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推动着杂交水稻的发展。超过95%的温敏两系杂交稻组合由含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的不育系配组而成,凸显了tms5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方面的重要地位。
全球极端天气呈常态化趋势,不育系杂交制种时遭遇低温天气易导致制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限制两系杂交水稻发展。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起点温度是雄性育性从可育转变为不育的临界温度,也是保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的关键。
前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庄楚雄团队等克隆了TMS5基因。该基因编码保守的核糖核酸酶RNase ZS1。随后,遗传发育所曹晓风团队与陈宇航团队等揭示了TMS5作为tRNA环磷酸酶修复2′,3′-环磷-tRNA调节tRNA的循环进而调控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但是,tms5依赖的温敏不育系转育起点温度调控的分子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近期,曹晓风团队等发现,核糖体相关蛋白质量控制(RQC)成员OsRqc2通过选择性结合tRNA,改变进入RQC的tRNA水平,进而调控育性转育起点温度。
该研究通过EMS诱变筛选获得中高温下可恢复株1S育性的抑制子sot4,将转育起点温度从23℃提升至>25℃。研究通过遗传分析及同源比对发现,SOT4编码的蛋白和酵母中Rqc2p为同源蛋白,并命名为OsRqc2。抑制子sot4(tms5 osrqc2-1)点突变发生在其CC2结构域上,使其第552位Thr突变为Ile。这个位点在不同物种中保守且存有分化,在动植物中为Thr,在真菌中为Ile,在细菌和古菌中为Ile或Leu。遗传实验与体内生化实验证明,OsRqc2参与调控tms5突变体转育起点温度,且T552I突变致使其添加CATylation的速率变慢。
进一步,该研究通过RIP-tRNA-seq发现,OsRqc2 T552I结合tRNA-Ala/Thr能力变强而结合tRNA-Ser/Ile能力变弱。同时,研究通过质谱鉴定水稻中C-terminal tails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再次验证了上述发现。进而,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定环磷RNA和全长tRNA技术发现,抑制子tms5 osrqc2-1能够部分恢复体内tRNA-Ser/Ile的环磷和成熟tRNA水平。同时,在株1S中过表达tRNA-Ser或tRNA-Ile可以部分恢复其育性,将转育起点温度从23℃提升至>25℃,说明抑制子tms5 osrqc2-1通过部分恢复体内成熟tRNA-Ser/Ile水平,来提高tms5突变体育性转育起点温度。
上述研究为解析不同物种中CATylation的分化差异提供了实验证据,并提出了通过改造OsRqc2的CATylation能力以实现降低育性转育起点温度的新视角。
2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tRNA selectivity during ribosome-associated quality control regulates critical sterility-inducing temperature in two-line hybrid rice为题,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
日期:2025-02-11
利用山柳菊基因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山柳菊无融合生殖关键基因PpPAR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模块,在杂交水稻中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克隆繁殖,为加快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06416
柏连阳带队赴怀化市调研指导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推广工作
3月18日上午,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院士,党委委员、副院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高阳带领省派怀化市专家指导组及第十三调研督导组成员,前往怀化市出席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推广工作推进会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20524
国产杂交稻种为东南亚国家献“粮”策
近日,一批承载着丰收希望的382.5吨杂交水稻种子,在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的监管下,缓缓装上货轮,即将启程前往东南亚国家,为当地带去“中国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06864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农技种函〔2024〕139号)
为深入实施种业基地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种业新质生产力,提高杂交水稻种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我中心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活动。现将《2024年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同时在全国农技推广网发布,网址https://www.natesc.org.cn/hytx/index),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5-28569
四川农大育成品种“川康优2115”顺利通过超级稻测产验收
9月4日,受农业农村部委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以及省内从事水稻科研、管理、推广等多位专家,在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刘家村5组对我校黄富教授团队主持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川康优2115”百亩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10-03661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进展
韩斌团队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龚俊义研究组,收集了2839份杂交水稻种质资源。……(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9-11536
“农作物强优势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4月26日,由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作物强优势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长沙召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5-05415
三明市新获批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由三明市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获批列入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我省获批的4个Ⅰ类项目之一,为我市又新增了1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01-07961
系统研究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的遗传稳定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创新团队将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材料繁殖至第4代,从植株表型、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和亚基因组转录等层面比较了不同世代克隆材料,证实了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在不同世代间的遗传稳定性,为未来人工无融合生殖体系在作物中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1-231014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在水稻开花时间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每日开花时间新基因EMF1,并解析其影响水稻浆片细胞壁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该成果为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改良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6-1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