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正式宣布,暂时搁置原定于2026年1月1日生效的螃蟹进口禁令。这一禁令原计划禁止从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进口游泳蟹(swimming crab)产品。
法院裁定,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NMFS)需重新审查相关国家渔业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MMPA)框架下的“等效性”(comparability findings)。这意味着,越南螃蟹出口暂时得以“续命”,但未来60天内,各国必须提供补充信息,才能决定是否获得继续出口美国的资格。
根据越南水产出口与生产者协会(VASEP)消息,此次案件始于美国国内行业的诉讼。10月11日,美国国家渔业研究院(NFI)、美国餐饮业协会(NRA)以及多家海产企业联合起诉NOAA,指责其拒绝承认包括越南在内的46个国家、240个渔业的“保护措施等效性”,违反行政程序法。越南的捕捞业被列入Fishery ID 2988(包括刺网和围网渔业)。经谈判,美国司法部与原告方最终达成和解,法院批准暂缓执行禁令。
根据协议,NOAA将在收到各国补充资料后进行重新评估。被拒绝的国家(包括越南)将获得至少60天的时间来提交信息,并在120天内由NOAA作出新的决定。补充材料需包含以下四类核心内容:
· 渔业的“副渔获”(bycatch)数据,即海洋哺乳动物误捕数量;
· 动物搁浅事件(strandings)记录;
· 渔业监管、监测与保护计划(尤其是与伊洛瓦底江海豚等濒危物种相关的措施);
· 执法与财政支持机制说明。
越南、菲律宾、印尼和斯里兰卡的渔业主管机构将分别与NOAA直接沟通,提交英文翻译的技术报告和科学数据。若资料不完整或延误,禁令仍可能在明年重新生效。
VASEP表示,美国市场长期以来是越南螃蟹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占出口总额的近20%。若禁令实施,越南每年将损失数千万美元的出口收入,并影响数千名沿海渔民的生计。此次暂缓执行的决定,为行业赢得了关键的“缓冲窗口”。不过,时间紧迫且要求严格,越南必须在短时间内证明其渔业管理和生态保护已达到国际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事件不仅是越南螃蟹行业的“合规大考”,更是东南亚多国渔业管理体系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一次对接。越南近年来已推动部分渔业引入电子观察系统、可追溯监管和生态认证,但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数据方面仍存在空白。
美国法院的决定,为越南出口商争取了继续供货的机会,同时也向全球海产供应链发出信号:国际市场对于渔业可持续与生态保护的要求正在快速提升。越南业界普遍认为,只有在60天内高质量完成数据补交与合规证明,越南螃蟹才能真正稳住美国市场,并在未来贸易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越南螃蟹暂时躲过了美国进口禁令的“风暴眼”,但这场合规战才刚刚开始。未来两个月,将决定越南是否能继续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海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日期: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