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2025 FOODMATE 实验室大会暨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开幕

   2025-07-18 食品伙伴网372
核心提示:2025年7月17日,食品检测领域年度盛会“FoodMate实验室大会”在美丽的山东·济南隆重开启。本次大会首次实现四大专业会议的联动盛会,包括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第五届食品理化与仪器分析技术交流会、第二届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交流会以及第十一届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大会(MicroRisk 2025)。这一届盛会汇聚行业顶尖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最新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打造食品检测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技术交流平台。……(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7月17日,食品检测领域年度盛会“FoodMate实验室大会”在美丽的山东·济南隆重开启。本次大会首次实现四大专业会议的联动盛会,包括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第五届食品理化与仪器分析技术交流会、第二届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交流会以及第十一届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大会(MicroRisk 2025)。这一届盛会汇聚行业顶尖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最新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打造食品检测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技术交流平台。

  作为食品检测领域的标杆性会议,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历经十四届积淀,累计呈现450余场前沿技术报告,吸引超8000+行业精英共襄盛会。
 
  今日,由食品伙伴网主办,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支持,青岛海关技术中心、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乳品质量数智监控技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山东省乳品技术创新中心、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25(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于山东·济南盛大开幕!
 
  本届大会继续秉承“聚焦微生物检验技术,共筑食品安全未来”的主旨,围绕检测标准热点问题、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食品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实验室建设等重难点展开深度研讨。
 
  本届交流会时间为7月17日-18日,交流会共设一个主会场,六个分会场,来自五湖四海的专业老师和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政府部门代表等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标准发展趋势,检测难点,检验新技术,质量控制等热点话题。
 
  开幕
 
  上午08:50,在食品伙伴网 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杨雪女士的主持下,由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娉女士和食品伙伴网总经理李远钊先生先后为本届大会开幕式致辞。王娉女士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参会代表们介绍了会议的宗旨和意义,同时希望参会代表们能充分交流,推动检测技术发展,为业界提供更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交流的机会。李远钊先生在致辞上回顾了这次大会举办的初衷,并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演讲嘉宾、合作单位及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大会报告


  总会场
 
  2025年7月17日 上午


  食品检测行业发展新趋势及研究进展
 
  总会场|食品检测行业发展新趋势及研究进展由上海理工大学 董庆利 教授主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肖晶 研究员做了题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及发展趋势》的报告。
 
  肖老师围绕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方法的现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以及根据新需求、新态势,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下一步的工作等内容展开讲解,并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的具体思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李凤琴 研究员做了题为《新技术在国家微生物检测方法标准中的应用》的报告。
 
  李老师从当前国家标准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现状出发,分析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它们与传统方法的异同与优势,重点介绍全基因组测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标准中的应用前景,强调技术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与国际检测标准接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快速和可靠,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 王娉 研究员做了题为《食品安全形势分析及检测鉴定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直接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食品供应链复杂化及消费需求升级,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王老师为大家仔细梳理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分析了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提供参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徐进 研究员做了题为《新视角下的微生物风险评估实践-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估》的报告。
 
  徐老师阐述了食品用菌种国家标准体系的构建现状,如GB 3163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GB 31612-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生产卫生规范》、GB 31615.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菌种安全评价程序》,行业关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菌种检验 双歧杆菌属检验》制定现状及食品用菌种国家标准体系的构建对《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株数据库》的技术支撑作用。
 
  经过短暂的午间小憩,参会代表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交流中。
 
  下午14:00,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论坛(上)分会场与专题论坛(二)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论坛分会场同时进行。
 
  2025年7月17日 下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上)

  专题论坛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专题(上)由拱北海关技术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麻丽丹主持。
 
  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吕敬章 研究员做了题为《GB 4789.3-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要点解析》的报告。
 
  吕老师在报告中简要介绍标准化知识和GB 4789.3修订的背景,重点分析 GB 4789.3-2025的操作要点,以加深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内容丰富多彩,受到现场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于娟娟 技术支持做了题为《Numbio Plate?大肠菌群测试片性能介绍及方法确认》的报告。
 
  于老师基于20年从业经验,结合大量实际检测案例及与检测人员的深入交流,针对大肠菌群测试片新技术的应用要点、操作难点及常见问题进行专业讲解。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梅玲玲 主任技师做了题为《GB 4789.3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解读》的报告。
 
  梅老师的报告主要包括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征,标准修订的依据和主要内容以及标准的解读等,还涉及实验室验证结果,旨在为检测人员提供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理论知识,并帮助提升检测能力。深入的讲解让参会代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红芝 主任技师做了题为《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标准解析(微生物部分) 》的报告。
 
  张老师将从标准制定的背景及关键指标设定的科学依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管控的要点,生产环境卫生要求的检测方法,产品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消毒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该标准的技术内容与实施要点,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滕昆仑 质量经理做了题为《微生物快速检测—Handy plate? 测试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的报告。
 
  滕老师深入解读了测试片的优势、操作流程、培养和判读方法,以及测试片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带来的多方面优势。
 
  原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廖兴广老师做了题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修订的主要内容》的报告。
 
  廖老师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标准的变化原因,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中的合规性检验的可靠性,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保障。


  2025年7月17日 下午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论坛
 
  专题论坛二|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专题由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姬庆龙主持。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安虹 微生物检测室主任做了题为《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管理 》的报告。
 
  安老师详细阐述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样品前处理、稀释、接种和培养等各个环节对时间节点的严格要求;强调“n=5”采样方案所带来的大量培养皿和增菌袋对空间资源的占用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流程、合理布局实验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保证检验质量,又节能增效的目标;安老师还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帮助实验室科学规划时间和空间资源,从而提升整体检测效率,确保检测工作的高效、准确和可持续发展。丰富的工作经验征服了在场的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范轶欧 实验室与质量管理部主任/主任医师做了题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报告。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体系。范老师以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为基础,系统讲解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内涵,通过案例分析解读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北京君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厉刚 总经理 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化及企业风险防控》的报告。
 
  厉总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在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技术正快速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和工作方式;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雷质文 三级研究员做了题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verification)—基于GB 4789-2025验证实践案例》和《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两场报告。
 
  报告1:着重介绍了标准的实际应用,分析了检测方法验证的具体流程与要点。雷老师强调,方法验证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步骤,还和大家一起探讨了“等效性”评估的相关问题,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了实践指导。
 
  报告2:重点介绍了检测数据的获取、转换及测量不确定度(MU)评估的必要性。雷老师详细解读了RB/T 228-2023标准,对食品微生物MU的实例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强调了其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报告还涵盖了检测方法验证中的标准供给、选择及验证流程,展望了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至此,2025(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第一天的内容全部结束!
 
  更多现场精彩内容敬请期待“2025(第十五届)食品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18日后续报道!




日期:2025-07-18
 
地区: 山东 济南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