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数淡水鱼类养殖是春放冬捕,加上承包到期的或低产的渔塘要干塘清淤,将成鱼捕捞上市,热带鱼类过不了冬的也要捕捞上市。因此,往往冬季鱼类季节性的市场饱和,造成竞相压价,鱼贱伤农,经济效益差。而春夏季,淡水鱼上市较少,造成市场供应旺淡不均。经过实践证明,进行冬季暂养,既可调节市场淡水鱼的供应量,又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可谓一举多得。现将有关淡水鱼的暂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暂养鱼类的选择暂养的鱼类最好是冬季滞销,春夏季畅销,又能越冬的品种,如鲢、鳙、鳊鱼、草鱼等均能耐低温,在暂养期间还会长大增重。其规格一般为:银鲫每尾100~150克,鲢、鳙每尾400~500克,鳊鱼每尾150~250克,草鱼每尾300~500克。
二、暂养鱼类的下塘可利用冬闲鱼种池,将未达上市规格的鱼类按品种、按规格合并下塘养殖。下塘前,有条件的可清塘消毒,亩用150斤茶麸泡水全塘泼洒,或亩用生石灰250斤化浆全塘泼洒,既杀死野杂鱼,又改良培肥水质,经试水鱼试水,毒性消失后再将鱼类下塘暂养。如果水质清瘦,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500公斤~700公斤,以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和进行光合作用造氧。暂养鱼下塘前,先用3%~5%的食盐水药浴5分钟~20分钟,以预防水霉病和杀灭寄生虫,暂养密度控制在每亩水面300尾~600尾(150~200公斤)。
三、暂养期的管理暂养期间,要加强管理,前期水温较高,适当多投一些含蛋白质、脂肪较高的饲料,如花生麸、豆饼、麦皮等,以增加鱼体内营养积累。当水温低于5℃时,管理的重点是保水,增加池水溶氧,防止水位下降过多,造成水少缺氧和鱼群被冻伤、冻死。天气晴好,温度高时,3天~5天要投喂一次饲料。开春以后,天气渐暖,即进入正常投饵施肥,促进其生长增重,整个暂养期间要注意预防水霉病和寄生虫病等病害。清明后,即可陆续开捕上市。
淡水鱼池塘养殖与调控
1. PH值鱼类最适PH值为7.0~8.5,当PH值<4或>10.6时全部死亡。PH值<7时,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降低血红
2015-09-28459
淡水鱼养殖户如何节约饲料成本
普通淡水养殖(如鲤鱼养殖、草鱼养殖等)已经走入微利阶段,其中塘租、人工费、水电费、防病费、饲料费逐年升高,尤其是饲料费占
2015-05-06721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一、病原 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 二、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
2015-02-15399
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春季淡水养殖鱼类主要病害是真菌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养殖者应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的防
2014-09-05751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防治技术综述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
2014-06-30930
淡水鱼混养效益好
淡水鱼混养是在水库、池塘投放鱼种的过程中,逐年增加异种、异龄鱼的混养比例的-种饲养方式。从目前鲜鱼市场看,淡水鱼混养能够
2014-04-04615
淡水鱼斜管虫病的诊断
1.病原:病原为鲤斜管虫。寄生在各种淡水鱼类,如鲫、鲤、草鱼、鳙、鲇、黄颡鱼、鳜等的体表和鳃上。2.症状:病鱼体表和鳃有大量
2014-01-28413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近年来,由于养殖户盲目追求淡水鱼的产量,提高养殖密度以及颗粒饲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发生比较多。症状与诊断
2014-01-22805
淡水鱼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淡水鱼小瓜虫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它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
2013-11-131059
淡水鱼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春季为淡水鱼水霉病高发季节。水霉病由霉菌感染引起,此病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的棉絮状的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
2013-11-1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