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智能食品包装,无需闻味或触摸,仅凭颜色变化即可判断鱼类是否变质。这项由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开发的技术,有望革新食品保鲜监测方式。
这种“魔法包装”的核心在于天然色素花青素——这类存在于紫甘蓝等鲜艳植物、水果中的色素,具有随环境酸碱度(pH值)变化而变色的特性。科学家将花青素融入智能纳米纤维膜,这种由食品残渣制成的纤维细如发丝,形成的膜状材料可贴合传统包装。
纳米纤维膜不仅能感知pH值变化,还能监测细菌繁殖和挥发性化合物释放——这些都是鱼类及海鲜变质的关键指标。随着食品腐败,包装会通过颜色变化直观预警:
新鲜状态:紫色
24小时后:颜色变浅
48小时后:蓝灰色显现
72小时后:呈蓝色,明确提示变质
技术优势
研究团队采用“溶液气吹纺丝技术”生产纳米纤维膜:利用压缩气体将材料吹成极细纤维,沉积后形成类似棉花的膜结构。该工艺具有生产速度快、可大量生产、成本更低、材料利用率高、耗能更少等优势,且原料可利用食品加工残渣,更环保可持续。
应用前景与挑战
目前该技术尚未商业化。尽管在黑线鳕鱼柳(merluza)实验中效果理想,Embrapa研究人员表示,需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验证其对其他鱼类及海鲜产品的适用性。若成功推广,这种智能包装将为食品行业提供低成本、可视化的新鲜度监测方案,助力减少食物浪费。
日期:2025-05-19
HPP技术:开启食品保鲜与营养保留的新时代
在食品加工领域,一项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食品保鲜和营养保留的认知——它就是HPP技术。HPP,即超高压杀菌(High Pressure Processing)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非热力杀菌方法,正引领食品行业迈入一个全新的“鲜”时代。……(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1851
从“长安的荔枝”看食品保鲜
最近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让观众见识了唐朝“荔枝快递”的艰辛——贵妃一句“想吃鲜荔枝”,千万里加急运送,背后是无数驿卒的奔波。但鲜荔枝易腐坏,古人如何保鲜?搁现代,我们又该如何用科学手段防控生鲜食品的微生物腐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荔枝保鲜”那些事儿!……(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988
从柑橘废弃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可用于食品保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联合兄弟单位,通过自组装技术合成橙皮苷纳米棒,并负载到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膜基质中,制备的多功能食品包装膜在水果保鲜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2-24609
大食物观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青岛召开
2024年10月19日,大食物观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举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青岛海洋食品与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作为支持单位,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食品生物制造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食品保鲜与品质调控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水产品生物加工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协办,安
2024-10-23938
【进出口食品安全】预制菜产品出口指引
随着食品工业的急速发展,食品保鲜工艺的提高,即烹、即热、即食等即享食品,持续高速增长,呈现消费新趋势。大部分即烹、即热食品,被称为预制菜。预制菜出口海外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小编带您来看看。……(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2-15289
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组建的中国首个冰箱食品保鲜产学研用联合研究实验室成立
1月7日,中国首个冰箱食品保鲜产学研用联合研究实验室“美的冰箱-华南理工先进保鲜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广东佛山成立。实验室将对冰箱食材保鲜技术、冰箱智能感知及信息技术等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据悉,该联合研究实验室的成立,将填补中国全方位冰箱食品保鲜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1-14319
农业领域技术设备展览会在越南胡志明市开展
胡志明市科技局科技统计与信息中心5月9日上午举行越南种植业、农产品和食品保鲜与加工业技术设备展(Techmart)开幕仪式,此展展
2019-05-0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