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鹧鸪饲养管理的几点措施

2014-08-14 00:006130
       鹧鸪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1%,其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而脂肪含量仅为3.6%,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优质野味肉食品。目前饲养的鹧鸪是由美国驯化培育成的美国红腿鹧鸪。近年来,鹧鸪人工饲养在我国规模逐渐增大,饲养管理中问题较多,特别是雏鸪的饲养管理。现将其管理措施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1、育雏方式和笼舍
 
  育雏方式有笼养和平养。
 
  笼育可用普通养鸡笼,四周和笼顶用规格为1x1厘米的铁丝网,笼底用0.5 x 0.5厘米的铁丝网。
 
  平育可选择背风向阳的房屋作育雏舍,最好是水泥地面,可防鼠、保暖,便于清扫、消毒,但要使用锯末屑、稻壳做垫料。
 
2、育雏的准备
 
  场地、笼舍、料槽和水槽等要清洗、消毒。备好配合饲料和添加剂,以及必须的药品。进雏前3-6小时,笼舍要进行预温。
 
3、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即使在夏季育雏,昼夜温差较大,仍然需要加温。育雏温度第1星期为37.5-36℃,以后每星期下降1℃左右,保温时间为30-45天。
 
  育雏温度过高,雏鸪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育雏温度过低,在热源下堆积,食欲下降,饮水减少,因堆积易引起压死、压伤。
 
4、湿度
 
  雏鸪喜干、怕湿。1周龄内,育雏舍中的相对湿度以65%为宜,从第2星期起保持在55%-60%。保干防潮的主要措施是定时清除积粪。
 
5、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不仅影响雏鸪生长,且易导致啄癖。10日龄内的雏鸪为40-50只l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为30只/平方米,5-8周龄为20-25只/平方米。
 
6、通风
 
  在做好保温的条件下,力求室内空气清新,适当打开育雏室门窗或启用机械通风,排出污浊空气。在通风换气时要注意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雏鸪,以防着凉发病。室内空气是否洁净,以人进入舍内不闷气、无刺激眼鼻的感觉为准。
 
7、光照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雏鸽的采食、饮水和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1周龄内进行21-23小时光照,强度为15-20勒克斯。从第8天起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直至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第3星期末可以停止人工光照,采取自然光照。
 
  肉用鸪为获得理想的生长速度,在1周龄后可采用20小时光照制,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
 
8、饮水
 
  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供水,预先准备好煮沸后冷却的饮水,饮水温度应与室温接近。鹧鸪如超过36小时喂水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死亡。若鹧鸪不会饮水时,可人工诱导,即捉1只健雏将喙浸人水槽中,使其他雏鸪效仿,也可在水槽中加人一些色彩鲜艳的石子,以诱导雏鸪啄食、饮水。1-3天饮水中加入0.02%土霉素,水槽的边缘高度和水位宽度以便于雏鸪能饮到水为宜,要防止雏鸪踏进水槽,以防羽毛潮湿或溺死。
 
9、饲喂
 
  雏鸪饮水后就可开食,可选用全价碎屑料,即用打碎的颗粒料或全价粉料。用单料开食不利于雏鸪的生长,也会带来因换料而增加的困难。初生雏鸪的两肢较软弱,需在笼底垫上干净的草纸,使雏鸪能顺利站立和行走,以防双肢叉开受伤及脐带炎发生,3-7天后更换垫纸,以保持笼内清洁。饲喂时将饲料直接撒在草纸上,可采用自由采食不断料,但不可将1天的饲料1次倒入,应采用多次给料法。3天后改用食槽,水、食槽分开放置,相距不超过1米。
 
10、断喙
 
  鹧鸪同鸡一样要进行断喙。在饲养过程中会发生啄羽、啄眼、啄肛等恶癖,采用断喙是减少这些恶癖的最好措施。
 
  在1周龄左右断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鸪嘴断裂,更不要断掉舌头。断喙时用专用的断喙器或手指钳、剪刀,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处部位。切除时,应使鸪头略朝上,上喙比下喙多切除一点。6周龄时再重复1次。断喙前后1-3天在饲料中增加适量维生素,可减少应激反应。断喙后应加满饲料和饮水,以免断喙切面因触及槽底而受损和影响采食。
 
11、调教和诱导
 
  鹧鸪胆小易惊,应激性高,遇到异常声音或异物,或在外界不适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温度过高、强光刺等),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从雏鸪出壳后30小时内(该时期内雏鸪接受应激刺激因素的能力较强),对其进行各种应激因素(声、光、色、物等)的刺激训练,以培养其适应能力。在以后的饲养管理中注意避免或消除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场内安静,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12、卫生与防疫
 
  搞好卫生,坚持每天清理粪便,清洗水、食槽。
 
  出壳当天饮水加0.02%土霉素,以防胃肠感染。
 
  15-20日龄雏鸪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1:10稀释后滴鼻,每只2滴;45-50日龄时再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做第2次滴鼻;90--100日龄用新城疫I系弱毒苗做1:2000稀释进行肌注,每只0.5毫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在鹧鸪的养殖中要注意这两种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鹧鸪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有羽虱和螨虫两个种类,这两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鹧鸪的体表、羽毛部位,会使鹧鸪出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等

2015-11-012579

鹧鸪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育雏的适宜温度。雏鹧鸪1周龄适宜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下降2℃左右,直至与自然温度相同。育雏时的温度可根据雏鹧鸪的活动

2014-10-201009

鹧鸪支原体病的防治
鹧鸪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禽种。但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尤其在饲养环境不良时,鹧鸪也会染病。鹧鸪最易患的是支原体传染病。  

2014-08-07547

鹧鸪养殖应把握四个要点
一、繁殖特点:成年公鸪重0.75公斤,母鸪0.6公斤,人工饲养的鹧鸪,年产蛋可达80枚以上,受精率以上,受精率达85%,孵化期18天

2014-07-241010

种用鹧鸪的选择
鹧鸪4个半月龄~5月龄达到性成熟,雌鹧鸪比雄鹧鸪性成熟早2周~4周。种用鹧鸪应选择那些符合本品特点的健康个体。从当年的育成

2014-06-19599

鹧鸪种蛋的选择、运输、消毒
种蛋选择   种蛋必须从非疫区、健康而高产的优良鹧鸪群中选择。畸形蛋、沙壳蛋、有裂纹暗伤的蛋都不能选作种蛋。灯光照蛋时,

2014-06-18592

鹧鸪育雏期关键环节
鹧鸪养殖并不像所说的那样简单好养,只有掌握了娴熟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1、温湿度 ①

2014-05-09583

夏养鹧鸪需防暑降温
一、禽舍外的墙壁用石灰水刷白,以减少辐射热。禽舍内墙面挂上蓝色或绿色塑料布,玻璃窗涂上蓝色或绿色颜料,夜晚用蓝色或绿色灯

2014-03-27849

鹧鸪球虫病防治
l.症状:鹧鸪在各个生长阶段都易感染此病,尤以2~3周龄的雏鹧鸪最易发病。病鹧鸪萎靡不振,羽毛蓬乱,甚至翅膀下垂,嗜睡,食

2013-11-141026

鹧鸪场的卫生与防疫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l)鹧鸪场应建立卫生防疫制度,贯彻综合防疫措施。综合防疫的内容包括场址的选择,鹧鸪舍的设计、建

2013-11-0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