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主要进口国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全球白虾行业却意外迎来一轮增长周期。根据挪威海产咨询机构Kontali与荷兰农业银行Rabobank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养殖白虾总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6%,达到580万吨(以活虾当量计算)。
这一增速虽较过去高峰期温和,但考虑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对包括印度、越南、印尼在内的四大主产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全球白虾行业能够保持增长,堪称“逆风翻盘”。
厄瓜多尔强势领涨
出口激增18%
2025年上半年,厄瓜多尔白虾出口同比增长高达18%,为全球增量的最大贡献者。Kontali分析师Erwin Termaat指出,“如果只看上半年,全球虾产量同比增长已达8%,其中厄瓜多尔一家的出口增量就占了绝大多数。”
尽管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于5月裁定10%的对等关税“违法”,但由于7月前执行暂停,厄瓜多尔得以维持该税率,相较于印度26%、越南46%的税率,其出口优势显著。美国进口商为规避关税风险,提前集中下单,使厄虾出口井喷。
然而,行业普遍预计下半年出口节奏将放缓。一方面厄瓜多尔进入降温季节,产量趋紧;另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即便如此,Kontali仍预计全年厄瓜多尔产量将同比增长10%,达到150万吨。
中国接近百万吨
内需推动温棚养殖扩张
中国白虾产量也持续增长。尽管外界对疾病与温棚扩产持保留态度,但2024年中国白虾产量已增长5%,2025年预计再增5%,达到99.2万吨。这主要得益于温室养殖技术推广与电商渠道驱动的消费扩张。
中国水产专家罗国志教授指出,中国人均虾类消费从2023年的2.25公斤增至2024年的2.5公斤,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内陆市场潜力巨大。“这给养殖提出了更高运输耐受性与规格要求,倒逼生产端进一步升级。”
不过,Rabobank指出,中国国内产量提升叠加经济承压,进口需求短期内仍将保持疲软态势。
印度增长强劲
但冬季投苗谨慎
印度2025年预计实现5%产量增长,全年总量预计达110万吨。由于2024年末农户在高价激励下集中投苗,2025年前4个月印度出口增长一度高达30%。然而,冬季投苗大幅缩减,且夏季高温、成本上升、政策不确定性交织,令下半年增长空间受限。
尽管面临26%的潜在对美关税,印度在上半年仍表现超预期,一定程度上转向中国市场缓解美国订单压力。此外,印度本土虾类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扩张,未来或成为产能消化的重要支点。
越南与印尼多元化突围
欧日进口增长强劲
越南2025年预计产量增长5%,达到70.4万吨。尽管面临高额反倾销税,越南依然实现了2024年出口量18%的增长。其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市场的分销体系日益成熟,正在逐步降低对美市场的依赖。
印尼2024年产量下滑3%,2025年预计回升6%至38万吨。印尼企业CP Prima表示,将重点开拓欧日中三大市场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受制于8月1日起或将执行的32%高额关税,印尼已将市场重心转向更稳定的消费区域。
贸易重构下
全球“多元白虾格局”初现
尽管美方关税政策打乱全球虾类贸易节奏,但从目前趋势看,全球白虾产地正在迅速调整出口结构,通过市场多元化与产品升级实现逆势增长。
中国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通过自主产能扩张、控制进口节奏,在复杂局势中力保供需稳定。下半年将是检验“内销韧性”与“全球供给重塑”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全球食品安全、通胀压力与供应链不确定性交织之下,白虾行业或将进入“拼运营、控风险”的新阶段。
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