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华中农业大学在生菜结球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0-12-14 08:3810100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匡汉晖教授课题组在PNAS杂志上发表题为“Upregulationof a KN1 homolog by transposon insertion promotes leafy head development inlettuc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生菜中控制结球性状基因LsKN1的克隆,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LsKN1调控生菜结球的作用机制。


  生菜结球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莴苣属于菊科,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由野生莴苣Lactuca serriola驯化而来,是非常重要的蔬菜之一。莴苣的主要栽培类型包括叶用的结球生菜和茎用的莴笋。尽管不同栽培类型的莴苣之间形态差异较大,但其分化时间较短、不同类型之间杂种可育,是研究植物形态发生及进化的优良材料。


  植株结球是部分叶用蔬菜特有的表型,主要见于十字花科的甘蓝、白菜、孢子甘蓝,以及菊科中的生菜及菊苣。这些蔬菜叶片由外向内弯曲、层层包裹,最终形成一个由叶片构成的球状结构,称之为叶球。结球性具有许多优点,如脆嫩的质地、长货架期、便于机械化收割等。叶球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容易受环境影响,进而造成其遗传研究困难,至今未成功克隆叶球形成的遗传调控基因。


  本研究对结球生菜与不结球生菜杂交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控制生菜结球的主效QTL。该基因编码一个与玉米KN1同源的基因,LsKN1。转基因互补实验和敲除实验验证了该基因对结球的调控作用。在结球生菜中,该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中插入了一个CACTA转座子。研究发现,CACTA转座子的插入并未敲除LsKN1基因的功能。相反,转座子插入后LsKN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启动子活性实验证明,该CACTA转座子本身具有启动子活性。


  拟南芥中KN1基因的同源基因为STM(Shoot Meristemless),该基因主要在分生组织处表达,其功能为维持分生组织干细胞的特性,抑制干细胞的过早分化。对莴苣和向日葵基因组分析发现,KN1基因在菊科中发生了一次复制。莴苣中的LsKN1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分化,在叶中有较高的表达。该基因受CACTA转座子上调表达后,结球生菜叶片近远轴细胞相似,背腹性分化减弱。ChIP-seq,EMSA和Y1H实验均表明,LsKN1蛋白结合LsAS1基因的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LsAS1的抑制表达使叶片背腹性减弱,进而形成叶球。在结球生菜中超量表达LsAS1导致叶片向外翻转,从而验证了抑制LsAS1基因的表达是生菜结球性状形成的关键。


  CACTA转座子插入到LsKN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中引起生菜结球的表型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博士后余长春及博士毕业生严承欢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匡汉晖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2/01/2019698117




日期:2020-12-14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成功开发高效水稻内源基因精准标签技术
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在植物生物学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借用基于CRISPR/Cas核酸酶的引导编辑系统,通过微同源介导末端连接途径实现了水稻多个内源基因的高效精准标记,为水稻内源基因标签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编辑策略。……(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2-17873

研究提出线粒体基因组组装新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提出线粒体基因组组装新策略,发表了7个高质量的高粱细胞器基因组,揭示了高粱线粒体基因组构象之间的差异与高粱驯化历史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植物生物学(BMC Plant Biology)》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4-17783

研究发现控制桃树垂枝性状的遗传位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核果类栽培生理创新团队发现了控制桃树垂枝性状的遗传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系列的植物生物学(BMC Plant Biology)》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1-17491

华中农业大学在CeO2纳米材料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课题组与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吴洪洪教授合作,在CeO2纳米材料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1-09568

华中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团队在多倍体柑橘抗寒性增强机制解析获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继红教授团队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DNA甲基化和转录水平上揭示了柑橘多倍体抗寒的分子调控机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0-20629

华中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团队揭示柑橘干旱逆境应答新机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果树栽培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报道了柑橘资源通过ABF4-ABR1转录调控模块促进干旱环境下β-淀粉酶(BMA3)介导的淀粉降解、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抗旱性的分子调控新通路。……(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9-28548

华中农业大学在生菜叶卷曲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匡汉晖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阐明了LsKN1基因调控生菜叶卷曲性状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7-25915

邓秀新院士团队在柑橘无融合生殖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6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邓秀新院士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柑橘中不同属间无融合生殖性状存在平行进化,回答了现代栽培柑橘广泛存在无融合生殖的遗传机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6-17990

浙江大学生科院植物所郑绍建实验室在PCE上发文揭示一个调控水稻抗铝性的新蛋白激酶
6月3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的郑绍建实验室与日本冈山大学马建锋实验室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新的激酶基因通过调控ODC依赖的多胺合成途径影响水稻抗铝性。……(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6-13728

华中农业大学在建立葫芦科嫁接发根体系用于鉴定砧穗互作可移动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课题组在葫芦科作物发根体系和砧穗互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root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CRISPR/Cas9-based analyses of shoot–root communication in cucurbit crops”为题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2-0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