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检验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酵母菌

2010-05-10 00:004390

  提起酵母菌这个名称,也许有人不太熟悉,但实际上人们几乎天天都在享受着酵母菌的好处。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面包和馒头就是有酵母菌的参与制成的;我们喝的啤酒,也离不开酵母菌的贡献,酵母菌是人类实践中应用比较早的一类微生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酵母菌酿酒;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也可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一、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
酵母菌细胞结构的显微照片

二、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三、 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种繁殖方式,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假酵母",而把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真酵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

  芽殖:酵母菌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芽殖。芽殖发生在细胞壁的预定点上,此点被称为芽痕,每个酵母细胞有一至多个芽痕。成熟的酵母细胞长出芽体,母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核,一个随母细胞的细胞质进入芽体内,当芽体接近母细胞大小时,自母细胞脱落成为新个体,如此继续出芽。如果酵母菌生长旺盛,在芽体尚未自母细胞脱落前,即可在芽体上又长出新的芽体,最后形成假菌丝状。

  裂殖:是少数酵母菌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类似于细菌的裂殖。其过程是细胞延长,核分裂为二,细胞中央出现隔膜,将细胞横分为两个具有单核的子细胞。

 

 

酵母菌的芽殖过程 1.泡;2.小管;3.核;4.液泡 酵母菌假菌丝的形成 图中1、2、3、4 ······· 是出芽的顺序

 

  酵母菌的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两个临近的酵母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随即相互接触、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两个细胞核在此通道内结合,形成双倍体细胞核,然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细胞核。每一子核与其周围的原生质形成孢子,即为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为子囊。

左图为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 1、2、3、4:两个细胞结合;5:接合子;6、7、8、9:核分裂;10、11:核形成孢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细菌、霉菌、放线菌及酵母菌的异同
一、细菌1.细胞结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其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以及核区组成,少数细菌的细胞含有特殊结构,如……(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4-02829

《十万个为什么》霉菌酵母菌检测常见问答精选
小编寄语:汇聚行业网友见解,传递微生物检测知识,本次列出的问题均是菌酵母菌检验过程中提问频次较高的问题,食品微生物检测小……(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7-09380

酵母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简介
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有

2020-04-13752

酵母菌的生长条件
营养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象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

2019-09-051027

你知道怎样进行霉菌酵母菌计数么?Get起来吧!
真菌和酵母的介绍酵母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霉菌也是真菌的一种。一般把能够形成疏松

2019-02-01445

新GB 4789.15-2016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解读
卫计委公布了一系列新食品安全新国家标准,其中有我们比较关心的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

2016-12-20805

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点击全屏观看,右键-另存-下载

2010-09-01732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

2010-09-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