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14种调味酱/汁的工艺及配方,值得看下

2025-06-30 11:236600
今天给大家分享14种调味酱/汁的实验工艺及配方,供大家参考。包括:红烧肉调味料、海鲜味方便米线调味料、一种调味汁、香辣鹿茸菇调味酱、荔浦芋扣肉调味汁、啤酒鱼调味汁、红葱酥调味品、干红葡萄酒番茄调味酱、番茄调味酱、绿茶调味酱、川菜怪味调味酱、云南美味牛肝菌复合调味料、腐乳调味酱、金枪鱼罐头调味汁。


  01、


  一种红烧肉调味料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初步处理→整理切块→过油处理→着色→调味→焖制入味→装盘。
 
  ②操作要点
 
  1、原料肉处理
 
  选择肥瘦相当的五花肉,修成大方块,刮去肉皮表面油污,用温水洗净后,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断生捞出。将五花肉改刀成2 cm见方的方块,大小均匀。油温达180 ℃时,过油处理,使五花肉肉块在煮的基础上进一步排除原料中的油脂,同时让肉块表面紧缩,形成略微发硬的壳,以保护内部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使成菜口感醇厚而滋润。过油后捞出,再在锅中放少许植物油,倒入焦糖,放入肉块,文火煸炒,使肉块均匀上色。
 
  2、汤汁调味
 
  加肉量 1.5 倍的汤水,同时加入混合香辛料,以及豆瓣酱、鲜姜、葱白、白酒、味精。在肉块已经成熟且烧透时加入食盐。锅中汤水烧沸后改为小火,熬煮1~1.5h。此过程中不要开锅,不要补水。待肉块口感绵软酥烂,汤汁为原来一半时,改用旺火收汁。
 
  ③配方(辅料百分含量以肉重计)
 
  焦糖4.5%,食盐1.5%,香辛料1.4%,豆瓣酱2.0%,鲜姜2.0%,葱白3.0%,白酒1.4%,味精0.3%。
 
  02、


  一种海鲜味方便米线调味料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粉包调配的基本流程:称量→混合→搅拌→过筛。
 
  酱包调配的基本流程:称量→油入锅预热达到110 ℃→加入基础调味料→炒制2 min→降温到70~80 ℃→起锅→冷却待用。
 
  ②配方
 
  一为粉包总重为5.525 g,其中含3.0g食盐,0.4g味精,0.5g白砂糖,0.075 g大蒜粉,0.1g生姜粉,0.15g葱粉,0.1g白胡椒粉,0.6g鱼粉,0.4g虾粉,0.05 g糊精,0.15g酵母精粉;
 
  二为酱包总重为4.06 g,其中含1.0g食盐,2.5 g棕榈油,0.05 g酱油,0.01 gI+G,0.5 g玉米淀粉。
 
  03、


  一种调味汁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调味汁的工艺流程为原料预处理→配料→调配→煮沸→冷却→灌装。
 
  ②操作要点
 
  酱油、醋、白砂糖、味精、干辣椒和去皮蒜头等按要求进行预处理并称量,然后加入固定比例的 辅料及食品添加剂(1.5% 变性淀粉,0.25% 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均匀,煮沸。
 
  ③配方
 
  酱油和醋的配比3.92:1.00、白砂糖 16.3%、味精 0.395%、蒜头 7.2% 以及干辣椒 3.6%。
 
  04、


  一种香辣鹿茸菇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1、鹿茸菇 (干品)→清洗→浸泡→低温焐油;
 
  2、干辣椒面→炼油→去籽→固油共存物;
 
  3、蒜泥;
 
  1+2+3→炒制→调味 (加入食盐、白砂糖、味精)→装罐→密封冷却。
 
  ②操作要点
 
  1、鹿茸菇清洗与浸泡
 
  鹿茸菇干品,清水漂洗杂质与浮土后,于 25 ℃纯净水中浸泡 45 min,泡发至 3 倍质量即可,于 85 ℃油温低温焐油 45 min。
 
  2、炼制红油
 
  175 ℃油温激发辣椒面香味与红色素,取上层红油与底层固体物为原料。
 
  3、炒制
 
  电磁炉 1200 W 恒定功率炒制,用上层红油煸香蒜泥至金黄,再加入5 mm见方切丁的鹿茸菇和底层辣椒固体物。
 
  ③配方
 
  红油 60 g,辣椒 60 g,味精 5 g,鹿茸菇碎120 g,食盐 13 g,白砂糖 21 g,蒜泥 42 g。
 
  05、


  一种荔浦芋扣肉调味汁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原料筛选、称量→清洗→预处理→调配→搅拌→包装→灭菌、冷却→成品。
 
  ②操作要点
 
  1、预处理
 
  将小葱、生姜洗净,取葱白切断,生姜切丝,分别于破壁机中打碎成泥。
 
  2、调配
 
  取四方井腐乳、桂林三花酒、生抽、五香精油、食盐、白糖、鸡精及葱泥和姜泥,置于容器中。
 
  3、搅拌
 
  用手持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用 30 目网筛进行过滤,得到的液体即为荔浦芋扣肉调味汁。
 
  4、包装
 
  用铝箔袋对调味汁进行包装。
 
  5、灭菌、冷却
 
  将包装好的调味汁采用巴氏灭菌法,水浴锅 90℃灭菌 15 s。
 
  ③配方
 
  三花酒18g、生抽11 g、腐乳27g、五香精油2g、食盐4g、白糖5g、鸡精5g、生姜10 g,葱白15 g。
 
  06、


  一种啤酒鱼调味汁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原料筛选、称量→清洗→预处理→熬制→包装→灭菌、冷却→成品。
 
  ②操作要点
 
  1、预处理
 
  将黄原胶调制成浓度为1%的溶液,静置3h后待用;葱切成3cm 长的段,酸姜切成0.3cm2 的粗丝,红泡椒切成1cm 长的段,大蒜拍松后切成粒。
 
  2、熬制
 
  在锅中先放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入啤酒、番茄膏、葱段、红泡椒、姜丝、蒜粒、盐、蚝油、生抽、老抽和辣椒油,水开后2200 W 加热10 min,再放入黄原胶溶液搅拌均匀,继续加热3min后用网筛进行过滤,得到的液体即为啤酒鱼调味汁。
 
  3、包装
 
  用铝箔袋对调味汁进行包装。
 
  4、灭菌、冷却
 
  将包装好的调味汁采用巴氏灭菌法灭菌,于水浴锅中90 ℃灭菌15s。
 
  ③配方
 
  开水200g、啤酒(燕京)147g、番茄膏(亨氏)19g、老抽1.3g、黄原胶(河南中辰生物)溶液4g、小葱15g、酸姜10g、大蒜15g、红泡椒30g、盐2.5g、蚝油(海天)10g、生抽(海天)5g、辣椒油10g。
 
  07、


  一种红葱酥调味品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盐、鸡粉、自然、白砂糖、五香磨粉→搅拌混合均匀(红葱酥沥油)→包装→成品
 
  ②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高温油炸好的红葱酥沥去油。
 
  2、粉碎:将各种调料盐、鸡粉、孜然、砂糖、五香分别磨粉。
 
  3、称量:分别称取定量的红葱酥、糖粉、食盐、孜然粉、五香粉、鸡粉。
 
  4、搅拌:将称量好的调料搅拌均匀后加入沥去部分油的红葱酥中,混合均匀。
 
  ③配方
 
  白砂糖添加量2.5%、食盐的添加量5%、孜然粉的添加量1.5%、五香粉的添加量0.75%、鸡粉的添加量1.5%。
 
  08、


  一种干红葡萄酒番茄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番茄→清洗→去皮→打浆→预煮(加白砂糖)→调配及熬煮(干红葡萄酒、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酸钾)→包装
 
  ②操作要点
 
  1、清洗:挑选成熟度一致的新鲜番茄(可溶性固形物为5.62-6.31%),流水清洗后备用。
 
  2、去皮:番茄在沸水中漂烫后手工去皮。
 
  3、打浆:利用打浆机将番茄搅碎。
 
  4、预煮:将番茄浆加热至沸腾,加入白砂糖 搅拌均匀。
 
  5、调配及熬煮
 
  在番茄浆沸腾状态下缓慢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并不断搅拌约 40 min,期间不 定时的测定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32-34%时,加入柠檬酸、山梨酸钾,并继续加热搅拌 5 min,加热结束后倒入干红葡萄酒搅拌均匀。
 
  6、包装
 
  将熬煮好的干红葡萄酒番茄调味酱趁热灌装入清洗灭菌好的玻璃容器内,待适度冷却后即可拧紧瓶盖密封(规模生产时,包装环节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③配方
 
  番茄 200 g(82.48%,m/m)、白砂糖 30 g(12.37%,m/m)、干红葡萄酒(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精度14.30%vol,v/v;总糖 2.47 g/L;总酸 5.25 g/L;pH 3.86),)12 mL(4.95%,v/m)、羧甲基纤维钠(河南恩苗食品)0.40 g(0.16%,m/m)、柠檬酸(潍坊英轩)0.04 g(0.02%,m/m)和山梨酸钾(宁波王龙科技)0.05 g(0.02%,m/m)。
 
  09、


  一种番茄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称量→调配→炒制→灌装→杀菌→冷 却→检验→成品。
 
  ②操作要点及配方
 
  1、预处理
 
  选择无腐烂的蒜、姜,去皮清洗后切成2 mm左右的小丁,将炒熟的花生去衣后切成 2~4 mm的花生碎,待用。
 
  2、调配
 
  复合调味料配方按干辣椒块3%、味精2%、辣椒粉5%、5`-呈味核昔酸二钠0.1%,蒜丁4%、姜丁4%、白醋3%、酱油3%、白砂糖5%进行调配。
 
  3、炒制
 
  将锅加热后,倒入37%植物油,再倒入21%原味番茄酱(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8%) 新疆冠农果茸)、9%豆豉、复合调味料及5%花生碎,不断翻炒,以防粘锅,温度控制在120℃左右,10-15 min后放入1%盐,翻炒均匀后起锅,室温下静置冷却、灌装。
 
  4、杀菌、冷却
 
  将灌装好的番茄调味酱置于 100℃沸水中杀菌30 min,采用分段冷却的方式快速冷却至室温。
 
  10、


  一种绿茶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②操作要点
 
  1、将固定比例的超微绿茶粉、白砂糖和有机酸(柠檬酸∶L- 苹果酸 =2∶1)混合均匀;
 
  2、溶解:将混合物加入到 50℃热水中,搅拌均匀,制成超微绿茶粉溶液;
 
  3、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复配:将魔芋精粉与瓜尔豆胶按 2∶3 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出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
 
  4、调配:将混合好的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加入到超微绿茶粉溶液中,50℃保温搅拌 10 min;
 
  5、均质:在 10~30 M Pa 压力下将超微绿茶混合浆均质15~35 min;
 
  6、灌装、灭菌:将绿茶调味酱罐装,并于 80℃杀菌 30 min,制备出绿茶调味酱成品。
 
  ③配方
 
  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的添加量 1.6%,绿茶粉的添加量 0.4%,有机酸的添加量为 0.15%,白砂糖的添加量为 12%。
 
  11、


  一种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②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
 
  芝麻酱选择未添加花生等辅料的纯芝麻酱,以保证风味的纯正,同时减小消费者接触到花生等过敏源的概率。酱油选择酱香浓郁、颜色较浅的生抽,以防止调味酱颜色过深。盐应选择颗粒小、质地均匀的精盐。醋应选择醋味醇厚的陈醋。干辣椒要求颜色红艳、大小均匀、水分含量低、无霉变。各原辅料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2、混合红油的炼制
 
  1)糍粑红油的炼制
 
  将干辣椒入清水浸泡4h后,于沸水中煮制30 min,捞出,用搅拌机打碎,得到糍粑辣椒。向糍粑辣椒中加入4.5倍用量的植物油,于锅中加热至150 ℃,炒至油色红亮、无水汽,于105℃温度下保温30 min进行红油的提取。结束后取下静置16~20 h,用钢丝网过滤即成。
 
  2)传统红油的炼制
 
  将干辣椒烘干后粉碎成末,备用。取4倍用量的植物油加热至160℃温度后,倒入辣椒末中,并不断搅动,以减少辣椒末的碳化。搅拌均匀后,静置20h,用钢丝网过滤即成。
 
  3)混合红油的调制
 
  将2种辣椒油按5:5混合搅匀,即可得到混合红油。
 
  ③配方
 
  在30g芝麻酱、1.5g味精、5g酱油、1.5g精盐和1g鸡精的基础配方上,添加15g醋、1.8g花椒粉、20g混合红油和16g白糖。
 
  12、


  一种云南美味牛肝菌复合调味料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云南美味牛肝菌粉→酶解→灭酶→过滤→冻干→调配→成品。
 
  ②操作要点
 
  酶解及灭酶。在初始pH值为6,酶解温度为50 ℃,固液比为1:36,复合酶(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比例为1:1的条件下,对云南美味牛肝菌酶解5h。酶解完成后,沸水浴加热3 min进行灭酶处理。
 
  ③配方
 
  美味牛肝菌粉78.3%,鸡肉粉5.5%,蔗糖8.5%,胡椒粉2.0%,姜粉0.1%,蒜粉0.1%,味精5.5%


  13、


  一种腐乳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调和油→熟化→加入花椒油、八角茴香油→加入红腐乳、芝麻酱→搅拌调配→装瓶→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②操作要点
 
  1、调和油熟化、调配
 
  将调和油倒入锅中,加热,当油温升至140~150 ℃时,起锅并迅速移入调配好的八角茴香油和花椒油中并搅拌均匀,将红腐乳和芝麻酱按一定比例调配后,一并加入混合调味油,使用料理机搅拌均匀。
 
  2、装瓶
 
  将上述腐乳调味酱趁热加入已经消毒好的玻璃罐中,装入九分满,每罐净重100 g。
 
  3、封口、预封
 
  玻璃罐盖不旋紧,将其移入蒸汽排气箱进行常压排气,当瓶中心温度达到85 ℃时,即可旋紧瓶盖。
 
  4、杀菌、冷却
 
  将旋紧罐盖的产品,立即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115 ℃,15 min。杀菌结束后,分段冷却至35 ℃,即为成品。
 
  ③配方
 
  红腐乳(北京王致和)与芝麻酱的比例为7:3(总质量为100 g),调和油的质量分数为9.0%,八角茴香油的质量分数为3.0%,花椒油的质量分数为2.0%。


  14、


  一种金枪鱼罐头调味汁的工艺及配方
 
  ①工艺流程

 
  ②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原料鱼选用鲜度较好的鲜活鱼或冰鲜鱼。以清水洗净鲜鱼,用刀去除鱼头、尾、鳍、内脏,沿脊背将鱼剖成两半,剔除中骨,再用清水洗净,切成约5.0 cm×4 cm×1.5 cm的鱼块。
 
  2、盐渍
 
  以鱼肉和姜末质量比10:1,鱼肉和盐水质量比2:1的比例,采用9.0%的盐水盐渍30 min去腥。取出沥干,待油炸。
 
  3、油炸
 
  将沥干水分的鱼块投入油中炸5min,直至鱼块变得有坚实感,表面呈现浅黄色,即捞出沥油。油温控制在180~220 ℃。
 
  3、预煮香菇
 
  用沸水预煮香菇20 min,使香菇软化,并杀灭香菇表面的微生物。
 
  4、调味汁的配制
 
  以糖、醋、豆瓣酱、盐为材料,以水为溶剂,加热溶解,制成调味汁。
 
  5、灌装
 
  将香菇、鱼块整齐放入200 mL的玻璃瓶中,加入调味汁,装罐。
 
  6、杀菌
 
  121 ℃条件下杀菌 25 min。
 
  ③配方
 
  香菇添加量10%,醋添加量8.5%,豆瓣酱2.5%,糖13.5%,盐3%。



日期:2025-06-3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赴西藏自治区开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
2025年5月26-28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4位技术骨干受邀赴拉萨,参与“2025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技术”培训班,为当地疾控中心20余名微生物检验技术骨干提供专业培训。……(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984

乳制品中蔗糖的检测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乳制品中蔗糖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优缺点。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准但昂贵复杂,酶比色法特异简便但受酶活性影响,蒽酮比色法快速易操作却特异性欠佳,莱茵 — 埃农氏法简便低成本但对实验条件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检测目的、样品特点、仪器设备条件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321

我国出口新鲜辣椒被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
2025年7月1日,据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检疫监督局滨海边疆区地方分局消息:该分局官员在对进口自中国的重约219公斤的辣椒实施植物检疫并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过程中,在样本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2680

功效评价| 为什么选择斑马鱼作为功效评价的实验动物
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既有与哺乳动物类似的生理、生化特征,又有高效、快速、大规模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研究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本文介绍一下为什么选择斑马鱼作为功效评价的实验动物。……(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960

5种果酒的酿造配方和工艺
我国水果资源丰富,每年水果产出量极大,但因保藏条件和深加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水果无法及时消费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因此,酿造优质果酒不仅可以为水果深加工提供重要途径,还可以解决水果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本文分享5种果酒酿造实验工艺,希望能为企业果酒酿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480

烧椒酱、芹椒酱等5种素辣椒酱的加工工艺和配方
辣椒酱是一种复合调味料,是以基础调味品为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而成,是集方便性、多味性、营养性于一体的风味独特的调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接下来分享5款辣椒酱的实验室制作配方和工艺。……(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6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实现小黄鱼本地规模化苗种繁育
6月2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实施的小黄鱼本地规模化苗种繁育工作顺利通过现场验收,经过70余天的精心培育,成功获得5.3万尾大规格小黄鱼苗种,平均全长6.2cm,平均体重2.3g,鱼苗健康,活力良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236

食品工程师技能要求演化史:在解构与重建中寻找新坐标
在浙江某调味品企业的实验室里,62岁的张工正指导90后团队使用AI建模预测货架期。他泛黄的笔记本上,还留着1985年手绘的杀菌釜热力计算图——这不仅是两代工程师的对话,更是食品工业40年技术跃迁的缩影。本文将解码食品工程师技能树的进化密码。……(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7339

2025年第二十六届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高峰论坛
国联股份食品安全与检测传媒事业部于2025年12月17日-19日在济南举办“2025年第二十四届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等代表,围绕检验检测技术、学术、科普、成果转化等内容开展研讨,进一步提升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武汉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969

最新进展!四川一学校食堂使用发臭猪肉调查结果公布
近日,四川自贡一学校被举报使用发臭猪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6月24日,自贡市富顺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公布了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食材问题调查情况与处置措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