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茶叶赛事
遵守一定规则组织的,以感官审评的方式对各类茶叶品质进行评比的活动。
02茶叶感官评定
审评人员用感觉器官来鉴别评判茶叶品质优劣的过程。
03紧压乌龙茶
以乌龙茶为原料,经蒸压或压制、定型、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04紧压红茶
以红茶为原料,经蒸压或压制、定型、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二、审评条件
01审评环境
茶叶感官审评环境应空气清新、无异味、整洁、明亮,温度宜保持在15 ℃~27 ℃,相对湿度不高 于70%,评茶期间噪声应不超过50 dB。其它条件应符合GB/T 18797的规定。
02审评设备
按照GB/T 23776的规定执行。
03审评用水
审评用水的pH5.5~7,硬度<10,其它卫生要求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同一赛事茶叶审评用水应一致。
04审评人员
(1)身体健康,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正常,无明显体味。
(2)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长期从事茶叶审评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审评实践经验和相应的专业 理论知识。主评人员应获得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高级评茶技师(一级)职业资格,其余若干副评人员应 获得相关专业中级职称或评茶技师(二级)职业资格,助理人员应获得相关专业初级职称或初级评茶员 (五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相应的茶叶审评技能操作水平。
(3)审评前和过程中不应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不应抽烟,不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及药品,用无 气味的洗手液洗净双手,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洁净。
(4)审评过程中,宜常用清水漱口,恢复味蕾的敏感性。持续审评 2 h 以上,应稍作休息,消除感 官疲劳;一天之内审评时间不宜超过 6 h。
(5)审评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着工作服装。
三、取样方法
01初制茶
取样方法按照GB/T 23776的规定执行。
02精制茶
取样方法按照GB/T 8302的规定执行。
四、审评内容
01审评因子
A.初制茶:按照茶叶的外形(包括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 进行审评。
B.精制茶:按照茶叶外形的形状、色泽、整碎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八项因子”进行审评。
02审评要素
A.外形:干茶审评其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紧压茶审评其形状、松紧度、匀整度、表面光洁度和 色泽。
B.汤色:茶汤审评其颜色种类与色度、明亮度和清澈度等。
C.香气:香气审评其香型、程度(浓淡、高低、长短)、鲜纯度、持久性等。
D.滋味:茶汤审评其浓淡、厚薄、醇涩、粗细、纯异、鲜钝和汤中是否含香等。E.叶底:叶底审评其嫩度、色泽、明暗度、软亮度、肥厚度和匀整度。
五、品质评定
01评分的形式
A.独立评分:整个审评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评茶员独立完成。B.集体评分:集体审评由三人或三人以上(奇数)为佳。参加审评的人员组成一个审评小组,推荐其中一人为主 评,其余人员为副评。审评过程中可由审评小组全体人员分别评出分数,也可共同研究确定分数。如果评出的分数结果差异较大,对评分差异较大的茶样进行集体讨论或重新扦样审评,最后共同确定分数, 如仍有争论,经协商,最终结果由主评决定,并加注评语。感官品质评定记录格式见附表A.1。

02评分方法
(1)茶叶品质顺序的排列样品应在两只(含两只)以上,评分前工作人员对茶样进行分类、密码编号,在密码条件下进行审评。
(2)直接淘汰法。在初赛阶段对不符合送样要求的和有异杂味、焦味、陈味等明显品质缺陷的茶样, 采取直接淘汰的办法,不进入下一轮评比。
(3)两两比较法。对每组无缺陷的正常茶样进行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依次交替盲评,并对顺序相 邻以及品质接近的两个茶样进行反复比较,根据审评知识与品质标准,对每组茶样的各项审评因子进行 从高到低排序,并采用百分制打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茶样作为各组茶样审评的参照样),并加注评语。
(4)分档评分法。在对每组茶样的各项审评因子逐个进行审评的同时,针对茶样的某项审评因子无 法分出高下时,将该项审评因子划分在同一档打一样的分数。
03分数的确定
(1)每个评茶员所评的分数的总和除以参加评分的人数所得的分数。
(2)当独立评分评茶员人数达七人,可在评分的结果中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的分数 的总和除以其人数即为所得分数。
04结果计算
白茶(散茶)评分按外形30%、汤色10%、香气25%、滋味25%、叶底10%的审评因子评分系数计算, 其他茶类审评因子评分系数按照GB/T 23776的规定执行。05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香气→外形 →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