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肠炎

2014-10-13 00:007560
    牛肠炎(血痢)以断奶后牛犊和1-2岁小牛发病率高,成年牛也有发生,黄牛比水牛多发,3-8月份易发,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 
一、症状。
 
    患牛发病时体温38-39.5℃,粪便较稀软,而后呈粥样,拉粪不能一次完成,有少许血块或黏液。2-3天后,粪便更稀,排粪呈水样或喷射状,拉粪数增多,粪中带大量黑色血块或黏液。少数病例,便血呈鲜红色。舌苔黄褐色,口内黏液较多、味恶臭。大部分病例,被毛逆立,腹痛,起卧不安,采食反刍减少,小便短黄,口渴,频频饮水。严重的病牛,行走不稳,跌倒抽搐,眼睑上翻,眼结膜苍白或发紫,病牛喜卧地,精神沉郁,有腹痛现象。
 
二、治疗:
 
    1、中药疗法:清热燥湿,止血止泻,健脾补气。可用以下方剂:方一:灶心土100克、侧柏枝一把(烧成灰),混合后一次灌服。方二:鲜马齿苋1500克、龙胆草80-150克,捣烂取汁,加重便2碗,混合后一次灌服。方三:地榆34克、血竭32克、黄柏30克、仙鹤草34克、龙胆草23克、茵陈28克,共研为末,开水冲烫,温凉后灌服。方四:槐花(炒),加等量的蜂蜜,空腹喂下,每天1次喂800克,连服3-6天。方五:云南白药6-10克,用温开水溶化后灌服。方六:槐花(炒)70克、当归40克、黄芪40克、地榆48克、沙参37克、地黄45克、甘草30克、白芍36克,共研为细末,用蜂蜜200克为引,开水冲,温凉后灌服。如果病牛气弱喘急,加阿胶36克;粪便稀,呈黄色,加苍术、茯苓、白术各35克;体质瘦弱,四肢无力,加党参38克、五味子35克;小便短赤,加茯苓37克、车前子30克、泽泻38克;若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加厚朴38克、青皮40克、大黄(酒炒)36克。
 
    2、西药疗法:选用及配合用以下处方:方一: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每次用药4-5克,每天灌服1次,连用2天。方二:用3-5%晶体明矾,每次用700-1600毫升灌服。方三: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700-1500毫升,加安钠咖、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方四:因长期泻痢造成脱水者,可用补液盐100-150克对水,让牛自由饮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中西医结合治疗僵猪
僵猪是一种采食正常,但生长缓慢,甚至不长肉,从而造成人工、饲料、栏圈及药物浪费的猪只。在农村散养户、小型猪场中常会出现数

2014-12-29469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病奶牛586头,治愈579头。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

2014-10-201036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风湿瘫痪
风湿性关节炎是属于免疫复合性疾病,一般认为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但链球菌并不是直接引起风湿病的病原体,仅是使机体发生

2014-10-20105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破伤风梭菌经伤亡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施肥的

2014-07-15801

中西医结合救治牛口蹄疫疫苗过敏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对本病采取注射疫苗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但在

2014-06-30673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副伤寒
猪沙门氏菌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

2014-05-27565

中西医结合防治羔羊腹泻
临床上羔羊腹泻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舍饲小尾寒羊羔,抗病率低,一旦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反复发作,

2013-11-29421

中西医结合治牛传染性胃肠炎
牛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牛的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牛均有易感

2013-11-22465

牛胎衣不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胎衣不下是母畜特别是母牛常见的产后疾病。母牛产后12小时至24小时仍未见胎衣完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 发病原因1.营养、年龄等

2013-10-16563

奶牛感冒的中西医疗法
患感冒的奶牛其产奶量显著下降且乳质降低,因此,奶牛患感冒后要及时治疗。临床症状:患牛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

2013-09-2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