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保护地西葫芦强化田管防病害

   2013-11-22 691
核心提示:近年来保护地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年重茬栽培,病菌数量逐年积累,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加上管理不当、防治不力等原因,
    近年来保护地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年重茬栽培,病菌数量逐年积累,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加上管理不当、防治不力等原因,植株死亡现象日趋严重。其中,造成西葫芦植株死亡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枯萎病、蔓枯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和黑星病,病菌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借风雨、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适温高湿条件下连作田块发病重。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消毒灭菌、嫁接换根、科学管理等措施,再辅之药剂处理,可以实现无公害生产。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适合保护地栽培的西葫芦品种较多,如早青一代、奇山2号、美国碧玉、京葫2号等,其中奇山2号、美国碧玉较抗软腐病。各地应根据发病种类及特点选择适当的抗病品种。

消毒灭菌 播前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或用多菌灵拌种。整地前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或高锰酸钾2~2.5公斤对土壤消毒。定植前2~3天,每亩用硫磺粉1~1.5公斤、锯末2.5~3公斤混合,分放5~6处点燃,密闭棚室一夜。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肥与土混合均匀,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引起烧根。

嫁接防病 利用南瓜等砧木耐低温、根系发达、下胚轴生长良好及植株生长旺盛的特点,通过靠接或插接的方法,使嫁接后的植株根系发达,耐低温能力增强,提高抗病能力。

清洁田园及棚膜 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等发病组织,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销毁。摘除病变部位时,最好先用塑料袋套住发病部位,使病部落入袋中,防止病菌传播。及时清洁大棚膜,增加透光性,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农事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造成伤口,以免病菌侵入。

调节棚室温湿度 推广高畦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技术,适时适量浇水。上午棚内尽量保持较高温度,以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并使棚内露水雾化蒸发;下午加大放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间适当提高棚温,避免或减少叶面结露。

药剂防治 枯萎病发病初期,可用农抗120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50~200倍液或高锰酸钾500~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也可以用7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50倍液涂抹病部。蔓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福星40%氟硅唑乳油800~1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也可以将上述药剂稀释50倍涂抹病部。灰霉病发病初期,可以每亩棚室用10%腐霉利烟剂200~3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放4~5处闭棚熏烟,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或者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18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预防疫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克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配制药土撒于瓜根周围;发病初期可用杀毒矾64% 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浇灌,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黑星病发病初期,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或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福星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4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