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惠聪教授课题组在“桂味”荔枝种子部分败育发生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5-02-06 13:258340
近日,园艺学院王惠聪教授课题组利用单胚乳核测序、转录组分析、本体和异源基因功能验证等技术,揭示了“桂味”荔枝种子部分败育的新机制。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因子7.7)和Plant Stress(影响因子6.8)。
 
  “桂味”是品质优良的荔枝主栽品种,在各大产区均有分布,然而不同年份和不同产区“桂味”焦核率有明显差异,这种焦核率不稳定是影响该品种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题为“LcTRB1, a telomere repeat binding protein, enhances litchi seed development under low temperature by trigger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LcASHR1”的研究论文阐明了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酶基因LcASHR1对于种子发育的重要作用,端粒酶基因LcTRB1通过结合LcASHR1启动子影响其表达进而调控种子的发育;题为“Targeting a 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and a defensin-like protein in Litchi chinensis seed development leveraging endosperm single-nucleus transcriptome”的研究论文,建立了荔枝胚乳特异表达基因集,揭示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LcCPI5和富含半胱氨酸的短肽LcDEFL在“桂味”种胚发育的重要作用。温度通过影响上述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种子的发育。这些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深化了荔枝温敏不育现象的认识,为荔枝种子发育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靶基因,成为荔枝果实品质和产量的耦合栽培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我校园艺学院在读博士生廖志婵,王惠聪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2642)、国家重点研发(2023YFD2300800)、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CARS-32-08)等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39708
 
  https://doi.org/10.1016/j.stress.2025.100745



日期:2025-02-06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淀粉生物合成和胚乳发育新机制
1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合作鉴定了水稻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OsLESV,阐明了其通过调控淀粉合成关键酶靶向淀粉颗粒运输的分子机制,为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1-29450

中国热科院在鲜食椰子整果采后液体胚乳品质变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目前,国内外鲜食椰子的需求量呈指数级增长。鲜食椰子整果销售是当前鲜食椰子的主要消费形式之一,通常在采摘后不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进入市场销售。鲜食椰子整果在室温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其液体胚乳(椰子水)品质下降迅速,食用商品属性明显降低,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其变化机理,对于其贮运和销售非常迫切和必要。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在鲜食椰子整果采后品质变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01-02542

鉴定到一个受高温诱导、调控稻米品质的关键转录因子并解析了其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团队在水稻胚乳发育及稻米品质受高温影响的调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Plant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研究文章,报道了水稻OPAQUE3(O3)编码一个具有跨膜结构域的bZIP转录因子(OsbZIP60),能同时调控胚乳储藏蛋白和淀粉的生物合成,参与维持高温下胚乳内质网(ER)稳态,保证水稻胚乳的正常发育,为稻米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0-26659

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在控制产量的籽粒发育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发现扩张蛋白基因ZmEXPB15和两个NAC转录因子ZmNAC11、ZmNAC29通过促进珠心组织消除,影响籽粒早期发育过程进而调控玉米籽粒大小及粒重。这项研究揭示了一条调节早期胚乳和籽粒发育的新途径,为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10-10384

华南农业大学祝钦泷研究员与刘耀光院士系统总结植物分子农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祝钦泷研究员与刘耀光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总结了水稻胚乳作为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对分子农场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如何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利用水稻胚乳为代表的植物分子农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5-30716

2022全民营养周 | 认识我家油——厨房常用油之玉米油
我们日常食用的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包括玉米胚芽和少量玉米皮、玉米胚乳)制取的油品。精炼后的玉米油外观呈透亮的金黄色,气味清香,口感较好,同时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好,且油烟少,因此很适合日常烹炒和煎炸食物。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营养化、品质化食用油的追求,玉米油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市场的青睐。……(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5-2068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科研团队揭示维生素B2(核黄素)整合胞内能量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籽粒储藏物质积累与发育团队在玉米胚乳遗传发育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图位克隆到一个调控玉米籽粒储藏物质积累和胚发育的重要基因ZmRIBA1,揭示了维生素B2通过协同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胚乳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玉米产量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4-24274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发表关于禾谷类作物胚乳发育和营养物质累积研究的综述文章
禾谷类作物的胚乳是人类粮食和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也为工业产品提供大量原材料。禾谷类作物胚乳发育和营养物质累积与粮食的产量和品质直接相关,其分子机制研究是国际植物发育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3-22593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水稻垩白形成的分子机理
2022年2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何予卿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WHITE-CORE RATE 1 regulates redox homeostasis in rice endosperm to affect grain quality 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揭示了水稻心白率基因WCR1的自然变异和胚乳氧化还原稳态影响垩白形成的分子机理。……(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2-28980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发现玉米胚乳灌浆起始期ABA信号诱导的磷酸化机制
该团队去年发现了第一个调控玉米灌浆起始的核心转录因子ZmABI19(Yang, et al., Plant Cell, 2021)。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发现了调控该过程的第二个关键转录因子ZmbZIP29,并阐明了ABA信号对玉米胚乳灌浆的生物学功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02-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