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江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件,被告人倪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同时被宣告禁止令。
案件详情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间,被告人倪某某在明知某款胶囊无任何保健食品资质证明和手续情况下向上家进货该胶囊共计6000瓶,进货价共计163800元。其间,倪某某自留400瓶胶囊给家人及亲属等人服用,剩余的5600瓶胶囊已全部销售完毕,销售金额共计162900元。倪某某从中获利约10000元。经鉴定,涉案胶囊中含有《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所列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成分。
法院认为,被告人倪某某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食品,销售金额达162900元,且销售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综合考虑被告人倪某某的犯罪事实、情节及悔罪表现等,判决被告人倪某某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30000元;禁止被告人倪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经营活动。
保健品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国家对食品的生产、销售都有严格规定、监管。本案涉案胶囊中含有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成分已被列入《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使用。消费者若擅自服用非法添加此成分的保健食品,可能对身体有害,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增强自我安全意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相应批准文号的保健品,对于没有标明成分、厂家或是未有相应标签的保健品千万不能购买,避免损害身体健康。也提醒保健品经营者,不要贪图利益而将来源不明的保健品进行销售,否则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
(二)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有毒、有害食品数量较大或者生产、销售持续时间六个月以上的;
(三)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
(四)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且在中小学校园、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销售的;
(五)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曾因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因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六)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毒害性强或者含量高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八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具有本解释第四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十条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综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食品质量、进货或者销售的渠道及价格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明知”,但存在相反证据并经查证属实的除外:
(一)长期从事相关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种植、养殖、销售、运输、贮存行业,不依法履行保障食品安全义务的;
(二)没有合法有效的购货凭证,且不能提供或者拒不提供销售的相关食品来源的;
(三)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或者销售且无合理原因的;
(四)在有关部门发出禁令或者食品安全预警的情况下继续销售的;
(五)因实施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又实施同种行为的;
(六)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第十一条 在食品生产、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使用禁用农药、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适用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中非法添加国家禁用药物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适用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十一条 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般应当依法判处生产、销售金额二倍以上的罚金。
共同犯罪的,对各共同犯罪人合计判处的罚金一般应当在生产、销售金额的二倍以上。
第二十二条 对实施本解释规定之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依照刑法规定的条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对于依法适用缓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告禁止令。
对于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供稿:刑事庭
日期:2024-10-20
胶囊填充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
胶囊填充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涵盖内容物性质、胶囊壳质量、工艺参数以及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会对填充的精准度、胶囊的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168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乳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解析了母乳磷脂与天然替代脂差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乳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系统探究了酪乳包埋藻油DHA的体内外消化特性。……(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8949
功能食品活性成分流失率>30%?你可能对微胶囊技术还欠缺一点认知
功能食品的研发始终面临着两大难题:如何保护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如何精准控制其释放效果?Food Tech Database近5年微胶囊活性保留率数据库(含327个实验数据点)显示,通过HPLC-MS测定方法,微胶囊活性保留典型值范围在58-92%。微胶囊技术,这项看似“微观”的科技,凭借其强大的保护与控释能力,正在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钥匙”。从维生素到益生菌,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到天然抗氧化剂,微胶囊技术不仅让食品成分“穿上铠甲”,还赋予其“智能释放”的能力。接下来,我将从微胶囊技术的方法、功能特性、壁材选择,
2025-06-23926
欧盟修订进境动物源性食品和复合食品进境要求
2025年4月29日,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1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授权条例(EU)2025/637,修订授权条例(EU)2022/2292号,涉及某些乳制品、某些动物提取食品添加剂、胶原蛋白外壳、碎肉、肉类制剂、机械分离肉类和含有明胶胶囊的复合产品进入欧盟的要求。……(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4-304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食品领域国际期刊Food Hydrocolloids报道了一种基于鹰嘴豆分离蛋白-柑橘果胶复合凝聚物的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应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鹰嘴豆分离蛋白与低/高甲氧基柑橘果胶复合凝聚物的元宝枫籽油(ATSO)微胶囊制备技术,系统分析了其理化特性、稳定性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潜力。……(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4-02723
日本拟修订2项片剂胶囊等食品管理规定
2024年11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235110008号提案,拟修订2项片剂、胶囊等食品管理规定,旨在小林制药红曲产品损伤事件发生后完善对同类产品的监管措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1-27615
先正达在巴西推出新型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杀虫剂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先正达在巴西市场推出新型杀虫剂产品INZAK® ZEON,专门用于防治大豆、玉米、棉花和豆类作物中的刺吸式害虫。该产品采用创新的ZEON®微胶囊技术,结合啶虫脒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双重活性成分,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发挥内吸性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植保解决方案。……(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0-21774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基材料绿色加工创新团队综述了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和复水后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绿色加工创新团队综述了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和复水后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7-241029
月瘦30斤?“减肥药”可别乱吃!
近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吃了花费1380元买的减肥药后感到心慌心悸,怀疑该减肥药添加了非法物质。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委托检测机构向涉事方购买了2瓶宣称具有减肥功能的棕红色减肥胶囊。从到货产品外包装看,每瓶装有30粒胶囊,瓶身无任何标签文字,无其他说明书等。而检验报告显示,涉事方销售的减肥胶囊内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目前,该案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6-1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