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因霉菌病害损失大约四分之一的粮食收成。霉菌侵害不仅发生于冰箱里的食品中,而且从农作物生长到存储和加工无处不在,是粮食生产和食品加工中的大问题。霉菌还含有不易去除的毒素,而少量的真菌毒素会给人畜健康带来危害,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减低免疫力,甚至引发癌变。因此,防治霉菌病害尤显重要。
德国新勃兰登堡大学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天然活性成分的新型生物杀菌剂。研究的核心是天然脂肪酸,尤其是3-羟基十八烷酸(TriOH),它是植物为抵御有害生物入侵而产生的。针对不同作用方式,研究人员开发出不同的TriOH化合物,并结合田间测试进行筛选。所开发出的生物杀菌剂,避免了化学农药在高浓度时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风险,同时还不影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这对生态种植和有机食品生产意义重大。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在“高等专科院校研究”计划“工程师后备人才”资助指南框架下提供资助,经费约100万欧元。
日期:2017-02-17
大豆抗病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冯献忠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梁祥修,解析了大豆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mLLG1/2调控大豆免疫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59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制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近日,油料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新型pH响应界面生物催化体系,实现了视黄醇脂肪酸酯等功能酯的高效酶法合成。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可持续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659
植保所解析植物线虫分泌“间谍蛋白”劫持宿主免疫系统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 甜菜孢囊线虫通过分泌具有 SKP1/BTB/POZ 结构域的效应蛋白,模拟植物SKP1 蛋白从而操纵宿主的 E3 泛素化途径,靶向降解关键的植物抗病蛋白 AtSRC2。AtSRC2 的降解导致 RBOHF 介导的活性氧 (ROS) 爆发被抑制,进而促进线虫成功寄生。这一分子机制的解析为开发新型植物线虫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346
免疫细胞让母鹿长茸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免疫调控母鹿生茸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735
抗肿瘤、免疫调节功效的真菌多糖及其加工技术
获得真菌多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栽培真菌子实体提取,另一种是发酵法短时间生产大量的真菌菌丝体,本文以香菇多糖为例,介绍两种真菌多糖加工技术。……(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802
【功能原料】具有抗皱功能的食品原料汇总及作用机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调节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改善新陈代谢,增加细胞活力,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能达到皮肤美容效果。真正的美容要从营养上着手,调节生理机能,合理摄取营养,特别是摄取有益于皮肤健康的营养,使身体组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达到容颜焕发、青春永驻的目的。……(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430
1.2亿人的「肠道保卫战」:药食同源如何用千年智慧破解困局?
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关系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还与免疫系统、心理健康等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肠道问题日益普遍,如便秘、腹泻、炎症性肠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群中胃病的发生率高达80%,中国胃肠道疾病患者达1.2亿。因此,维护肠道健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093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在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科学家、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任鸣春研究员团队在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12650
科学家揭示小麦抗白粉病和条锈病基因新模式
6月9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领衔的植物免疫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以“背靠背”形式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分别发现野生二粒小麦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MlIW170/Pm26和抗条锈病基因YrTD121均是由两个NLR决定的小麦抗病性遗传调控新模式。……(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12495
华中农业大学学者揭示番茄免疫受体介导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
该项研究揭示了番茄SlLYK4番茄识别青枯菌胞外多糖,并解析了通过差异磷酸化位点介导对青枯病和枯萎病抗性的新机制,解释了同一免疫受体特异性调控不同信号通路的科学问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11755