求高、产销难以控制、质量不稳定的痛点,冷 冻烘焙食品解决了烘焙店的痛点。我国目前冷冻烘焙食品使用比例还较低,和国外比有 较大的提升空间(美国 80%以上,法国 50%以上,日本 50%以上),未来随着冷冻烘焙 食品技术的突破以及行业冷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冷冻烘焙食品有望核心受益于烘焙行 业工业化的趋势。过去几年享受烘焙行业工业化趋势红利的公司均增速靓丽,立高食品 /南侨食品冷冻烘焙食品(冷冻烘焙面团业务)2017-2020 年收入 CAGR 为 38.7%,千 味央厨烘焙类 2017-2019 年收入 CAGR 为 28.5%。


四、BC 端需求双轮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发展阶段


根据 IBIS 数据显示,从需求端看我国家庭端和 B 端速冻食品消费结构约为 7:3 的比 例,而对比日本速冻行业需求端消费比例来看,B 端消费长期占据 50%以上,我国 B 端 消费占比明显偏低。在现阶段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背景下,外食外 卖频次以及国内餐饮行业、烘焙行业等规模、连锁化率持续快速发展,叠加餐饮、烘焙 行业等标准化推进的积极影响下,我们认为,速冻食品在连锁餐饮渠道以及连锁烘焙行 业等 B 端和家庭端均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们对比了速冻食品公司以及烘焙原料公司过去几年的成长性,享受餐饮工业化趋势以 及烘焙行业工业化趋势红利的公司,过去几年增速靓丽。从 2017-2020 年收入复合增速 看,1)速冻火锅底料行业景气度较好:安井火锅料制品为 22%,海欣速冻鱼制品和肉 制品为 18%,惠发食品为 14.5%;2)冷冻烘焙食品景气度较高:立高冷冻烘焙食品为 38.7%,南侨食品冷冻烘焙食品为 27.1%,千味央厨烘焙类为 28.5%;3)速冻面点类 产品景气度较好:安井速冻米面制品 21.5%,千味央厨油炸类 18.2%,千味央厨蒸煮类 29.8%。(千味央厨数据为 2017-2019 年收入复合增速)。


B 端:供应链日益完善,缓解成本压力,有望进入快速渗透期


餐饮端店铺租金及人力成本上涨,速冻食品一定程度缓解 B 端成本压力。一线城市北上 广深近 10 年店铺租金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也逐步从 2013 年 32236 元提升至 2019 年的 48009 元,虽然我国餐饮业持续蓬勃发展,但人工、租金费 用等不断攀升抬升餐饮行业的整体成本,挤压餐饮业态盈利空间。速冻食品通过标准工 业化加工模式,能有效降低餐饮对于厨师的高标准要求,满足餐饮标准化需求;另一方 面,中央厨房也能通过冷链对速冻食品进行配送,有效缓解餐饮门店成本压力,提升整 体效率并提高单店坪效。


标准化连锁餐饮的商业模式对速冻食品有巨大潜在需求。欧睿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餐 饮连锁化率不断攀升,从 2010 年的 8.1%逐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10.3%,与发达国家餐 饮连锁化率水平相比,随着我国注册餐饮数量的快速增长,餐饮连锁化未来仍有广阔提 升空间,近年来看,我国一至五线城市均呈现连锁化餐饮覆盖逐步提升的整体趋势。随 着我国餐饮标准化以及连锁化率的不断渗透,对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餐饮标准品及半成 品需求较大,确保口味一致和新品的迭代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速冻企业可以根据餐饮企 业要求为其定制的产品,餐饮连锁品牌与速冻食品品牌合作会保持其原有口感并降低成 本以及不确定风险因素。


冷链物流系统效率提升有望加大速冻食品辐射半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以及冷库保 有量持续快速提升,表明目前国内冷链运输能力及基础设施设备水平持续提升,随着互 联网的快速发展,速冻食品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的趋势也愈发凸显,逐步打破过去传统 渠道线下跨区域拓张、口味较难统一的痛点,更多熟食、半成品等速冻食品将通过日益 成熟的冷链仓储物流系统及时送达需求端。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冷链物流系统的不断改 善和提升有望持续扩大速冻食品辐射半径,加速各品类速冻食品全国化多渠道的有效渗 透。


家庭端:方便便捷,迎合健康趋势,需求潜力释放空间仍大


随着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居民饮食消费习惯趋向于省时便捷,成为速冻食品家庭端消费 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居民饮 食消费习惯发生明显改变。外 卖用户数量近年来也迅速提升,从另一方面亦体现消费者追逐饮食的便捷,消费升级的 背景下同时对于烹饪有了新的要求——健康和便捷。白领等就业人员工作节奏加快及时 间延长,回到家往往疲惫不堪,没有多余精力做饭。独居老人由于年纪较大且数量逐步 增多,面对传统烹饪可能会致体力不支。速冻食品在标准化操作下更好地把控食品的营 养健康,相比于传统烹饪模式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有效解决了中间环节较多和时间久的 烹饪难题,满足了现代化家庭对于高效率的烹饪需求,有望成为家庭端消费的重要驱动 力。


家电普及率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逐年递增,提升速冻食品存储能力,将有效推动国 内家庭端速冻食品消费持续拉伸。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冰箱和微波炉等家 用电器也基本实现国内全面覆盖,存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9 年我国每百户家庭拥 有冰箱约 103 台,基本实现完全覆盖,微波炉每百户也达到将近 56 台,亦超过 55%的 覆盖水平。在中国速冻行业起步阶段,中国城镇居民的冰箱和微波炉拥有量偏低,是导 致国内速冻行业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两者配套设施齐全后,速冻食品发展相辅 相成,家电普及率的稳步提升也有望推动速冻食品在我国家庭端消费持续拉伸。


五、速冻行业龙头所长不尽相同,细分板块竞争格局差异显著


从目前行业主营速冻食品上市公司来看,众公司目前战略定位以及主营品类均不尽相同:


三全食品:1992 年成立于河南郑州,公司是国内*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亦是中 国生产速冻食品*早、规模*大、市场网络*广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速冻汤 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速冻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和常温方便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2020 年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调制食品/冷藏短保类及其他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的 89.96%/7.59%/1.27%/0.72%。公司销售渠道主要以直营+经销及大客户定制模 式为主,线上渠道采取直营加经销商授权的模式进行销售,2020 年按下游用户区 分零售及创新市场占比 86.43%,餐饮市场占比 13.57%。


安井食品:公司 2011 年成立于福建厦门,从事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 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 年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 制 品 / 速冻米面 / 菜肴制品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40.57%/25.81%/23.86%/9.66%。公司销售过去以“餐饮流通渠道为主、商超电商 渠道为辅”的渠道策略组合模式为主,现阶段进入“BC 兼顾、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2020 公司经销商渠道占比 84%,经销商数量较 2019 年的 682 家扩充至 1033 家。


海欣食品:品牌创始于 1903 年,2005 年股份公司成立于福建福州,公司主营业 务主要以速冻鱼糜制品系列为核心,兼顾速冻肉制品等其他速冻食品。2020 年速 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休闲食品/米面制品/菜肴制品及其他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 入的

89.39%/7.05%/2.37%/0.44%/0.74%。公司销售渠道主要以大型商超和传统 流通渠道为主,2018 年后渗透餐饮渠道,构建起张亮、海底捞、杨国福等大型连 锁餐饮客户圈,终端网点数量超过 3 万个。


惠发食品:公司 2005 年成立于山东诸城,公司主营业务为包括速冻丸类制品、肠 类制品、油炸类制品、串类制品等在内的速冻调理肉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 处行业为速冻食品行业下的速冻调理食品行业。除去贸易、供应链以及其他收入, 公司 2020 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速冻肉制品贡献。公司销售模式主要以经销商模式为主,其他包括商超、终端直销模式和供应链模式,其中经销商模式占比超过 73%。


立高食品:公司是烘焙食品原料领军企业,产品包括冷冻烘焙食品、奶油、水果制 品、酱料、休闲食品等,2020 年实现收入 18.1 亿元,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2017- 2020 年收入/利润 CAGR 分别为 23.7%74.1%,增长稳健。过去几年冷冻烘焙食 品增速靓丽,2017-2020 收入 CAGR 为 38.7%,2020 年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为 53%/56%,已经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2020 年经销客户/直销商超客户/直销 非商超类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78%/14%/8%,经销渠道 90%是烘焙店客户,直销 商超客户中主要是沃尔玛。


六、未来展望:规模为王,创新迭代,整合优化


速冻食品行业仍然以“规模为王”,“销地产”模式将有效提升龙头企业运营效率,降低 物流成本。速冻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经营杠杆相对较高,因此有序规模扩张节省成本 以提升经营效率成为龙头企业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的必经之路。前文提到安井食品目前已 经根据“销地产”全国扩张策略布局八大工厂,新增产能已陆续投产,另外第九大工厂 建设也已完成规划,随着安井加速产能布局及投产的推进,整体运输费用率下降明显。 三全食品亦完成全国化的产能布局:分别在郑州、成都、天津、太仓、佛山等生产基地 已经投产,另外 18 年 10 月拟投资 8 亿元新建武汉基地目前也在按照规划进行,目前 已拥有速冻食品投产产能 75.42 万吨。


创新迭代,龙头企业重视研发提升产品力,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品牌影响力。食品企业 归根结底来讲产品力是*强护城河,对于速冻食品而言亦然如此,龙头企业纷纷加大研 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满足市场潜在需求。三全*早成立行 业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井食品推行“销地研”的产品开发战略,设立研发中心, 积极与多个知名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根据不同区域口味及饮食习惯开发并培育 市场单品,研发费用投入逐年提升,目前安井 SKU 达到 300 余种。安井初期主要以火 锅料制品为主,米面制品为辅,渠道也以 B 端为主,C 端为辅;从去年开始调整经营策 略为双轮驱动,加大新品 C 端占比,原有锁鲜装产品进一步推出 2.0 系列,计划每年新 增 5-10 款,3.0 系列有望后续推出,而安井 2012 年与 2015 年分别推出的手抓饼与红 糖馒头也均成为市场爆款,新品对整体营收贡献逐年走高。


整合优化,出众的供应链能力有望持续降低龙头企业高经营杠杆影响。速冻企业直接原 料成本占比较高,安井、海欣等龙头企业原材料占比均达到 80%以上,行业内龙头企业 会根据当年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做出产品配方调整,整体单吨成本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行业内相差并不显著。以安井食品为例,2014-2017 年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与 之同时全国各地兴建配套产能,产品与渠道结构持续调整,C 端产品及米面制品比例逐 步提升,目前企业盈利能力处于行业*先水平。三全食品因流通渠道占比较高,尽管毛 利水平相对*先,但整体费用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千味央厨主打自主创新,根据客户 定制预制菜肴与米面制品,控费表现突出,盈利水平*领行业。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速冻食品龙头企业而言,有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并进一步整合优化供应链,将成为在行业内保持相对竞争力的核心三要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