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食品经营许可改革的部署,落实《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等法律法规要求,顺应食品经营领域新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区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工作,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修订并公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细则》修订背景是什么?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相继修订,为贯彻落实现行法律法规的新要求,适应食品经营安全的新形势,解决食品经营安全领域的新问题,推动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必要及时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科学设定许可准入门槛,严格规范许可审查条件,强化风险分级防控,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以高水平安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细则》修订主要内容是什么?
《细则》分为六章(共九十八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细化食品经营项目和标注项。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科学精准调整细化食品经营项目和标注项。一是明确经营项目分类。《细则》第五条明确经营项目分为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经营管理三类。食品销售经营项目为散装食品销售、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经营项目为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半成品制售和自制饮品制售。删除糕点类食品制售,将其按照加工工艺分别归入热食类食品制售和冷食类食品制售的范畴。新增“半成品制售”项目,“半成品制售”仅限中央厨房申请。《细则》第六条明确多项目经营的,按实际经营的所有项目申报。二是调整标注事项。第四条第二款明确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批发销售、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的,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的,或者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应在主体业态后以括号标注。第四条第三款明确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应标注学校自营食堂、学校承包食堂(含承包企业名称)、托幼机构自营食堂、托幼机构承包食堂(含承包企业名称)。第五条明确食品经营者从事散装食品销售中的散装熟食销售、冷食类食品制售中的冷加工糕点制售、冷荤类食品制售应在经营项目后以括号标注。申请简单制售经营项目的,在食品经营许可证中标注简单制售。三是新增并明确简单制售的范畴。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运营成本,《细则》第五条明确食品经营者从事解冻、简单加热、冲调、组合、摆盘、洗切等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简单制售,应取得相应的经营项目。
(二)简化部分经营项目的现场核查要求。如《细则》第六十四条明确简单制售食品安全风险较低食品的,需取得相应食品经营项目许可,但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细则》第九十二条,仅申请简单制售的,根据加工制作流程,可不设置初加工场所,可简化或不设置原料清洗水池、切配场所和烹饪场所。
(三)新增食品经营管理类、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的审查要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对食品经营许可的经营项目新增了食品经营管理类,并明确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的,应当在主体业态后标注。为此,《细则》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明确了食品经营管理类与利用自动设备经营的许可审查要求。
(四)明确船舶供餐的职责分工。《细则》第七条第三款明确船舶食品经营的许可及报告管理工作,原则上由客运船舶经营期间主要靠泊点所在地的县(市、区)食品经营许可审批部门负责;如果无法确定主要靠泊点,船舶食品经营的许可及报告管理工作,由经营主体注册登记住所地食品经营许可审批部门负责。
(五)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关要求纳入餐饮服务的许可审查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对经营场所与布局、设施与设备、食品安全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细则》第二章、第三章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内容,相应调整食品经营现场核查要求。
三、惠民利民举措
一是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严格重点领域许可。强调严格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许可审查要求,分别从申办许可主体、标注经营形式、层级对应原则、建立承包管理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从在承包食堂所在地办理许可、风险防控能力、跨省经营、人员、制度等方面进一步严格食堂承包经营的许可审查要求。二是回应社会呼声期盼,优化许可要求。明确简单制售食品安全风险较低食品的,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并在食品经营许可证中标注,明晰设立简单制售加工处理过程所需的相应操作间或专区的具体情形。三是适应改革发展需求,完善新兴业态许可。食品经营领域发展迅速,新兴业态、新型经营模式层出不穷,《细则》充分考虑了发展与安全两方面的需求。针对食品经营连锁企业总部、利用食品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等新兴业态,重点从组织机构、人员、制度等方面提出许可审查要求,明确餐饮服务管理公司对其分公司、子公司以及绝对控股其他企业,食品经营连锁企业总部对其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门店等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风险管控,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将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关人员制度、“三防”设施、温度控制等要求融入许可审查条件中,使其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相一致,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