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河蟹春季养殖技术要点

2014-12-09 00:003950

目前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春季河蟹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当前在河蟹养殖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清塘消毒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这些淤泥将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最佳场所,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具体做法为:将池水彻底排干,让底泥充分冰冻,并接受阳光曝晒,以达到杀死病原体的目的。另外再用生石灰(60~75kg/亩)化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次日用长柄耙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充分搅拌,以彻底杀死病原体。同时加高、加固堤埂,以防夏季汛期时,大水漫池造成逃逸。

二、适时放养蟹种投放工作应在3月底前结束。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的正宗长江系幼蟹,规格200只/kg左右的蟹种,亩放800只左右。

三、控制水位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早生长,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到3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较快升高,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四、适时投饵进入3月中、下旬,有些地区水温可达10℃以上,河蟹开始摄食,其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春季一般以精饲料为主,辅以15~20%的粗饲料。注意:霉变饲料一律不得投喂。

五、适时投放螺蛳和移栽水草在清明节之前要向池中投放螺蛳,因为螺蛳在清明前后繁殖,可为下池后的蟹种提供优质适口的动物性饵料,螺蛳投放量为500㎏/亩。在3月份要移栽或种植部分水草,水草面积以覆盖池塘面积的20~30%为宜,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佳,伊乐藻、苦草次之。

六、及时清除青苔春季水温低、水质较瘦,适宜青苔生长,一旦青苔大量繁殖将会对河蟹生长不利。可采取以下方法清除:

⑴青苔少量出现时,可采取人工捞除或抬高水位,并使池水肥起来的办法,让青苔繁殖不起来;

⑵大量出现时,可使用青苔净等药物进行杀灭,但要避开河蟹的脱壳高峰。

七、抓好病害防治工作4月份开始应预防好病害。此时最易发生烂肢、甲壳溃疡、纤毛虫等病,可采取以下方法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

⑴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消毒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

⑵每月用一次杀虫药物。药物有:蟹安、纤虫克、纤虫净等。

⑶4月份左右使用一个疗程的内服药物拌饲投喂;5月份最好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具体药物有:肠炎暴杀、诺氟沙星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2015年河蟹养殖情况分析及2016年养殖建议
一、 2015年出现的问题1、放苗后上岸、钻泥2、吃料差3、水瘪子多我所介绍的主要是在兴化当地周边的养殖环境,可能跟别处的管理方

2016-01-26935

河蟹高温应激综合症防治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破坏及药物的误用和滥用,河蟹的发病频率也日益增加,其中河蟹高温应激综合症的发生,直接导致了河蟹养殖

2015-12-07922

河蟹池塘用药十大的常见误区,你中标了没有
误区一:发病才用药许多养殖户平时不注意预防,等到池塘里面的水草烂光了、疾病暴发后才开始用药治疗,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

2015-09-30809

河蟹养殖前两次蜕壳的技术管理要点
河蟹养成阶段的第一、二次蜕壳至关重要,其成功率对河蟹的回捕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下正值长江流域养殖区的河蟹第一次蜕壳。河

2015-04-14902

培育大规格河蟹的关键技术要点
近年来,河蟹养殖业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养好蟹转变。市场上,规格在150克以上的河蟹每500克6080元,而75克左右规格的每

2015-02-02780

河蟹冬季增温暂养技术
一、大棚温室的建造:拥有充足、新鲜、清洁的水源,是搞好河蟹增温暂养的前提。大棚温室一般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也

2014-12-26657

河蟹雌雄分池精养新技术
笔者近年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陈庄村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探索,取得雌蟹规格100-175克,雄蟹规格150-250克,平均每亩产量82.7

2014-12-08768

河蟹育苗把好“五关”
我们认为,搞好河蟹育苗,应把好五关:一、布卵关:布卵密度要按水质环境、饵料供应及育苗配套设施标准等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条件

2014-12-03640

稻田青虾、河蟹混合立体养殖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虾蟹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青虾、河蟹混合立体养殖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

2014-12-0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