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鸠占鹊巢”:改善低盐鱼丸凝胶品质,L - 精氨酸促进 Na+迁移的机制探秘

2025-06-19 08:319960
2025年5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高瑞昌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Q1,IF2025=8.5)上发表主题为“‘Cuckoo in the nest’:L-arginine promoted the migration of Na+ to ameliorate the gel quality of low salt fish balls”的研究型论文。江苏大学食品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元秀为第一作者,高瑞昌教授、石彤实验师为通信作者。
 
  低盐鱼丸 丨 研究背景与方法
 
  制作鱼丸时,为了让鱼丸的口感和质地达到最佳,通常会添加2%-3%的盐。这不简单是调味剂,它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让鱼丸里的肌原纤维蛋白更好地溶解和膨胀,从而形成良好的凝胶结构,让鱼丸吃起来Q弹有嚼劲。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钠饮食带来的健康风险逐渐被重视起来。而鱼丸在水浴加工过程中,Na+和Cl-会与水交换迁移也进一步了降低低盐鱼丸品质。如何既减少鱼丸中的盐分,又不能让鱼丸的品质打折扣?
 
  本研究制备了添加(0.3%、0.6%、0.9%)/不添加精氨酸(L-arginine,L-Arg)的低盐鱼丸,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技术,研究L-Arg在鱼丸二段式加热过程中不同部位(内、中、外)的离子迁移分布及鱼丸品质的影响,从离子迁移的角度丰富L-Arg对鱼糜制品减盐保质的理论。
 
  L-Arg 丨 对低盐鱼丸影响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随着Na+和Cl-的迁移,鱼丸的持水性从内部到外部逐渐降低,微观结构逐渐恶化(P<0.05)。而L-Arg通过“鸠占鹊巢”效应与Na+竞争,促使Na+在鱼丸制备过程中逐渐迁移。L-Arg对Na+的部分替代一方面减少了Cl-的流失(P<0.05),促进Cl-发挥静电屏蔽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从α-螺旋向其他二级结构的转变,这有助于二硫键的增加和疏水基团的暴露。这些变化为后续蛋白质分子间的聚集和交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致密的三维凝胶网络结构。
 
  这项研究为食品行业在开发低盐、健康鱼糜制品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食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营养的方向发展。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探索 L-Arg 在其他低盐食品中的应用潜力,以及与其他添加剂协同作用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味又健康的食品。
 
  部分实验结果

  图1 L-Arg对不同加热阶段的鱼丸硬度(A)、内聚性(B)、弹性(C)和咀嚼性(D)的影响


  图2 L-Arg对不同加热阶段的鱼丸增重率(A)和膨胀率(B)


  图3 L-Arg对不同加热阶段的鱼丸不同部位微观结构的影响


  图4 L-Arg对不同加热阶段鱼丸不同部位的Na+(A)和Cl-(B)浓度的影响


  图5 机理分析图
 
  专家介绍


  高瑞昌 教授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大学食品生物工程与智能装备方向带头人。研究聚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风味化学、蛋白质化学、保鲜、生物加工等领域成果显著。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目,发表SCI/EI论文120多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40 余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食品科学》等多刊编委。
 
  石彤 实验师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蛋白质化学与综合利用。获批2022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8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青年编委。
 
  文章来源Food Chemistry 8.5



日期:2025-06-19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研究揭示提升茶叶品质的关键生态栽培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宋亮团队等在云南省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古茶园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人员采用科学实验设计,通过精细监测微气候、分析土壤养分及检测茶叶代谢物,深入解析了纯茶园、中覆盖森林茶园、高覆盖森林茶园生境类型与中密度、高密度两种种植密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8-08651

关于举办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6)“自主创新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和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联合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SILE 2026”)将于2026年5月29-3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为了鼓励和促进我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提高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行业的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将组织开展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自主创新奖(以下简称“CISILE 2026自主创新奖”)的评选活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

2025-08-01374

【8月·贵阳】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解读及实际操作培训贵阳班占位中
为提升广大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食品伙伴网特联合高校举办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际操作学习班。本课程通过专业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让实验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食品微生物常规项目的检验工作。……(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9928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挖掘与利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凌宏清团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和韩德俊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尺度上构建了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解析了普通小麦条锈病抗性遗传基础,绘制出首张小麦全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为抗病基因合理利用与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支撑。……(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5280

汇聚尖端仪器 共拓全球商机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招商全面启动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6)将于2026年5月29-3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隆重举办,预计展示面积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800余家,专业观众超50000人次。CISILE秉持“深耕中国、布局亚洲、辐射全球”的战略定位,重点聚焦三大方向:一是为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科学解决方案;二是搭建国产仪器创新与国际化发展平台;三是通过促进产学研协同、加速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41006

关于举办“2025蔬菜、肉制品检测技能大赛暨2025蔬菜中农残检测实验室间比对、2025肉及肉制品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的通知
潍坊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国家蔬菜与禽肉检测重点实验室(山东)、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分中心)承检机构)联合食品伙伴网、烟台联食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举办“2025蔬菜、肉制品检测技能大赛暨2025蔬菜中农残检测实验室间比对、2025肉及肉制品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本次大赛旨在通过竞技比拼,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4753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6)
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作为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中国诚信展览、UFI认证的国际品牌展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二届。二十二年来,CISILE不忘初心,不断提升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第三方检测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了解、采购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的必选线下平台,是全球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领域的盛会,更是实验室科学仪器领域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的“风向标”,为推动我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及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5-07-22700

感官测试的信息库:关于空间、品评间数量、测试数量、员工和测试员数量的建议
样品检验区是评价员进行感官分析的场所,也是感官分析实验室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多个隔开的评价小间(Testing Booth)构成。评价小间的数目应视感官评价的任务需求而定。……(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1825

2025 FOODMATE 实验室大会暨第五届食品理化与仪器分析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2025年7月17-18日,备受瞩目的2025 FOODMATE实验室大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本届大会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将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第五届食品理化与仪器分析技术交流会、第二届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交流会以及第十一届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大会(MicroRisk 2025)四大专业会议完美融合,打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行业盛会。……(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21807

实验揭秘:水蜜桃的“美味密码”
近期,大量的水蜜桃迎来上市。乳黄色的果皮,带有淡红霞,口感甘甜、多汁,让人一口倾心、念念不忘。但水蜜桃“娇嫩”,容易“磕伤”。那么,水蜜桃果肉磕伤褐变后还能吃吗?一起来看宁海县市场监管局的这个实验……(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