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日常检验发现在大豆、谷物、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严重)。
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避免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因此,为保障食品安全,严格进行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和监控至关重要!
目前对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薄层层析法(TLC)、液相色谱法(LC)、免疫分析法、金标试纸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其中,液相色谱法是在黄曲霉毒素研究方面应用广的分离技术之一,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检测机构使用的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已确定10多种,常见四种为B1、B2、G1、G2,其中B1和G1的荧光性能太弱,其检测限无法达到,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时,为提高其检测灵敏度,通常需要配备柱后衍生装置进行处理,即国标GB5009.22—2016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
美国康诺CoMetro 6000 PER光化学衍生器(光衍生)是一款柱后衍生化装置,***应用于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的HPLC法检测,它能够增强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强度,方便快速高效检测。
美国康诺CoMetro 6000 PER光化学衍生器(光衍生)使用时置于色谱柱和检测器之间,进行柱后连续光化学衍生反应,提高检测器对待测物的灵敏度或选择性。
美国康诺CoMetro 6000 PER光化学衍生器(光衍生)的特点: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无需添加化学衍生剂,无混合问题,无需冲洗步骤
不增加系统死体积,不会导致峰扩散,不影响柱效
美国康诺CoMetro 6000 PER光化学衍生器(光衍生)主要参数:
光源:冷光源
输出功率:8mw
波长:254nm
反应器:科勒圈
流速:3ml/min
恒温方式:强制风冷
责权声明:
①本版块的所有文章及图片均为客户自行编辑,其版权为客户所有,客户需保证其编辑的文章及图片均无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被第三方维权,由客户承担全部责任;
② 本网站仅为展示平台,如要转载,请与我网站联系协助获得授权;
③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网站进行删除。
※ 联系电话: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