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繁研究院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DeepGOPlus在植物基因组水平精准挖掘耐盐基因,以互花米草耐盐基因为案例,挖掘到多个可能参与互花米草耐盐的关键基因。该研究为挖掘植物基因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Journal》上在线发表。
传统筛选基因方法基于常规序列比对,需要人为设定参数和阈值进行筛选,会导致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按蛋白质功能对基因进行分类,实现基因精准筛选,为解决常规序列比对方法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盐生植物互花米草在系统发育上与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亲缘关系较近,高效利用互花米草耐盐关键基因进行遗传改良是提高作物耐盐性和产量的优异策略。该研究在互花米草基因组水平利用DeepGOPlus对耐盐关键基因HKT进行精确筛选,发现基因复制事件促进了SaHKT基因的扩张,它们比其他物种HKT基因具有更强的钾离子亲和能力,同时介导互花米草钠、钾离子的转运。该研究首次将深度学习模型成功应用到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证明它能够从庞大的基因组数据中识别出功能基因的特征序列,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特性分析,不仅提高了基因挖掘和鉴定的准确性,也为深入研究基因功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工具。
作科所/南繁院与烟台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杨茂庚、博士后陈守坤、助理研究员黄章平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作科所李慧慧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刘春明教授、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世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科院南繁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pj.16397
日期:2023-08-07
研究发现调控茶树芽大小的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茶芽大小的关键基因CsKNOX6,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7947
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鉴定出一个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关键基因TaPPR13,阐明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通过调控小麦光合作用和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提高小麦干旱胁迫耐受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71018
食品创新的全球竞技场开启!第24届SIAL创新大赛邀您定义行业未来
在这个消费需求瞬息万变、健康意识空前觉醒的时代,创新已从锦上添花的选项,跃升为食品饮料企业的生命线,成为刻入企业基因的生存密码。创新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更是食品企业立足未来、提升行业价值的根基。拥抱创新者乘风破浪,作为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第二十四届SIAL创新大赛正式开赛,2025年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展商均可参与报名。……(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87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揭示谷类作物胚乳淀粉积累和粒重调控的分子机制
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小麦籽粒淀粉合成与粒重的关键基因 MYB44 ,解析了该基因及其水稻同源基因负向调控胚乳淀粉合成与粒重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919
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种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458
检出转基因成分 我国出口味噌酱被销毁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6月26日,芬兰通报我国出口味噌酱不合格。……(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47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在黄河鲤生殖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在黄河鲤生殖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建立了黄河鲤精原干细胞系,为解决鲤传统育种方法耗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Biology》(IF 3.6)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368
蚜虫抵御哺乳动物的“热力警报”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阐明了蚜虫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通道感知哺乳动物呼出的热气流、从而实现高效逃逸行为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昆虫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499
澳新食品标准局批准1项转基因大豆用于食品
2025年6月18日,澳新食品标准局批准转基因大豆COR23134用于食品。……(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7494
欧盟评估非转基因桔绿木霉菌株X31生产的内切-1,4-β-木聚糖酶的安全性
2025年6月24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种食品酶内切-1,4-β-木聚糖酶(endo-1,4-β-xylanase)的安全性评价发布意见。……(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