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鹧鸪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014-10-20 00:0010090
    1、育雏的适宜温度。雏鹧鸪1周龄适宜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下降2℃左右,直至与自然温度相同。育雏时的温度可根据雏鹧鸪的活动、休息和觅食情况进行调节。 
    2、及时开水。雏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内供给饮水。水槽中放入色彩艳丽的石子能引诱鹧鸪饮水。要保证全天24小时供应清洁饮水。饮水中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3日龄内可在饮水中添加0.02%土霉素,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1-20日龄的雏鹧鸪,可在每10kg饮水中添加500克葡萄糖及少量的复合维生素B,供雏鹧鸪自由饮用。
 
    3、适时开食。雏鹧鸪在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多数雏鹧鸪不会自行啄食,需耐心调教。3日龄内的雏鹧鸪应保持不断料,让其自由采食;3-10日龄,每日喂料6次,即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10-28日龄每天喂料5次,即减去下半夜那次喂料;4周龄后每日喂料3-4次。投料时,以当日吃完料为准,最好不留料底,以免饲料受污染,也能避免雏鹧鸪挑食而造成营养物质不平衡。
 
    4、光照控制。雏鹧鸪在1-6日龄每日连续光照23小时,或实行全日光照,日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来补充。2-3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以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直至仅利用自然光照,配合早、晚开灯饲喂。光照强度一般每平方米2-4瓦。
 
    5、密度控制。一般来说,1-10日龄的雏鹧鸪,每平方米80-70只,10日龄至4周龄,每平方米60-40只,4周龄至10周龄,每平方米30-20只为宜。
 
    6、通风换气。根据不同季节适当控制舍内通风量,排出舍内有害气体,补充新鲜空气,满足雏鹧鸪的代谢需要。
 
    7、适时诱导。鹧鸪出壳后30小时内要给予某些环境刺激,如光照和黑暗、操作声、噪声和音乐等,这有助于防止在鹧鸪的整个饲养期内发生应激或某些恶癖。
 
    8、断喙防啄。断喙可在雏鹧鸪3日龄时进行,至第6周龄再次进行。要注意,断喙前后1-3天要加倍添加维生素K3,断喙前3小时停料,断喙一周内要增加饲料和饮水。
 
    育雏期的其它管理工作如卫生防疫等的工作要求与其它禽类基本相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在鹧鸪的养殖中要注意这两种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鹧鸪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有羽虱和螨虫两个种类,这两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鹧鸪的体表、羽毛部位,会使鹧鸪出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等

2015-11-012579

鹧鸪饲养管理的几点措施
鹧鸪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1%,其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而脂肪含量仅为3.6%,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优质

2014-08-14613

鹧鸪支原体病的防治
鹧鸪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禽种。但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尤其在饲养环境不良时,鹧鸪也会染病。鹧鸪最易患的是支原体传染病。  

2014-08-07547

鹧鸪养殖应把握四个要点
一、繁殖特点:成年公鸪重0.75公斤,母鸪0.6公斤,人工饲养的鹧鸪,年产蛋可达80枚以上,受精率以上,受精率达85%,孵化期18天

2014-07-241010

种用鹧鸪的选择
鹧鸪4个半月龄~5月龄达到性成熟,雌鹧鸪比雄鹧鸪性成熟早2周~4周。种用鹧鸪应选择那些符合本品特点的健康个体。从当年的育成

2014-06-19599

鹧鸪种蛋的选择、运输、消毒
种蛋选择   种蛋必须从非疫区、健康而高产的优良鹧鸪群中选择。畸形蛋、沙壳蛋、有裂纹暗伤的蛋都不能选作种蛋。灯光照蛋时,

2014-06-18592

鹧鸪育雏期关键环节
鹧鸪养殖并不像所说的那样简单好养,只有掌握了娴熟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1、温湿度 ①

2014-05-09583

夏养鹧鸪需防暑降温
一、禽舍外的墙壁用石灰水刷白,以减少辐射热。禽舍内墙面挂上蓝色或绿色塑料布,玻璃窗涂上蓝色或绿色颜料,夜晚用蓝色或绿色灯

2014-03-27849

鹧鸪球虫病防治
l.症状:鹧鸪在各个生长阶段都易感染此病,尤以2~3周龄的雏鹧鸪最易发病。病鹧鸪萎靡不振,羽毛蓬乱,甚至翅膀下垂,嗜睡,食

2013-11-141026

鹧鸪场的卫生与防疫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l)鹧鸪场应建立卫生防疫制度,贯彻综合防疫措施。综合防疫的内容包括场址的选择,鹧鸪舍的设计、建

2013-11-0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