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方法

2015-02-02 00:006560

淡水白鲳水花饲养20天,全长约3厘米,就叫夏花鱼种。这一阶段的关键培育技术如下:

一、池塘的选择

池塘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光照良好,进排水方便,长与宽之比为3∶2,大小以2亩~3.5亩为宜,池深2米,底质以土壤为好。

二、池塘清整

1、池塘修整

池塘的闸门要牢固,取出池底过多的淤泥,保持留有5厘米~10厘米厚淤泥,有利于培养饵料生物。

2、池塘消毒

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60公斤,于晴天中午全池泼洒,7天~10天后投苗,或用20ppm漂白粉全池泼洒,3天~4天后投苗。

三、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水花30万尾~40万尾。为了安全起见,放苗前要放试水鱼。放苗时水质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防止池中大型水蚤刺伤细嫩的鱼苗。放苗前,要估计数天内的天气情况,对苗种成活率有很大影响。选择晴天早晨7时~8时,首先把充氧尼龙袋放于水中浸泡30分钟,在池塘上风处倒苗,拨开水面,接着往后拉袋角,使鱼苗在水中分布均匀、不沉底。

四、投饲技术

放苗3小时~4小时后,就可以开始投喂,按每10万尾鱼苗,每日投饵6粒蛋黄和250克幼鳗料,蛋黄需经40目纱窗过滤。一般每天投饵5次~6次,投饵沿池边均匀泼洒,要求量少次多,10天后改投豆浆,每5天调整1次日投饵量。此外,还应依天气、水温、水质酌情增减。

五、水位控制

刚开始水位为50厘米,以后每5天~6天加水20厘米~30厘米,直至1.5米深。

六、巡塘

早、中、傍晚各巡塘一次,有蛙卵、杂物及时捞出。观察鱼浮头程度,并作为投饵和添水依据;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小时~2小时;傍晚观察是否有鱼病发生先兆。

七、拉网锻炼

鱼苗培育20天后,出池前要拉网锻炼2次~3次。选择晴天上午9时~10时,集网时动作要轻、快、时间短;以后集网时间适当延长,以不死鱼为准,其目的是增强鱼体体质。

八、鱼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有病早治为原则。

小瓜虫病可用福尔马林25ppm~30ppm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次。该病严禁用硫酸铜治疗。

车轮虫病用0.7ppm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施2次。

藻类用高锰酸钾2ppm~4ppm,全池泼洒,每天1次,隔天再施用1次。

此外,水蜈蚣、蜻蜓的幼虫是该鱼的敌害生物,可每亩水面泼洒0.5公斤柴油进行驱除,效果不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淡水鱼池塘养殖与调控
1. PH值鱼类最适PH值为7.0~8.5,当PH值<4或>10.6时全部死亡。PH值<7时,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降低血红

2015-09-28448

东南亚斑节对虾咸淡水池塘养殖新技术
本项对虾咸淡水池塘养殖新技术由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提供,采用了污染防治管理技术。污染防治管理这部分支出占养殖户每年每公顷对

2015-06-29877

淡水鱼养殖户如何节约饲料成本
普通淡水养殖(如鲤鱼养殖、草鱼养殖等)已经走入微利阶段,其中塘租、人工费、水电费、防病费、饲料费逐年升高,尤其是饲料费占

2015-05-06703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一、病原 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 二、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

2015-02-15383

南美白对虾淡水双茬养殖效益好
一、池塘条件。养虾池塘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水质质量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面积3-10亩

2015-01-13697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慎用硫酸铜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开始频繁发生,除病毒性疾病外,由寄生虫和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引起的疾病也成为南美白对

2014-12-02681

利用豆粕型饲料养殖淡水白鲳
美国大豆协会(ASA)与南京市江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浦鱼种场、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NEC)合作,开展了

2014-10-17720

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春季淡水养殖鱼类主要病害是真菌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养殖者应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的防

2014-09-05741

淡水暴发性出血病控制技术
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2014-09-03378

淡水鱼冬季暂养效益高
由于多数淡水鱼类养殖是春放冬捕,加上承包到期的或低产的渔塘要干塘清淤,将成鱼捕捞上市,热带鱼类过不了冬的也要捕捞上市。

2014-08-1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