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2009年全市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实施方案(市府办发〔2009〕21号)

   2011-08-09 786
核心提示: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市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努力实现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充分发挥项目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规模及布局
 
  2009年,全市计划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1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工程2万亩,优质玉米工程8万亩。工程以集中兴办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的形式实施,每个核心示范基地面积1万亩,共计10个核心示范基地。其中:六枝特区3个(水稻基地1个,玉米基地2个),盘县3个(水稻基地1个,玉米基地2个),水城县4个(玉米基地4个)。(详见附件)
 
  二、工程实施内容
 
  工程包括优质水稻工程和优质玉米工程,全面推广优质高产杂交良种及综合配套增产技术。优质水稻工程以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或旱育两段秧)为核心,综合配套宽窄行拉绳插秧、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旱育秧等技术;优质玉米工程以推广优质高产杂交玉米良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含地膜覆盖绿肥聚垅单株直播技术)为核心,综合配套规范化定向移栽、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种子包衣等技术。
 
  三、关键技术环节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抓住四个关键:一是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主要粮食生产坝区集中推广2—3个品种);二是狠抓贵州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规范(DB52/T430—2001)的贯彻落实,搞好规范栽培;三是积极开展生态旱育秧示范;四是因地制宜,根据热量、土壤肥力等生产条件,合理确定栽培密度。
 
  杂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抓好五个关键:一是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品种(主要粮食生产坝区集中推广2—3个品种);二是全面推广营养球(块、袋)育苗技术;三是合理密植,规范移栽,实行拉绳、定距、错窝、定向、适时移栽;四是在绿肥推广区,大力推广绿肥聚垅免耕栽培技术;五是在高海拔山区,与地膜覆盖栽培等保护性栽培技术相结合。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优质水稻工程平均亩产670公斤以上。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及水稻旱育稀植核心技术、宽窄行拉绳插秧、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项技术推广率达到100%。生态旱育秧推广率达到30%以上。
 
  优质玉米工程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玉米育苗移栽核心技术在适宜区全面推广(非适宜区全面推广地膜覆盖绿肥聚垅单株直播技术),优质高产杂交玉米良种、规范化定向移栽、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种子包衣等五项技术推广率达到100%。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指挥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确保工程实施效果。市政府委托市农业局全权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农业局成立工程实施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检查督促、测产、总结和项目验收等工作。各县、特区及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程组织实施机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各项目县、特区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工程在布局上必须做到主要公路沿线和粮食主产坝区相结合,以片区为单位,相对集中连片布局,确保每个核心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1万亩,真正实现规模化种植。六枝特区应在贵烟线、六枝至普定线、六枝至岩脚等主要公路沿线布局;盘县应在两水线、盘县至兴义、盘县至普古等主要公路沿线布局;水城县应在水城至金盆、两水线、水盘东线等主要公路沿线布局。
 
  (三)加强项目软件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实行标牌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和图表管理。
 
  1. 标牌管理。做到1个核心示范基地树立1块固定标牌,标明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实施地点、增产指标、主要技术措施、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工程分布示范图等内容。
 
  2. 合同管理。市农业局与各县、特区农业局签订项目合同,明确任务,并将指标纳入对各县、特区农业局实行的目标考核管理。项目实施县、特区必须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合同,并与乡镇农技人员的“双线考核”结合起来,实行目标考核,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 档案管理。各县、特区农业局要将工程的实施地点、实施面积、实施农户、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测产验收、图片录像等有关资料建档立案,做到规范、清晰,一目了然。
 
  4. 图表管理。以片区为单位,编制一图一表,即工程分布示意图和实施农户统计表。
 
  (四)搞好技术服务,全面提高规范化程度
 
  各项目县、特区及乡镇农业部门要抽调技术骨干蹲在点上,扎实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认真按照技术要求抓好落实,确保项目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一要以办骨干培训班、开现场培训会、印发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实施农户的技术水平。培训要覆盖到工程全部实施农户,要求实施农户均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主推技术。二要组织技术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块,认真做好技术指导,确保工程实施质量。同时,当地政府应组织力量抓好宣传动员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确保项目种植计划全面完成。
 
  (五)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真正发挥好资金的使用效益
 
  市级财政安排工程补助资金每亩15元,共计150万元(每个核心示范基地15万元),全部作为实施项目的种子补助。实施项目的肥料、农药、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检查督促、测产验收等其他补助,由各项目县、特区配套解决。各县、特区要按照相应的比例配套补助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国家水稻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必须优先考虑并全额补助到示范基地农户,多渠道增加核心示范基地的资金投入。各县、特区财政局要及时将项目经费拨付到位,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按照方案规定规范使用,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严肃财经和工作纪律,避免虚报面积、套取挤占截留挪用补助资金等行为的发生。市财政局和市农业局将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审计,对上述违规违纪行为从严处罚,公开曝光,并如数追回补助资金。对弄虚作假、项目资金管理问题严重的地方,将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社会知晓面
 
  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增强宣传意识,充分认识到宣传的作用,切实做好项目的宣传报道工作。要认真制定宣传报道方案,采取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等多种形式,对项目实施关键时期、创新经验、示范亮点等进行宣传报道,努力扩大社会知晓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七)搞好检查督促和测产验收,认真做好项目总结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县、特区工程领导小组要加强检查督促,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活动,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保证项目落到实处。市农业局要根据工作进度组织督促检查2次以上:在实施初期,检查项目落实及实施进度等情况;在项目实施中期,检查田间管理及作物长势等情况;在收获季节,直接组织对工程进行测产验收。市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组,按照项目的管理措施和技术要求,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任务完成不好、管理不力、技术到位率差、实施效果不好和配套资金不足的,将扣减2010年有关农业专项资金。
 
  工程实施结束后,各项目单位要认真搞好项目总结,全面总结工程实施取得的成绩、效果、主要经验等,认真分析成功原因,总结创新经验,提出进一步做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打算及建议等。并将以上情况全面汇总写出综合性总结和分析材料,连同项目资金决算报告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图片、录像等相关资料,于2009年11月5日前报送市农业局。市级将组织对各核心示范基地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验收,重点对项目资金使用、实施规模、技术到位率、增产效果等进行验收认定。
 
附件:六盘水市2009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核心示范基地布局表  【官网附件不能下】 

 
地区: 贵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