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清香型大曲酒上场操作

2017-09-30 00:0023140
 
润糁

    粉碎后高粱原料在蒸料前要进行热水润糁,称高温润糁。润糁的目的是使高粱吸收一定量的水份,以利于糊化。原料吸取水分的速度和能力是占原料的粉碎度和水温有关。粉碎原料越细或润料水温越高,原料内部吸收水分就越快,越多。原料粉碎愈细,越有利于蒸煮糊化,也有利于和微生物,酶的接触,但大曲酿造,一般发酵周期长,尤其是两次清工艺,茬 醅中所含淀粉浓度较高,若粉碎过细,会造成升温快,醅子发粘,容易污染杂菌缺点。故高粱粉碎度有一定要求,见前文所叙述的。因此,从提高润料水温着手解决原料内部多吸收水分问题。

    根据资料介绍,红糁浸泡半小时,水温40℃,吸水率75%,水温70℃,吸水性100%,水温90℃吸水率170%。若不是浸泡而用桶发水润,基本上原料吸水率与水温升相同比例,即水温40℃,70℃,90℃时,吸水率分别为40%,70%,90%。采用高温润糁吸水量大,易于糊化;高温润糁时,水分不仅是附着于原料淀粉颗粒的表面,而且易渗入到淀粉颗粒内部;采用高温润糁所产成品酒比较绵、甜。另外高粱中含有少量果胶,高温润糁会促进果胶酶分解果胶形成甲醇,在蒸糁时即可排除,降低成品酒中甲醇含量。

    高温润糁是将粉碎后的高粱,加入为原料重量70-72%(对投料言)热水水量最好一次加足。水温夏季80-85℃,冬季90℃以上,拌均后进行堆积润料18—20小时,这时料堆品温上升,冬季能达42—45℃,夏季47—52℃,要求润粮后每隔4-5小时翻堆一次,共翻堆不少于3次。如糁皮干燥,应补水2-3%(对原料比)堆体形状呈锥形或长方形。堆积温度不低于45℃,装甑蒸粮前酸度不超过0.2.整个润粮过程中不得有跑浆,结块及出现白粉(即未润透)现象,润后质量要求:润度,不淋浆,无干糁,无异味,无疙瘩,手搓成面。

水温不足

    易导致跑浆或淋浆,润料水量一定,原料颗粒内部吸收水份相对就少,因此糖化,发酵较困难,淀粉不易被利用,影响酒质和出酒率。高粱原料中含有一些有益成分,经糖化发酵后形成一种天然独特的酒香味成分;高粱皮壳中还含有少量单宁,经蒸煮发酵后,赋于成品酒独特风味。经粉碎后,这些成分易随水流失,故润料水温一定要达到标准,杜防淋浆。

    另外,结块,疙瘩多,这部分茬醅内,曲粉难易进入,不能被利用降低出酒率。

装甑蒸粮

    轻装见汽压汽,全部装毕待园后加1%(对投料言)闷头浆蒸粮糊化,糊化时间为90-120分钟,不得少于90分钟,蒸煮初期,品温在98-99℃,加大蒸汽,温度逐渐上升到出甑时品温可达105℃。高粱蒸煮熟后眼观透明发亮,手捏质地柔软。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高粱糁香味,无异杂味。

加浆晾茬

    蒸煮糊化好的高粱糁趁热从甑中取出放至通风晾床上堆成长方形,边泼入原料重量30-32%的浆水,泼完后立即翻茬机打一遍,堆积闷浆15-20分钟后开鼓风机及排风扇进行通风晾茬,其间每隔10-20分钟人工翻一遍,间隔时间以气温而定,温高间隔时间长,温低间隔时间短,通风晾至下曲温度至。

出缸蒸馏

    成熟酒醅从缸中挖出加入原料重量22-25%的辅料要求捣活不少于3次,大茬捣活用辅料谷壳占谷壳总用量的60%,二茬为40%,翻拌均匀保证酒醅无疙瘩,装甑汽压控制在0.03-0.04mpa。要求轻装薄撒见潮压汽。根据生产实践总结“轻,松,薄,匀,平,稳,准”的装甑操作法。以保证酒醅材料在甑桶内疏松,上汽均匀 。并且遵循“蒸汽两小一大”,“材料两干一湿”,缓汽蒸酒,大汽追尾的原则,即装瓶打底时材料要干,蒸汽要小,在打底基础上,材料可温些(即少用辅料),蒸汽应大些,装到最上层材料也要干,蒸汽宜小,盖上甑盖后缓汽蒸酒,最后大汽追尾。直至蒸尽酒精分。蒸馏操作时,控制流酒速度为3-4kg/分钟,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温度(由水量大小控制),“两高一低”即应做到酒头略高,酒身略低,酒尾较高。达到控制流酒温度在25-30℃,认为采用这流酒温度既少损失酒又少跑香,并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有害杂质,以提高酒的产量和质量。

量质摘酒分级贮存

    一般要求每甑接酒头2-3kg,酒度在75℃以上,此酒头单独存放,也可回缸发酵,截取酒头的数量应视成品酒质理而确定,截头过多,会使成品酒中芳香物质去掉太多,使酒平淡,截头过少,又使醛类物质过多的混入酒中,使酒味暴辣。随酒头后流出的酒叫酒身。其含酯量级高,酒精度随酒醅中酒精分的减少而不断降低。当流酒的酒度下降至30度以下时,以后流出的酒称尾酒,尾酒必须摘取分开存放,待下次蒸馏时,回入甑桶的底锅进行重新蒸馏,尾酒中含有大量香味物质,如乳酸乙酯。有机酸是白酒中呈口味物质,在酒尾中含量亦高于前面的馏分。因此蒸馏时,如摘尾过早,将质大量香味物质存在于酒尾中及残存于酒糟中,以面损失了大量的香味物质。但摘尾长,酒度会低,在蒸尾酒时可以加大蒸汽量“追尽”酒醅的尾酒。保证半成酒入库酒度在65°以上。流酒结束后,抬起排盖,敞口排酸10-15分钟,排酸汽压在0.045mpa。

洗缸

    各生产班组入缸前,发酵缸首先用80℃以上的热水情况。再用0.05%的花椒水浸泡液清洗杀菌。

下曲

    下曲操作应在入缸之前,大茬用曲量8-9%,二茬用曲量11-12%,加曲温度根据经验采用: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30℃。二茬加曲温度比上述大茬加曲温度还略高一些。加曲后立即翻拌均匀,通风吹晾至入缸温度,并坚决杜绝入缸温度出现阴阳现象。

入缸条件

    每酿造1250kg原料需一只陶瓷缸,缸间距10~25厘米。二茬每班需9~11口缸。缸必须洁净无菌。

    水份和温度是控制微生物活动的最重要因素,是保证正常发酵的关键,也是提高酒的质量的关键。

入缸水分

    大茬控制在52-54%,二茬56-59%,控制入缸水分是发酵好的首要条件。入缸水分过低,会导致糖化发酵不完全;若水分过高,则发酵不正常;升温猛,且酒味寡淡,不醇厚。糖化和发酵作用快,同样发酵不彻底,出缸酒醅会发粘不疏松。

入缸温度

    大茬冬季10-15℃,春秋雨季15-20℃,夏天越低越好,应做到比自然气温低1-2℃,二茬入缸温度春秋冬三季内22-28℃,夏季为18-23℃,如若入缸温度过高,会使前发酵升温过猛,为杂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打乱了糖化和发酵作用的协调,会使酒醅酸度过高,酒精减少。故坚持低温入缸。

    入缸酸度 大茬0.25-0.45 二茬0.60-0.80

入缸完毕

    用踩粘的茬醅严密封缸口,二茬醅子还应拍紧,赶走室气以利于发酵。

发酵过程管理

    酿造清香型酒要中温缓慢发酵,掌握发酵温度前期缓升,中期能保持住一定高温。后期缓落的所谓“前缓,中缓,后缓落”的发酵规律,就能实现生产的优质,高产,低消耗。整个发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发酵低温入缸是正常发酵的保证。入缸温度高,前期发酵升温迅猛,入缸温度过低,前期发酵会过长。发酵前缓期为5-6天,这阶段应控制发酵温度使品温缓慢上升到20-30℃,这时微生物生长繁殖,霉菌糖化较迅速,淀粉含量急剧下降,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酒茬分开始形成,酸度也增加较快。(2)中期发酵,一般移入缸后5-12天为主发酵阶段,微生物生长繁殖以及发酵作用均极旺盛,淀粉含量急剧下降,酒精分显著增加,由于酵母菌旺盛发酵抑制了产酸菌的活动,故酸度增加缓慢。这时期温度一定要挺足,即保持一定的高温阶段,若发酵品温过早下降过快下降则会使发酵不完全,出酒率低而酒质较次,最高温度可达37-40℃。(3)后期发酵,这是指出缸前发酵的最后阶段,此阶段糖化发酵作用均很微弱,霉菌逐渐减少,酵母逐渐死亡,酒精发酵几乎停止,酸度增加较快,温度停止上升。这阶段主要是生成酒的香味物质过程。即酯化过程。如果这阶段品温下降过快,酵母发酵过早停止,将会不利于酯化反应;如果品温不下降,酒精分会挥分损失过多,且有害杂菌继续繁殖生酸,便会造成产生各种有害物质,故后期发酵应做到控制温度缓落。

    要达到上述发酵规律,除入缸水分和温度准确外,还必须做好发酵容器的保温作用,冬季在缸盖上加盖保温材料,夏季在缸周围扎眼灌凉水。

    大、二茬应分区分缸,方便管理,并做好生产过程的原始记录。要求每月抽查1-3次酒醅发酵情况,测定其酸度,水分,糖分及酒精分等理化指标,并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白酒蒸馏如何把控火候
无论是传统工艺酿酒和新工艺酿酒,蒸馏过程都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后期阶段,每个阶段所接酒度数不同。 第一

2018-01-292759

小曲固态法白洒生产工艺
小曲固态法白酒(以下简称小曲白酒)在漫长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采用单粮或多粮酿造,纯种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固态蒸馏

2018-01-231973

刺梨果酒技术
刺梨果实富含维生素B、P、及C,味甜酸,含大量维生素,可供食用及药用,生食或制蜜饯、酿酒,药用能解暑消食,还可作为熬糖酿酒

2018-01-232230

酱香大曲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浅析
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具有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生产周期长、贮存时间长的四高二长工艺特点,原酒具有较高的酸

2017-12-092477

酒的勾兑与调味
一、勾兑与调味的作用勾兑和调味是名优酒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尝评、勾兑和调味三部分组成。它对于稳定酒质、提高优

2017-12-042457

白酒勾兑的几个问题
一、酿出来的酒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勾兑?大家知道,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白酒,无论何种香型,从酒甑中蒸馏出的原酒,

2017-12-042111

五粮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一、原料配比酿制五粮液的原料配比为:品名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配方36%22%18%16%8%二、操作要求1、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

2017-10-151817

浅谈白酒中的不挥发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白酒中的不挥发酸有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白酒中的不挥发酸具有除苦减涩

2017-09-182032

薯干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1、原料配方:薯干粉(含淀粉65%)100千克 鲜酒糟:冬季500千克夏季600~700千克 稻壳:冬季25~35千克 夏季25~30千克 麸曲6~8

2017-09-04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