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第十八届(2025)牛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利辛召开

   2025-09-01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微信号910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大力提振消费”重要精神,助力全国肉牛生产稳定发展,2025 年 8 月 29 — 30 日,第十八届(2025)牛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成功召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大力提振消费”重要精神,助力全国肉牛生产稳定发展,2025 年 8 月 29 — 30 日,第十八届(2025)牛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利辛县人民政府、芜湖市弋江区政府承办,同时得到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英美尔饲料、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嘉吉达农威、新牛人、国科农牧、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亳州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辛支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亳州市分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辛支公司、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文州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浩翔康美味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一众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以“笃定信心稳生产 降本增效促消费 创新赋能谋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牛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与展示、牛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好牛好肉产销对接及牛肉美食大赛、利辛肉牛全产业链参观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行业协会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及全国肉牛产业链从业者千余人齐聚利辛,共绘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开幕式:政企协同启新程
 
  8 月 29 日上午,大会在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隆重开幕,共有五个阶段议程,一是领导致辞,二是牛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三是亳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招商推介,四是利辛县肉牛全产业链推介,五是肉牛相关领域合作签约,六是当代学术型著名画家秦胜水赠送作品《牛来运转》。
 
  亳州市委书记、市长秦凤玉介绍了亳州发展情况,并强调大力发展牛业的决心。她指出,亳州历史人文厚重,区位优势独特,是皖苏鲁豫四省交汇中心,其产业特色鲜明,“4662” 产业集群加快建设,2024 年经济总量达 2521.6 亿元,较往昔大幅进步。
 
  并着重介绍亳州牛业,称其有 “三金” 名片。“天赐之金” 指亳州利辛、蒙城、涡阳是中原黄牛金三角,饲料充足;牛芯片科技赋能,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牛政策精准,制定牛规划,出台牛政策。“产业之金” 体现在坚持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壮大养殖规模,现有规模牛场 720 家,肉牛饲养量达 38.6 万头,徽牛云数字平台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加工业年产值超 60 亿元,并推广牛沼粮、牛粪菌等绿色循环模式。“未来之金” 则是以本届大会为契机,与各方一道共建三大高地,即联合多方攻克技术难题建科技创新高地;依托中医药资源及RCEP机遇打造产销联动高地;借 “金牛英才计划” 建人才汇聚高地。最后,诚邀各界人士来亳投资牛业,亳州将以优质服务,助力全国牛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厅长汪学军指出,安徽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关于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皖北秸秆资源和传统养殖优势,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推出十条高含金量政策,推动肉牛产业稳步发展。2024 年,全省肉牛饲养量达 175.5 万头、同比增长4%,逆势上扬,成功申报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多家头部企业落户安徽,规模养殖场超 2000 家,新增项目 157 个,带动社会投资超 30 亿元。省财政安排近 4 亿元肉牛振兴专项资金,截至 2024 年底,全年肉牛贷款余额达 128.2 亿元。

 
  他强调,当前牛产业正面临市场波动、成本上升等挑战,需坚定信心、降本增效、创新赋能。并就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倡议:一要加强良种选育,突破育种关键技术;二要强化科技赋能,建设智能化养殖平台;三要做强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延伸升级;四要引领消费升级,打造优质蛋白产业集群和构建长三角肉牛市场“ 6 小时鲜肉供应链 ”。安徽诚挚欢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前来考察交流、投资兴业,共同推动中国牛业迈向新辉煌。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指出,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供给、改善膳食结构及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 年我国牛肉产量达 779 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但受进口增加、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2023 年以来,活牛及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普遍亏损,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了稳产降本、金融扶持、促消费等政策措施,各地也积极出台措施支持产业发展。经过共同努力,今年 3 月牛肉价格止跌回升,4 月养殖端扭亏为盈,结束 13 个月亏损期,但进口高位挤压、养殖主体资金紧张等问题仍存。
 
  他强调,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较低,市场潜力巨大,需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合理管控进口 ,通过贸易协调机制、预警调查等,为国内产业争取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提质增效 ,推动良种改良、规模养殖和屠宰升级,全链条提升竞争力。并呼吁企业平衡国内生产与进口经营,行业需长期攻坚突破短板。
 
  中国畜牧协会在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应对进口牛肉冲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大会汇聚政策、技术与产业资源,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畜牧业协会原会长李希荣指出:我国肉牛产业历经 30 年发展,成就显著。自 2010 年起,产业多项指标连续12年增长,为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及助力脱贫作出重要贡献。然而,自 2023 年起,活牛及牛肉价格出现下滑,2024 年更呈断崖式下跌,全行业面临亏损。分析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供给过剩:2024 年国产牛肉 779 万吨,进口约 280 万吨,总供给量达 1060 万吨,远超 2020 — 2022 年 950 万吨左右的年消费水平,加之消费动力不足,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面对困难,强调应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精准施策。在“稳”的方面,重点包括:稳定产业信心、保障母牛存栏以稳固产能、保持政策连续性、理性应对市场波动避免恐慌退出。在“进”的方面,须推动七项进展:加快种业创新、全力降本增效、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消费场景、强化疫病防控、加大政策与金融支持、科学管控进口。其中,进口调控——商务部已于 2024 年 12 月对牛肉产品启动保障措施调查,释放出管控过度进口的明确信号。
 
  呼吁各方应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我国牛肉消费潜力仍巨大,只要应对得当,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利辛县委书记张吉明介绍:利辛县地处亳州,近年来,聚焦“一头牛”等特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经济总量达489亿元,肉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年以来,利辛积极落实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全力推动肉牛产业现代化。目前全县肉牛存栏9.09万头、出栏5.89万头,规模养殖场达358家。建成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建成3万吨牛肉精深加工厂和5万头肉牛屠宰场。
 
  创新设立牛基金,推行“1+1+1+N”模式,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保险+期货”项目,搭建“徽牛云”大数据平台,90万头牛佩戴智能耳标,实现全链数字化管理,出栏周期缩短20天,综合效益提升20%。
 
  同时,推动农、工、文、旅、商融合,培育“牛郎织女”文化主题消费场景,打造多个本土牛肉品牌和文旅项目,持续为产业赋能。
 
  利辛还以“一块布”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该产业产值超130亿元,增长58.8%,获评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持续做优生态、优化治理、建设和美乡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副会长李俊雅介绍,为破解肉牛生产水平低,牛肉缺口持续扩大,核心种质依赖进口等问题,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确保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极为重要。华西牛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目前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基本具备替代西门塔尔牛的能力。华西牛区域全产业链推广与示范,旨在立足利辛-服务安徽-面向华东,依托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华西牛全产业链综合体,采精种公牛 200 头,核心育种群 1000 头,示范育肥 50000 头,全产业链产值 20 亿元。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执行首席臧明伍研究员代表正式发布《“好牛好肉好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本标准前后历时两年,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先后开展了多轮行业现状调研、标准文本研讨、上下游企业意见征集、专家评审等,既聚焦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也充分衔接产业各项发展政策,最终形成了兼具“实用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标准文本。以好牛的 9 项评价指标、好肉的 9 项评价指标及好品牌的 9 项评价指标为主体,综合评价得到结果,并进行产品标识,推动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波介绍:近年来,亳州市紧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入落实皖北振兴战略,全力构建“4662”现代产业集群,不断提升规模化、品质化、品牌化水平,凝心聚力推进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1337亿元、增长15%,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83家,精深加工前景广阔。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亳州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提质增效若干举措、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让企业安心发展,放心经营。
 
  互动交流:浅谈国内肉牛产业如何“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互动交流环节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主持,来自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执行首席臧明伍、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会长李杰、九州大地集团董事长马红刚、浙江美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艳民、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蔚、北京历源金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金石、辽宁泓裕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凡、合肥东方帝维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兽医专家张华斌 ,聚焦肉牛精准营养、智能养殖应用、大数据平台搭建、疾病防控、畜产品品质保证、肉牛跨省流通调运等核心议题,通过多视角碰撞凝聚共识,为国内肉牛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破局思路”。



日期:2025-09-01
 
地区: 安徽 亳州市
标签: 中央 肉牛
行业: 畜禽肉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