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解锁乳制品的蛋白质密码:检测方法全解析

2025-07-04 09:473270
不同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
 
  1.牛奶: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乳制品,每100mL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 2.9 - 3.6 g之间。像常见的荷斯坦奶牛产的奶,蛋白质含量较为稳定,是补充蛋白质的基础选择。
 
  2.酸奶:经过发酵的酸奶,蛋白质含量通常在 2.5 - 3.5 个 / 100 g左右。若是添加了水果、谷物等成分的风味酸奶,蛋白质含量会因其他成分的稀释而稍低。
 
  3.奶粉:全脂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大概在 20% - 25%,脱脂奶粉则更高,可达 30% - 40%。这是因为脱脂过程去除了脂肪,相对提高了蛋白质的占比。
 
  4.奶酪:奶酪堪称蛋白质的 “富矿”,不同种类的奶酪蛋白质含量在 20% - 40% 间浮动。比如硬质奶酪,蛋白质含量就比软质奶酪高。
 
  蛋白质检测方法
 
  1.凯氏定氮法
 
  作为蛋白质检测领域的 “元老级” 方法,凯氏定氮法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将乳制品与浓硫酸及催化剂共同置于高温环境下进行消化,这一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其中的氮元素转化为硫酸铵。随后,通过碱化蒸馏操作,使氨游离出来,再利用硼酸对氨进行吸收,最后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依据酸的消耗量乘以特定的换算系数,从而精确计算出蛋白质含量。此方法的优势在于结果精准、重现性良好,能够满足各类乳制品较为严苛的检测要求。然而,其操作流程较为繁琐,整个检测过程耗时较长,并且存在一个局限性,即只能测定样品中的总氮含量,无法有效区分蛋白质氮与非蛋白质氮。
 
  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借助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这一特性。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会出现最大吸收峰,通过精准测定吸光度,并与预先绘制好的标准曲线进行比对,进而计算出蛋白质含量。此方法操作简便快捷,试剂消耗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效率。但它也有自身的短板,灵敏度相对较低,而且极易受到样品颜色和浊度的干扰。若样品颜色较深或者呈现浑浊状态,会对吸光度的准确测定造成影响,因此更适用于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的乳制品,如乳饮料等产品的检测。
 
  3.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它利用乳制品中蛋白质等各类成分对近红外光具有不同吸收特性这一原理,通过构建光谱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对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这一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检测过程快速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损伤,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同时还能够一次性测定多个成分。不过,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门槛,所需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并且需要建立高精度的校正模型,对样品的均匀性要求也颇高。基于这些特点,近红外光谱法常用于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以及快速筛查环节。
 
  检测注意事项
 
  1.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样品时,一定要确保具有代表性。液态乳制品要充分搅拌均匀,固态乳制品如奶粉需粉碎并混合均匀。同时,要避免样品在采集、处理和储存时受到污染或变质,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试剂选择与保存:务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像浓硫酸、氢氧化钠等腐蚀性试剂要密封保存,防止接触皮肤和误食;硼酸等易潮解试剂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3.仪器校准与维护:定期校准检测仪器,比如凯氏定氮仪的蒸馏装置、滴定管等。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4.操作过程规范:凯氏定氮法消化时,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防止样品炭化和氮损失;蒸馏时保证装置密封性,避免氨泄漏。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注意比色皿的清洁和透光性。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前,要对样品进行适当预处理,如去除包装材料、均匀化等,减少测量误差。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1.样品因素:样品的均匀性很关键,不均匀的样品会使检测结果偏差大。乳制品中的脂肪、添加剂等成分也会干扰检测,高脂肪可能包裹蛋白质影响消化,添加剂可能与试剂反应干扰测定。
 
  2.检测方法因素:不同检测方法有局限性,试剂质量和纯度不够、反应条件控制不当都会影响结果。比如凯氏定氮法无法区分蛋白质氮和非蛋白质氮,试剂不纯会导致空白值偏高。
 
  3.仪器设备因素: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关系检测结果,未校准或维护不当的仪器会给出错误测量值。
 
  4.操作人员因素: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操作是否规范,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熟练且规范操作能减少误差,反之则会使结果不准确。
 
  作者:食品伙伴网,DX,检测服务事业部乳品组原创文章



日期:2025-07-04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聊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圆满完成夏季食品专项抽检任务
为防范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食品安全风险,根据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市检验检测中心克服高温天气,圆满完成夏季食品专项抽检任务。……(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792

发酵乳的工艺流程及检测意义分享
关于发酵乳的检测,我们常说的有脂肪、蛋白、非脂乳固体、总固、酸度、三聚氰胺、黄曲霉M1、金葡、沙门、大肠、霉菌酵母、重金属残留等。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还会对温度、密度、pH、粘度等进行检测,今天小编就结合资料以及自身工作经验说一说关于这些检测项目的意义所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803

微生物检测涂抹采样,看看这些标准怎么规定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验证或评估目标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确保整个食品质量和安全体系持续改进的工具。通常提到环境监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拿个涂抹棒涂涂抹抹就好,其实不然,关于环境微生物的监控通常以涂抹为主,但并不全是涂抹,在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中就有刮取表面残留物或吸尘器里的粉尘直接作为样本。对于取样到检样的时间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也提到要在4h内送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407

【影响因素】微生物检测涂抹采样法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验证或评估目标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确保整个食品质量和安全体系持续改进的工具。在《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监控方法为涂抹取样,《GB 12693-2023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中表面微生物监控参照 GB I5982中A.3方法采样,也是涂抹取样,《GB 23790-2023 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中采用刮取或擦拭采样。……(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637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赴西藏自治区开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
2025年5月26-28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4位技术骨干受邀赴拉萨,参与“2025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测技术”培训班,为当地疾控中心20余名微生物检验技术骨干提供专业培训。……(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999

乳制品中蔗糖的检测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乳制品中蔗糖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优缺点。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准但昂贵复杂,酶比色法特异简便但受酶活性影响,蒽酮比色法快速易操作却特异性欠佳,莱茵 — 埃农氏法简便低成本但对实验条件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检测目的、样品特点、仪器设备条件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336

小Tips|牛奶脂肪检测注意事项集锦
牛奶脂肪检测注意事项集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977

乳制品包材检测之瓦楞纸箱检测
瓦楞纸箱检测是包材检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350

双氧水在乳制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乳制品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在应对乳制品中微生物的存在,除了采取巴氏杀菌、高温杀菌、高温灭菌等手段控制乳品中的微生物外还会使用消毒剂对乳制品包材进行灭菌,市场上流行的利乐包、利乐枕、百利包、康美包及其他包装的液态奶的无菌包装,也会通过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使化学试剂双氧水的优点、使用方法以及双氧水浓度的检测方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785

发酵乳生产CCP点及检测项目汇总(含发酵乳新国标变化比对)
发酵乳是以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产品。风味发酵乳是以不低于80%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浓缩乳制品》(GB 13102—2022),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是“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经浓缩等工序只除去部分水分制成,用于食品工业原料的产品,包括浓缩牛乳、浓缩羊乳”。

2025-07-0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