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山地放养肉鸡管理技术

   2014-07-07 519
核心提示:鸡肉的质量包括风味、口感、嫩度、多汁、营养和卫生,受鸡的品种、年龄、性别、饲料、疾病和饲养方式影响。优质肉鸡在我国的肉鸡

鸡肉的质量包括风味、口感、嫩度、多汁、营养和卫生,受鸡的品种、年龄、性别、饲料、疾病和饲养方式影响。优质肉鸡在我国的肉鸡饲养和消费中占有绝对优势,是我国特有的、改良后的地方品种土鸡,黄羽或麻羽,黄皮或青脚,肉质鲜美;饲养方式多为山地放养,由于地面、草、树影响,放养环境无法经济、方便的彻底冲洗和消毒,其生产技术尤为重要。

以下介绍饲养管理技术。

1、低温防护。低温和温度剧变是鸡群发生沙门氏菌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巴氏菌杆菌病(禽霍乱)、呼吸道病、新城疫、甚至禽流感的主要诱因。放养肉鸡的饲养方式分为地面平养(或笼养育雏)、山地放养两个阶段,育雏的主要目的是为雏鸡提供最适的环境温度,促使雏鸡逐渐适应自然温度,产生优良的抗病力,最快生长。育雏期的最适温度(鸡背最高处局部温度)一般为第一周33~35度,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3度,到25天时降到常温,维持几天,28天转入放养场地。冬春季节气温低于20度时,关键技术就是保温和温度过渡,放养场地的房舍内地面应铺2~5厘米厚的干燥垫草,潮湿的地方及时加干燥垫草;房舍四周应有遮风设施,早晚和夜间遮风;白天敞开遮风设施,通风、干燥地面和房舍。

2、密度控制。密度过大和大群饲养,是导致鸡群啄毛、羽毛差、疾病多、个体不均匀、长势差、饲料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育雏期的适宜密度为每平方米50~60只。放养的群体规模以每群2 000只左右为宜。

3、营养方案。不同阶段的肉鸡营养需要不同,小鸡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营养水平较高,能量水平较低;和小鸡相比,中鸡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营养水平适当降低,能量水平提高;大鸡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营养水平再适当降低,能量水平再提高。由于放养肉鸡运动量大,能量消耗多,以及广东地区偏好肉鸡较肥;因此,肉鸡放养期的能量水平应高于圈养(或笼养)5~10%,并提高粗脂肪的含量;为简化饲料企业、经销商和养殖户的饲料品种,促进肉大鸡脂肪沉积,可将人们习惯在肉鸡上市前1~2周饲喂的“肥鸡料”与肉大鸡料合并,即提高肉大鸡料的能量和脂肪。放养肉鸡的饲料产品组合有两种:组合一为“快大肉小鸡料+慢速型肉中鸡料+慢速型肉大鸡料”,小鸡体重较大;组合二为“慢速型肉小鸡料+慢速型肉中鸡料+慢速型肉大鸡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