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2025年7月食品行业监管政策概述

   2025-08-07 食品伙伴网文雯989
核心提示: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管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审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国务院食安委: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流质配方和增稠组件两类特医食品注册指南;18种“三新食品”公开征求意见;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部署加强 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
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管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

 
 
  1、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审查通过
 
  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D-阿洛酮糖等5种物质申请作为新食品原料,氨基肽酶等9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月桂酸铵等6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其中,5种新食品原料分别为D-阿洛酮糖、酿酒酵母CNCM I-379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透明质酸钠(提取法);
 
  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分别为氨基肽酶、木聚糖酶、葡糖淀粉酶、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硫酸、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乙酸乙酯、2'-岩藻糖基乳糖、L-苏糖酸镁;
 
  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分别为月桂酸铵、己二酸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的聚合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C12~C18直链脂肪酸与C12~C18直链脂肪醇的酯化物、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1,4-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偏苯三甲酸酐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相关报道: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 第4号)
 
  解读《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4号)
 
  2、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7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拟制修60项标准,涉及通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等。
 
  相关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25〕319号)
 
  3、国务院食安委: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7月7日,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作用,鼓励其主动参与监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预防为主原则,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风险隐患自查自纠。按照部署,2025年12月底前,重点领域及较大生产经营单位将率先建立实施该机制;2026年12月底前,机制将覆盖至其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口食品进口商及代理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等。
 
  《意见》明确了报告内容和报告途径,报告内容涵盖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意见》还指出,从业人员可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选择向所在单位或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风险隐患;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需及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要尽快整改到位,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单位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依据隐患大小给予报告人员不同程度的奖励,对报告重大隐患的予以重奖。
 
  《意见》要求各地区食安委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及时开展报告问题隐患核查处置。鼓励生产经营单位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支持从业人员报告隐患,引导知情群众反映身边风险,确保取得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是上述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重要载体,也是畅通知情人举报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在系统注册账号,免费在线上接收、处理员工内部报告;知情人可通过举报系统向企业报告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相关报道:国务院食安委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食安委发〔2025〕4号)
 
  支持实名匿名双轨制!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4、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流质配方和增稠组件两类特医食品注册指南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流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特殊医学用途增稠组件配方食品注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优化注册管理要求,指导企业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特医食品安全营养,提高注册效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更好满足患者临床营养需求,促进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流质配方食品”是为需要限制脂肪摄入的患者提供能量和营养素的非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手术后或者长期禁食后需要恢复饮食的患者,以及肠道检查前或手术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增稠组件配方食品”是通过增加黏稠度、降低流动性来调整液体食物性状的非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防止呛咳误吸,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鼓励研发适老配方食品的要求,满足特定疾病患者对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精准需求,优化两类特医食品注册管理。
 
  《指南》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基于科学认知、注册实践、产品研发及生产实际的情况,优化了注册申请材料要求。一是在生产工艺设计方面,同一生产线已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批准注册的,仅需提交关于工艺设计、形态选择、工艺过程等情况的一致性说明,可不提交生产工艺设计依据、文献资料等;二是在稳定性研究方面,在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稳定性研究并保留记录备查的基础上,申请注册时仅需提交稳定性研究的开展时间及相关情况的说明,可不提交研究报告;三是在研发生产能力方面,申请注册时仅需提交关于研发机构、生产场所主要设施设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的一致性说明,可不提交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材料的原始文件及证明材料。
 
  《指南》明确了不需要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的情形。同一生产线已有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或流质(增稠组件)配方食品批准注册,且生产工艺类型基本一致的,一般不再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流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等文件的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流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等文件的公告》解读
 
  5、18种“三新食品”公开征求意见
 
  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针对18种“三新食品”公开征求意见,包括1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7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1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为硫酸钙;
 
  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涉及食品添加剂新品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和脱氨酶、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3-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四糖、结冷胶等3种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2'-岩藻糖基乳糖等3种增补质量规格要求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7种新食品原料包括栀子油、香玉牡丹花、褐藻寡糖、花生膜前花青素、β-乳球蛋白(发酵法)、威尼斯镰刀菌蛋白。
 
  相关报道:公开征求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硫酸钙的意见
 
  关于公开征求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等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
 
  栀子油等7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6、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了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顺应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从消费趋势看,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方案》针对这些趋势提出,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在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捷性的要求。
 
  针对消费结构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方案》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特别针对学生、老人等特定人群作出部署安排。
 
  从消费保障看,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流通质效、产销协作,农产品流通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品质。《方案》提出,在产地,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流通网络,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在销地,支持菜市场、生鲜超市等标准化改造,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相关报道: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7、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部署加强 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通知要求,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人员健康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检修、用具消毒等工作,确保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污染,严防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及时处置污染、变质食品。
 
  通知强调,各地要针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以及向灾区集中调拨、捐赠、销售和灾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要对通过日常监督检查、12315平台、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情况核查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严厉打击在受灾地区和农村、城中村等重点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认真落实重要信息直报快报要求,重大情况第一时间报告。
 
  相关报道:国务院食安办关于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函〔2025〕34号)
 
  8、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同时,标准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助力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
 
  9、《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7月1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签发2025年第2号农业农村部令,公布了《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办法》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是规定备案范围。在独立、固定的生产场所饲养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养殖规模标准的养殖场,应当进行备案。
 
  二是明确备案管理机构。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并对备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三是规范备案条件程序。畜禽养殖场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交相关备案材料,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对达到规模标准且备案材料齐全的畜禽养殖场发放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代码,完成备案程序。
 
  四是明确变更注销要求。养殖场备案后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或者养殖规模发生改变的,应当及时变更备案信息。不再经营、不再符合规模标准的,原备案部门应当注销其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代码。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畜禽养殖场应当按照行业统计监测工作要求,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填报存栏量、出栏量等信息。对应备案未备案的养殖场,按照畜牧法的规定依法处理。
 
  相关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 2025年第2号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10、农业农村部:加快奶业纾困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奶业纾困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通知》,此举旨在加快奶业纾困,持续提升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
 
  《通知》提出,各地要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引导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工,鼓励就地加工、就近配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同时,各地要引导乳品企业大力发展简装奶、平价奶,减少过度包装,满足城乡居民日常消费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范围,开发本地学生饮用奶产品,培育青少年健康饮奶习惯,提升营养健康水平。指导乳品加工企业规范执行修订后的灭菌乳国家标准,扩大鲜奶加工消费。积极推动乳品进食堂、进福利机构,扩大乳品福利性消费,鼓励向特定人群发放奶类消费券。
 
  《通知》还提出,各地要落实白名单制度,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生产经营水平高、信用良好的奶牛养殖场名单,“点对点”做好金融政策对接。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创新“青贮贷”等金融产品,保障养殖场青贮饲料收储资金需求。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储备,探索采取贴息补助的办法给予支持。加强银政企户精准有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限贷。支持将奶牛活体、圈舍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进一步落实好奶牛政策性保险,做到“应保尽保”。
 
  相关报道: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奶业纾困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通知 
 
 
行业: 果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