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检验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广东检出1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问题

2023-06-21 00:006460
 6月1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6期通告,通报不合格食品14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广州象鲜科技有限公司双岗分公司销售的新鲜菠菜,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高明区康记海鲜店销售的九节虾(海水虾),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深圳市光明区公明曾生光鸡档销售的鹅肉,五氯酚酸钠(以五氯酚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白云区江高泽棠海鲜店销售的黄骨鱼(淡水鱼),孔雀石绿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欧扬宇鱼档销售的罗氏虾(淡水虾),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氰菊酯,中等毒杀虫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棉花、果树、蔬菜、大豆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菠菜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限量值不得超2mg/kg。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盲目追求防虫等效果违规滥用农药,或者未严格执行休药期有关规定,从而导致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短期少量食用这些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一般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刺激肠胃,引起腹泻、呕吐,严重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五氯酚酸钠,又名五氯酚钠,属于有机氯农药,常被用作除草剂或者杀菌剂。《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五氯酚酸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孔雀石绿是一种工业染料,因具有杀菌和抗寄生虫作用,曾用于水产养殖。孔雀石绿在动物体内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长时间残留于生物体内。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均对人体肝脏具有潜在致癌性。长期食用检出孔雀石绿的食品,将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孔雀石绿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水产品中检出孔雀石绿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计)可用于牛、羊、猪、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动物,在牛、禽和其他动物的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2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为珠海市香洲张亚德海鲜档销售的花羔蟹(海水蟹),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顺德区海滕水产品店销售的石蟹(海水蟹),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蟹类中的限量值为0.5mg/kg。镉(以Cd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其养殖过程中富集环境中的镉元素导致。
 
  6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陆丰市金德丰百货商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正兴副食品厂生产的地都正香咸菜,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开平驿福百货经营部销售的标称开平市天之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918克甜酸蒜头(酱腌菜),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阳春市好邻居超级商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阳春市松柏镇良友凉果厂生产的香脆仁面,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阳春市好邻居超级商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阳春市松柏镇良友凉果厂生产的九制山楂,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阳春市河西好好多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新兴县康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即食杨桃干,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阳春市合水镇弘福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广东良品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品梅干,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危害,但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后为提高产品色泽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可能是由于使用硫磺熏蒸漂白这种传统工艺或直接使用亚硫酸盐浸泡所致。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延缓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长期食用防腐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蜜饯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控制各防腐剂的用量。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为阳春市河西好好多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新兴县康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楂片,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霉菌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食品受霉菌污染后会腐败变质,失去其食用价值。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或生产设备卫生状况不佳;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疫苗生产污染控制策略及检查要点分析
药品为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疫苗作为特殊的药品,其生产工艺更为……(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4-19316

微生物培养污染因素及预防方法
 1、风速与风向 培养箱内的风速和风向对于保持温度的均一性以及避免污染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适当的风速和风向可以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2-27585

PCR反应被污染操作规程
 进行PCR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一些操作规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PCR污染或杜绝污染的出现。1.划分操作区: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1-02790

微生物培养的污染因素及预防方法
 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微生物培养成为了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然而,在进行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污染因素,这……(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7-313103

广东通报19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7月1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9期通告,通报不合格食品19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7-252012

陕西检出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质量指标等问题
 7月10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21期通告,通报饮料,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酒类4大类7批次食品不合……(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7-11351

江苏检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6月29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1期通告,检出薯类和膨化食品、餐饮食品、糕点和食用农产品等4大类食品13批次……(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7-11752

安徽检出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问题
 6月28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2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7-11542

重庆这7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问题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8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6批次,其中,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问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6-28651

甘肃这7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有雪糕、甘草杏、陈醋等
 近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通告,检出12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有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6-2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