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津市红桥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通过构建四方协同约谈机制、创新“食品安全副校长”制度等举措,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建立四方协同约谈机制。构建“市监牵头、公安联动、卫健指导、教育督导”四方协同约谈机制,统筹各部门监管力量,从法律责任、刑事后果、卫生标准、教育管理等多维度对校外配餐企业和供货商开展警示约谈,推动形成主体自律、行业主管部门发力、监管部门和属地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推行“食品安全副校长”制度。聘任13名市场监管所所长兼任“食品安全副校长”,发挥学校与监管部门间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校园食品安全开展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问题。目前全区35所学校已完成专业力量嵌入,形成监管人员驻校、专业力量下沉模式;已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1场。
创新全流程可视化操作标准。针对原料存储、食材预处理、烹饪加工、餐具清洁消毒、备餐售卖五大核心区及留样管理核心点,制定全流程可视化操作标准,实现采购验收、食材存储等关键环节“一图读懂”,有效降低操作失误和食品安全风险,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管理范本。
实施“进货打码”溯源管理。指导学校食堂在货身张贴进货当日日期,便于通过日期追溯食品原料对应台帐以及资质票据,快速定位来源,同时有助于实现“先进先出”库存管理原则,有效防止原料过期变质问题。截至目前,红桥区46家学校食堂通过“进货打码”提升了溯源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日期: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