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海蜇与对虾混养技术

2005-03-13 00:006500
  2002年,辽宁省普兰店市开发养虾池混养海蜇12000亩,其中皮口镇养殖面积6500亩,总产量350吨,获产值380万元。这种养殖模式的开展,为今后北方地区养虾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养虾业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经验、新出路。

  一、混养池条件要求

  混养海蜇的虾池面积宜大不宜小,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质,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5cm最好选择有淡水河流注入及岸边有虾场的虾池,水质要求肥沃无污染,海水盐度在20‰~26‰之间,进排水方便,虾池蓄水水位最低要达到1.5cm以上

  二、放苗前虾池处理

  虾池经过一个冬季冻晒后,要彻底清除池底及池坡内侧的一切易擦伤和刺伤海蜇的尖硬物体,然后注水10cm~20cm,每亩全池泼洒生石灰150kg或30kg漂白粉溶液进行杀菌消毒。在离水面内侧1.0米的池壁较缓处和浅水区用8目渔网绕池四周插一圈,渔网每隔2.0m用竹杆支撑,拐角处渔网子能围成直角或死角,网高要高出预计水位30cm。由于海蜇幼苗体软稚嫩,幼苗由育苗室投放到大水面时抵抗力较差,可在虾池背风向阳处一角围一小型幼蜇暂养圈,以提高幼蜇成活率。

  三、培肥水质
  
  海蜇主要滤食水中小型浮游生物,摄食活动昼夜不停且食量非常大,所以,一定要走出海蜇喝清水就能长大这一“误区”。要在虾池杀菌消毒后用120目过滤网注水50cm,以防止各种敌害鱼类进入池中,然后每亩投放经发酵的鸡粪等有机肥300kg,7天后,池水可呈茶褐色或褐绿色,透明度达30cm左右,小型浮游动物出现时即可投苗。

  四、混养品种的选择
 
  海蜇混养必须注意品种的选择,实践证明,蟹类、虾虎鱼、鲈鱼等捕食性鱼类易攻击海蜇,因此不宜选为混养对象,但海蜇与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贝类等底栖生物混养比较成功,虽然它们食性略同,但因其栖息的水层不同,互不干扰,只要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加强肥水即可。

  五、幼蜇放养

  当外界自然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选择近日晴朗无风的天气准备放苗,放苗前要测量育苗室与养殖池的水温、pH值、氨氮值。当水温温差不超过3℃,pH值稳定在7.5-8.5之间,氨氮小于0.2mg/L时即可放苗。幼蜇最好在附近海域的育苗室选购,选择规格均匀、活力好、色泽纯、伞径2.0cm以上的幼蜇。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幼蜇装袋时要采用内外光滑的玻璃器皿计量,避免动作粗暴剧烈,轻拿轻放,每袋可装苗2000头。运输途中要避免剧烈颠簸震荡,运输8小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运输到池边,将塑料袋放人水中静置20min后打开袋口,让池水徐徐流人袋中,10min后将幼蜇缓慢放人池中即可。放养密度可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而定,一般可控制在0.5头/立方米—3.0头/立方米之间。

  六、养殖期的科学管理
 
  幼蜇投放后,水位要逐渐加深到1.5m以上,并保持好水质“肥、活、嫩、爽”的程度,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水色要长期保持茶褐色、褐绿色或黄绿色。视水质变化情况,每月2次—3次每亩追加施人经发酵的鸡粪等有机月巴料100kg,有条件的还可以培养或引入活体轮虫、泼洒人工配制的面包酵母菌液作为添加饵料投喂,以满足海蜇生长需要。

  高温季节,水温超过28℃时,水体蒸发量大,pH值升高和天气突变降暴雨及虾池水温突降时海蜇极易性早熟,停止生长,这时,应采取加大换水量,加注淡水调节盐度及排放表层淡水等措施加以解决。七、八月份,海水极易发生“赤潮”现象,这时,要时刻收听和关注外海水质预报,如有异常则停止换注水。

  养殖期间一定要坚持巡池检查,完善记录制度,定期测定海蜇生长状况、水质理化因子,要勤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是否破损,及时钓除进入池中的捕食性鱼类和蟹类。此外,海蜇常随风飘流移动,自泳能力很弱,管理人员每天要手持一头用塑料包裹成气球状大小软状物的长竹杆及时推移和疏散靠近池边、闸门口、围网死角及搁浅的海蜇,操作时动作要轻、缓、慢,否则极易碰伤海蜇或触断海蜇的附属器。

  七、捕捞

  海蜇在适宜环境中生长2个月,体重可生长到5kg以上,达到上市商品规格,这时,可视季节和市场价格情况,用浮拖网或人工乘船持手操网打捞、销售。

  八、结论与讨论

  1.虾池混养海蜇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海蜇生长不受病害干扰、速度快、产量高,是开发虾池、加快养虾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良品种,也是解决目前养虾业受虾病困扰,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随着养殖经验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混养向单养的模式转变已成必然。按目前的一般养殖水平进行推广养殖,每亩混养海蜇300头,成活率以10%计算,每头5kg,平均亩产150kg以上,产值1500元以上。

  3.海蜇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水母,国际市场的货源供不应求,价格数年持高不下,开发海蜇的全人工科学化养殖,不仅可增加养殖单位、个人及地方财政收入,还可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4.养殖成活率低是影响和制约海蜇人工养殖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还不甚成熟,养殖成活率和产量还很低,在海蜇人工育苗技术已解决的前提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产科研部门应重点研究和攻关海蜇在养殖期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要解决理化因子和不同饵料生物对海蜇生存和生长速度的影响、海蜇捕捞时和集堆时对混养品种的毒害问题,以全面推进海蜇在虾池进行人工养殖的健康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2018年8月华南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近期受第8号台风玛莉亚影响,福建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风暴雨袭击,给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8月份仍是台风多发季节,降水量相对较大

2018-07-243922

2018年8月华中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月份天气炎热,鱼类生长快速,是养殖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水温较高,鱼类的摄食量增大,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多,水质

2018-07-243235

2018年8月北方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预计8月全省(辽宁)平均气温在26℃-34℃,全年养殖水温达到最高点24-28℃,降雨量较往年偏大,闷热天气居多。这时期投饵量持续

2018-07-243412

海水鱼池塘养殖台风防御指南
台风前1、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提前做足防风安排。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

2018-07-103851

海水鱼网箱养殖台风防御指南
台风前1、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提前做足防风安排。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

2018-07-103212

台风过后水产养殖户救灾复产工作的核心建议
生产设施修复及时修复被毁坏的饲料仓、电房、宿舍、堤坝、闸门、电力线路等养殖设施,拦鱼和防逃设施、育苗设施和供电等基础设施

2018-07-102596

台风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台风来临前养殖户应该做什么?
台风暴雨会造成养殖环境发生突变,使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细菌等病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鱼虾蟹易产生应激

2018-07-102217

水产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控制措施
亚硝酸盐超标是水产养殖中常遇到的难题,作者探讨了常见的7种降亚硝酸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介绍了11项实际操作步聚以供业者参

2017-01-302144

水产养殖有效降低投料成本的七大条件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养殖效益的高低,饵料系数是关键因素之一。在当前海、淡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费用约占养殖成本的60%以

2017-01-302233

浅析使用优质乳酸菌对于预防及处理对虾白便有效的原因
在谈这个之前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现象:在真正的高位池养虾或者可以天天排污、吸污的水泥池养虾,极少或者根本没有白便现象,白

2017-01-3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