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奋进碳时代,构建新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做“绿色生物制造”介绍。
谭天伟院士从生物制造的意义、生物液体燃料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绿色生物制造的目标与任务等多个方面做分享。
谭天伟院士指出,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酶、微生物细胞,结合化学工程技术进行目标产品的加工过程,包括生物基材料、化学品和生物能源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造纸、纺织、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
从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性来看,他认为,一是生物制造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制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生物制造已涉及到国民经济大多数的行业通过生物技术的介导,能够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及新业态的出现。二是生物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各经济强国的国家战略重点。OECD预测,至2030年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品将出自生物制造,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经济形态将会形成。目前已有,超过20国制定了关于工业生物技术的国家发展战略。三是生物制造已显示出巨大的减碳潜力。世界基金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将可降低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四是生物制造是实现工业制造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工业绿色化,生物制造是变革化工制造模式,破解工业制造石化原料瓶颈的重大方向。我国拥有充足的可利用生物质资源,若合理利用,集中替代有限类别产品,具有解决千万吨级化工产品的能力及潜力。对于农业工业化,生物制造连接两头、工农一体化、解决污染并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谭天伟院士指出,我国生物制造所依赖的核心载体严重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突出,核心菌种80%以上来自国外大型公司的非授权使用,酶制剂8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产业,受制于生产菌种,高端、精细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国外差距明显。
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谭天伟院士认为,生物液体燃料将发挥巨大潜力。我国总碳排放量为136亿吨,其中二氧化碳排放112亿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为24亿吨。我国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量4亿吨/年,若使用这些废物的30%,生物乙醇产能可以达到2000万吨/年,可减少原油进口8000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约5340万吨。
航空运输业脱碳需要新一代生物燃料,航空业能量密集的液体燃料不可或缺,目前航空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量2%,占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12%。生物航煤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内96%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70%颗粒物排放 (NASA研成果)。统计显示,1 吨传统航煤燃烧后将排放3.2 吨二氧化碳,我国目前的航煤消费量约3000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每吨生物航煤至少减排30%来计算,一年可减排约33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近20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生物技术在传统轻工业的碳减排潜力,工业过程中,使用1公斤酶制剂能够减少约1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年,纺织、造纸和洗涤等传统行业中生物技术应用的全面市场渗透预计每年可节省6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生物技术在食品和饲料工业的碳减排潜力,据粮农组织报告,畜牧生产每年约占 71亿吨二氧化碳 当量(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动物产品占食品部门排放的最大部分。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食品行业酶应用的潜在总减排量每年为1.14 至1.66亿吨二氧化碳。
从我国生物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他认为,要聚焦解决核心菌种和工业酶卡脖子问题的目标,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国际一流的酶和菌种开发技术平台。面向重大战略性产品生物制造和污染行业绿色改造的需求,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从生物制造的技术路线来看,他认为,要通过数据挖掘、基因编辑等,提升催化能力,以实现酶和工业菌株的理性设计为核心突破点,来服务于发酵工业、化学工业行业。
从生物制造的主要任务来看,他强调,要聚焦解决重大产品生物制造“芯片”的卡脖子问题,一是重点部署核心菌种、工业酶的设计与再造原理的研究任务,支撑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二是构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核心技术体系,如核心工业酶创制与应用技术,核心工业菌种构建技术等。强化核心菌种和工业酶的创制与应用技术、过程与装备技术、原料利用新技术的任务部署,围绕原料、工具、工艺过程三个方面构建核心技术体系。三是面向重大战略性产品生物制造和污染行业绿色改造需求,进行产业示范。如,发酵工业菌种的系统改造、典型污染行业绿色化改造与产业化示范、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
关于会议: 第八届国际生物基产业论坛暨应用展览会
日期:2023-04-23
交流乳业创新成果 引领行业新方向——“四新”发布会举办
5月25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届年会期间,新技术、新设备、新原料、新产品“四新”发布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汇聚乳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交流、探讨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成果、新趋势。发布会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学英主持。……(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03521
创新引领消费 促进全民营养健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暨2025年中国乳业技术博览会、2025乳业嘉年华?全国乳品消费季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开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51085
CIFST大学生食品科技创新竞赛2025年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5年4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大学生食品科技创新竞赛2025年启动会暨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宣讲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成功召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岳镇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程云辉教授等业界专家,2025年创新竞赛各赛项共同主办企业代表,以及往届获奖学生代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近100人现场参加会议。全国近50所参赛高校的师生线上参与。……(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
2025-04-308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901号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中国农业大学等41家单位申报的苯扎氯铵等10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发布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4-27559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益生菌食品制造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追溯和定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25年4月17日,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联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优势单位共同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益生菌食品制造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追溯和定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4-25951
2025中非农业科技产业合作论坛将于6月23-24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办
由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非洲绿色革命联盟、国际家畜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主办的2025中非农业科技产业合作论坛将于2025年6月23-24日移师肯尼亚内罗毕举办,将邀请中非农业领域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商协会及企业代表等,深入开展中非农业科技及产业的交流探讨,积极推动中非农业的合作对接及项目落地,共同打造中非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生态圈。……(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4-16658
河北省与北京、天津深入推进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
3月20日,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受邀参加北京农作物智慧植保服务系统推介会,并就推动京津冀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达成协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省植保植检总站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25481
科学家完成中国春小麦基因组近完整组装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组与鲁非研究组,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综合利用ONT超长读长测序、PacBio HiFi高精度测序和Hi-C数据,实现了中国春小麦基因组的近完整组装(CS-CAU)。……(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06363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肖红伟教授课题组围绕农产品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发表系列论文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肖红伟教授课题组在食品科学知名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Food Chemistry》以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围绕农产品真空脉动干燥技术(Pulsed vacuum drying, PVD)发表系列论文,系统阐释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在果蔬和中药材等农产品干燥中的研究现状、品质变化机制及优化调控策略。……(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2-06521
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马秋刚教授团队在维生素E缓解玉米赤霉烯酮对卵巢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马秋刚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题为《维生素E通过抑制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轻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 的研究论文。……(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2-0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