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种鹅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4-07-24 00:009700
       种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3-5年。一般情况下,当种鹅在经过1个冬春繁殖期后,必将进入夏季高温休产期。为了做到既降低休产期的饲养成本,又保证下1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必须根据成年种鹅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进行饲养管理。
 
  1.休产前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的工作要点是人工拔羽、种群选择淘汰与新鹅补充、逐渐减少精料用量。一般地,1只成年种鹅可拔羽绒200克左右,按目前每500克羽绒收入20元计算,1000只种鹅可增加纯收入8000元。需注意的是,试拔大羽时,只有当羽根完全干枯了才可正式开始拔羽,拔羽前要禁食禁水4小时,场地环境清扫消毒1次。拔羽后12小时内种鹅不得下水洗浴,以防感染。种群选择与淘汰,主要是根据前次繁殖周期的生产记录和观察,对繁殖性能低,如产蛋量少、种蛋受精率低、公鹅配种能力差、后代生活力弱的种鹅个体进行淘汰。为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和生产计划的连续性,还要及时培育、补充后备优良种鹅,一般地,种鹅每年更新淘汰率在25-30%。饲养管理上,精饲料用量要在产蛋繁殖期用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
 
  2.休产中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需做好防暑降温、放牧管理和保障鹅群健康安全。要充分利用野生牧草、水草等,以减少饲料成本投入。夏季野生牧草丰富,但天气变化剧烈。因此,在饲养上,要充分利用种鹅耐粗饲的特点,全天放牧,让其采食野生牧草。农作物收获后的青绿茎叶也可以用作鹅的青绿饲料。只要青粗料充足,全天可以不补充精料。管理上,放牧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和暴风雨恶劣天气。放牧过程中要适时放水洗浴、饮水,尤其要时刻关注放牧场地及周围农药施用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鹅群损害。这一时期结束前,还要对一些残次鹅进行1次选择淘汰。
 
  3.休产后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种鹅的驱虫防疫、提膘复壮,为下1个产蛋繁殖期做好准备。为保障鹅群及下一代的健康安全,前10天要选用安全、高效广谱驱虫药进行1次鹅体驱虫,驱虫1周内的鹅舍粪便、垫料要每天清扫,堆积发酵后再作农田肥料,以防寄生虫的重复感染。驱虫7-10天后,根据当地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及时做好小鹅瘟、禽流感等一些重大疫病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夏季过后,进入秋冬枯草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上要抓好青绿饲料的供应和逐步增加精料补充量。可人工种植牧草,如适宜秋季播种的多花黑麦草等,或将夏季过剩青绿饲料经过青贮保存后留作冬季供应。精料尽量使用配合料,并逐渐增加喂料量,以便尽快恢复种鹅体膘,适时进入下一个繁殖生产期。管理上,还要做好种鹅舍的修缮、产蛋窝棚的准备等。必要时晚间增加2-3小时的普通灯泡光照,促进产蛋繁殖期的早日到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防鹅瘟从种鹅开始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病鹅及带病鹅群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2014-12-19797

种鹅管理抓重点
种鹅一般从元月开始产蛋,到5-6月份结束,种鹅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也影响种鹅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总

2014-09-09361

选购种鹅应注意
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省大多数子鹅都是销往华东各省市,以白鹅为主。这些地方要求子鹅在10周龄前后体重在3公斤以上

2014-07-21292

种鹅秋配抓三点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种鹅应以放牧为主,让其充分运动,能够采食青草,并适量补饲,使其保持良好的体况,对产蛋高峰期的母鹅和配种

2014-07-171025

养好种鹅的妙招
开产至淘汰期内的鹅称为种鹅,也称成年鹅。饲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种鹅的特点种鹅食欲强、食量大,尤其是采

2014-07-10536

种鹅光照有讲究
光照控制的原则 光照对种鹅的繁殖力有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十分复杂。在临近产蛋时延长光照,可刺激母鹅适时开产,短光照会推

2014-06-25675

后备种鹅的饲养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种鹅选择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

2014-05-211003

种鹅“蛋子瘟”病的诊断与防治
种鹅蛋子瘟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蛋是指产蛋季节产蛋母鹅,子宫(卵巢、输卵管)受到侵害,瘟是指从而引起的疫病,有的地区也叫

2014-05-08901

种鹅巧休整 增收降成本
由于种鹅繁殖力低,使鹅业生产受到了制约,因此,必须针对种鹅的生理特性,加强种鹅的夏秋管理,提高种鹅繁殖力,让种鹅秋季提早

2014-05-06898

提高种鹅交配率三法
加强饲养管理 种鹅应以放牧为主,让它吃饱喝足、充分运动,以保持良好的体况,对产蛋高峰期的母鹅和配种频繁期的公鹅,必须添加

2014-03-1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